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一新的沙坪坝区CCB建融家园小龙坎人才公寓。

通过政府出政策、国有企业出资产、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的模式,重庆精准高效对空置近20年的旧大楼进行盘活改造,让“老资产”焕发出“新活力”。

于帅卿/发自北京

“看完户型后当即就交钱,第二天就住进来了。”入住重庆沙坪坝区CCB建融家园小龙坎人才公寓(以下简称“CCB建融家园”)半个多月的租户张女士表示,这个位置太方便了,离我们上班和孩子上学的地方都近。

CCB建融家园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正街137号,距离三峡广场不到1000米,曾是一栋闲置了20多年的办公楼。经过盘活改造,这栋旧大楼摇身变为网红打卡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人才公寓,成为新市民、青年教师、青年创业者和陪读家长们的理想住所。

CCB建融家园建筑面积16867平方米,总投入约2700万元,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305套,含单间配套、一室一厅、两室一厅多种户型,面积20平方米~120平方米不等,室内家具家电配备齐全,公区配置有羽毛球场、阅览室、休闲区等,每月租金在600元~2300元/月·套不等。

建融住房公司负责人表示,截至4月底,建融家园接待到场看房客户超500余组,预定的房源50%以上,签约的房源30%以上,已办理入住的房源有20%以上。

建信住房公司是建设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将“住房租赁”列为三大战略之一,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作为经营重点之一成立的公司。

这也是沙坪坝区首个非住宅类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重庆市沙坪坝区住建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利用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政策,引入第三方公司与区级国有企业进行合作,既充分利用了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优势,又有效盘活了闲置国有资产,成为适应新市民新需求的典型案例,探索出了一条保障性租赁住房与城市更新相辅相成的新路径。”

“小龙坎人才公寓项目是城市更新领域非改居模式的一个成功落地项目,对其他城市或其他区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长期对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有研究的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邓乔乔表示,该项目采取的政府出政策、国企出资产、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的方式,可以说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如政府出政策,允许存量非住宅类物业改造为租赁住宅,并纳入保租房,实现了多渠道筹集保障性租赁租房,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稀缺、新市民租赁需求旺盛的区域,这个渠道就非常适用。”

旧楼变人才公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CB建融家园小龙坎人才公寓改造前。

CCB建融家园大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曾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国土房管局办公大楼。自2004年起便长期空置,在本次改造前大楼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外立面多处破损,且大楼无大修基金,无物业管理,虽经业主单位多次维修,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直到2022年,这座大楼迎来了它的“焕新”方案。

2021年6月,国家出台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鼓励各地利用存量闲置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以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2022年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明确了非住宅改建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同时也在金融、税收、补贴资金、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届时,CCB建融家园大楼盘活用做保障性租赁住房具备可行性。

2022年7月,建融住房公司在重庆市住建委、沙坪坝区政府、沙坪坝区住建委的指导下,建融住房公司与重庆建坤实业签订合作协议,将该资产盘活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CB建融家园小龙坎人才公寓改造施工中。

“2023年2月进场开展结构、消防、外墙、给排水、室内装饰装修、家具家电采购安装等工作,整个工程历时14个月。”建融住房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项目周边配套成熟,聚集大量的青年公务员、青年教师、青年创业者、企事业单位员工,租赁需求旺盛。

对空置近20年的国有资产进行盘活改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融住房公司接手后,首先面临着要解决复杂的产权问题。沙坪坝区国土局搬走后,5~11层产权登记在沙坪坝区住建委名下,1~4层为其他产权单位且在对外经营。

“由于大楼下方的商场、农贸市场还在正常经营,人流量大,外墙改造工程需要搭建安全防护棚,将会影响商家正常经营,这需要和不同对象协商。”上述沙坪坝区住建委相关工作人员说,在区住建委牵头组织属地街道、各产权单位、商户等多次召开专题会,个案研究、会商对策,最终协助企业扫除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CB建融家园小龙坎人才公寓。

来自台湾的张女士就是第一批租客之一,她来重庆已7年多,在重庆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附近做餐饮生意,近5年时间一直租住在距离自家餐饮店较远的公租房,居住环境也较差。当她得知这个项目的招租消息后马上申请了一个单间,“只需满足沙坪坝区无房、低于50周岁标准就可以申请,很快就通过了”。

“我租的是一个52平方米的一居室,每个月800元,与周边租金差不多,但居住环境与周边同价位的工人新村相比,明显改善很多。入住半个月来,公共区域干净卫生、租户素质普遍较高,要是让我打分的话,整体8分;另外两分是因为楼下是商户,有个别商户中午用大喇叭吆喝生意会影响休息,还有就是收取快递不方便,也没有通天然气。”张女士称,不过这些已经跟运营者反映了,他们也已经在积极沟通和完善。

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政府出政策、国企出资产、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的模式,精准高效对空置近20年的旧大楼进行了盘活改造,让“老资产”焕发出“新活力”。

在这类旧大楼的改造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各方的紧密合作。其中,沙坪坝区政府负责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与企业主动对接,协助企业扫除障碍,加快项目建设投用;区级平台企业作为项目产权人将资产出租给社会企业,配合社会企业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资料,协助处理改造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社会企业作为项目改造运营主体,对项目进行投资改造,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享受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收入。

“建融住房公司通过向重庆建坤实业支付租金的方式获得项目的租赁权和经营权,合作期限为15年。”建融住房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贷款主体贷款投资约3000万元进行装修改造,政府按照保障性租赁住房补贴标准给予建融住房公司300余万元补贴。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宣传,产权方以按照保障性租赁住房用途降低租金。

“自2022年以来,在市住建委统一指导下,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工作以‘盘活存量为主,新建为辅’的思路进行开展,主要按照“小集中、大分散”的方式推进、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沙坪坝区住建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除了CCB建融家园项目,沙坪坝区还在回龙坝镇打造了五云佳苑保障性租赁住房,在陈家桥街道打造了辰寓大学城青年公寓,在渝碚路街道打造了坪桥白鹤岭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项目。

沙坪坝区在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上的最大经验,就是充分联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利用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并按“小集中、大分散”的原则进行选址布点,根据新市民、青年人的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建设,既能更好地盘活闲置资产,也有利于项目管理,从而实现“小而美、小而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