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其实参加座谈并发言。

“数字法院的建设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场景建设为核心,以数据建模为基础,通过把应用场景融入审判执行全流程,对传统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赋能,推动审判工作系统性重塑,助力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邓修明一行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到上海法院调研并座谈,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其实受邀参加座谈时说。

其实表示,在法院的数字化建设方面,上海法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有效促进司法公正。数字法院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司法审判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让裁判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其次,有效提升司法质效。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质效,上海法院在数字法院建设中,把法律适用规则、裁量尺度标准、关联案件信息、文书写作规范等嵌入办案系统,努力实现自动分析、自动推送、自动预警。这样,案件办理的背后,不再单纯是法官个人的经验和智慧,而是一整套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加持。最后,有效赋能营商环境。上海数字法院建设也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度融合,据了解,目前,上海法院已建成营商环境数助平台等数字系统9个,研发营商环境数字模型100多个,自动预警提示法官9000余次,数字法院赋能营商环境建设的作用持续显现。

“上海法院要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展现出更大作为。”其实表示,上海法院作为全国数字法院建设“排头兵”,要进一步强化与前沿技术融合,进一步加强与各方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推动大模型在辅助审判、文书生成、质量监督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正与效率。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记者:张巧雨丨摄影:周婧

编辑:杨书培 贺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