《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戈宝栋戏曲文集

王如昆编

从钢琴伴奏《红灯记》说起

如果说江青在文革期间的样板戏还取得一些成绩的话,那么,她的钢琴伴唱和芭蕾舞应该属于她的败笔。因为样板戏还有不少人在传唱,说明有不少人还承认,而钢琴伴唱几乎已经是绝唱了。

我并不否定钢琴的艺术价值,也不否定钢琴伴唱的艺术价值,但是为什么偏偏把钢琴拿来伴京剧?有此必要吗?西方用钢琴伴唱的音乐家,女的穿晚礼服,男人穿燕尾服,用花腔美声风格来唱非常协调,为什么要让“红灯记”中的三代人,穿上带有补钉的服装,用中国的民族发声方法去凑钢琴呢?种种不协调是很明显的。我承认殷承宗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却千方百计地用在这方面的“突破”?他能同江青取得一致,完全是在当时的“政治标准第一”的原则上。那时的政治标准是什么内容,我就不必明说了。至于艺术标准呢?那是处于第二。第三标准是什么?没有人提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那么艺术标准就是最低标准了,也就不去提了,问题就出在这第二标准上。还有芭蕾舞“白毛女”,喜儿是穿的破衣烂衫,好在她的白色长发,还具有一些浪漫气息。跳起芭蕾舞,还有可看之点,但是如王大婶等贫下中农跳起芭蕾舞,那种感觉恐怕再具有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也体会不出其中的美感来。

用芭蕾舞的形式来表现“天鹅湖”、“吉赛尔”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用它来表现白毛女呢!

有些作者的意图可能是能将这两种不相干的艺术手法凑合起来,就是一种创新,而且还要普及!我的天!对于京剧这种国粹的弘扬与普及,有许多人都还不赞成(很可能还包括主张洋为中用的人),倒想拿钢琴伴唱来普及!连殷承宗这种一等的钢琴家表演的钢琴伴唱都继承不下来,别说不如他的人了!这种钢琴伴唱如果拿到国外去让人家评评分,恐怕连及格的分数线都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