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国九条”加强监管,A股不断创出年内新高。 视觉中国/图

新“国九条”发布后,第一批因财务造假“戴帽”的ST企业出现了。

2024年5月13日,汇金股份(300368.SZ)、海峡创新(300300.SZ)和特发信息(000070.SZ)公告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此前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此外,特发信息因造假情节严重,相关人员被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4月底,沪深两地交易所按照新“国九条”修订股票上市规则,均新增一项ST情形,只要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即便未触及退市标准,也要实施ST。公司完成处罚事项的追溯调整且行政处罚决定作出满一年的,可以申请摘帽。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只要被查出财务造假,不论情节多轻,都要被ST。上述三家公司同日公告称集体停牌一天,公司股票自5月14日起复牌,复牌后股票将被ST。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均为国资。汇金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邯郸市国资委,海峡创新的实际控制人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国有资产管理局,特发信息则由深圳市国资委实际控制。

业绩考核压力

北京时择律师事务所主任臧小丽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上市国企出现财务造假主要有三种常见动机,避免摘牌退市、并购或子公司为完成业绩承诺以及国企负责人为完成业绩考核要求。

臧小丽常年关注证券维权领域,先后代理投资者向五十余家违规上市公司提起证券民事索赔诉讼。

“国企领导不像民营企业老板一样能获得很多个人财富,做好企业市值主要出于领导的政绩考核压力。”一位券商人士亦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据该券商人士观察,2015年大盘从高点下来后,许多国资平台认为是抄底上市公司的好时机,他们手握大量现金,投资即能获得账面上的浮盈。但这两年情况发生变化,有些浮盈变成浮亏。随着市值管理要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国企负责人的压力只会更大。

2024年1月24日,国新办就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表示,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根据公告,汇金股份2021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1524.52万元,且未按规定披露时任董事、总经理被实施留置的重大事项。而海峡创新和特发信息的财务造假均发生在被收购的公司中。

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海峡创新取得浙江好医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好医友)实际控制权,将后者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浙江证监局查明,2018年至2019年,好医友为扩大营收规模,通过虚构或虚增会诊咨询服务,虚增其营业收入,并安排第三方主体配合空转资金。

好医友造假形式具体包括,增加患者会诊咨询服务次数、提高患者会诊咨询服务档次及将免费赠送患者的会诊咨询服务按正常收费确认收入。这些行为得到时任好医友董事长、海峡创新董事、副总经理黄亨利的授意。

上述行为导致海峡创新2018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7533.69万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的12.49%;2019年半年报虚增营业收入4712.27万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的17.17%。

特发信息的造假行为在三家公司中最为严重。

2015年4月,特发信息从深圳特发东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特发东智)4名股东处收购后者100%股权,并定下业绩承诺。2015年至2019年,特发东智为完成业绩承诺,通过跨期调节营业成本、虚构业务等方式虚增收入、虚增或虚减营业成本和利润,连续5年年报财务造假。

时任特发东智董事、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组织策划了财务造假行为,特发东智的财务经理和成本会计参与实施了财务造假。

涉18万股民

5月14日复牌后,ST汇金、ST峡创、ST特信均跌停,三家公司分别拥有4.9万、3万以及10万股民。

臧小丽表示,因上述三家公司财务造假受到影响的投资者有权利向上市公司提起索赔。

她的团队曾撰文分析,在证券民事赔偿领域,投资者主张赔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证券法第53条、第55条、第84条、第85条,发生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不履行承诺、虚假陈述这四种违规行为,应当对投资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是投资者进行民事维权的尚方宝剑。

据上述文章,2023年A股上市公司发布被立案调查相关公告的有169家,创下近5年新高。在实践中,因虚假陈述引发的赔偿案件最多。2023年度作出判决的证券维权案件,案由几乎全是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臧小丽坦言,自2002年中国证券民事诉讼开启以来,投资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相关法律也在持续完善。但客观来讲,投资者维权仍有难度。

难度首先在于诉讼周期长,“一般两年以内算短的”;其次还在于法院支持的索赔条件难确定,如法院支持的索赔时间范围是上市公司违法行为开始到违法行为曝光期间,曝光时间就是一个争议点。

“是行政处罚文书披露那天,还是立案告知书那天,抑或是更早时公司披露会计差错那天呢?”臧小丽表示,在实践中,各地法院的执行标准也不同。

此外,臧小丽表示也存在被告企业经营状况糟糕,投资者即便打赢官司也拿不到钱的风险。

“上市公司违法成本太低。”业内人士均持此观点。臧小丽直言,几乎每周都有上市公司被爆出财务造假,面对百万元的罚款,上市公司肯定觉得造假划算,“还是应加大惩处以震慑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三家公司的处罚决定,河北证监局决定,对汇金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浙江证监局拟决定对海峡创新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四名时任高管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到30万不等的罚款。

深圳证监局拟决定,对特发信息给予警告,并处以8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高管处以100万元至400万元不等的罚款。由于违法情节严重,3名特发信息时任高管被采取6年到10年不等的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此外,特发信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该公司在发现特发东智财务造假后立刻进行纠正,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4名参与财务造假的特发东智人员涉嫌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罪一案,已由公安局移送司法部门,进入起诉阶段。

南方周末记者 施璇

责编 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