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里,30宗项目集中动工,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在大亚湾新兴产业园里落地生根;在霞涌街道,黄金海岸风光宜人,临近的包禾塘片区正进行人居环境改造,将打造成酒吧一条街和休闲观光旅游重要景点;漫步滨海渔村,悠久的渔家文化与滨海风光相得益彰,村民、游客喜笑颜开……一年多来,大亚湾开发区以“头号工程”力度切实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乡村风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今年是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全区的头号工程抓紧抓实,以党建为引领,狠抓规划、改革、抓手、市场、资金、亮点六个关键点,以“抓两头促中间”推动街村建设作为重点,以推动“六个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落脚点,将“施工图”上“港产城深度融合”的目标愿景逐步转化为“实景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傍晚,霞涌包禾塘,休闲渔船归来。

高质量发展

今年重点推进39宗新型储能项目建设

产业兴则县域强。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启动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积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埃克森美孚一期部分装置、公用工程机械竣工,中海壳牌三期动工建设,恒力500万吨/年PTA、中海油惠州石化产品结构优化及质量升级项目满产达产……去年,大亚湾石化区捷报频传,振奋人心。今年,大亚湾开发区步履不停,加快建设全球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持续推进石化园区迈进世界第一方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亚湾石化区。

目前,埃克森美孚项目主场区工程累计完成96.80%。“今年还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并进行装置调试、试运行,准备年底开车投产。”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埃克森美孚中国区主席谭然恪说。

为更好地服务石化区大项目,3月21日,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项目首台机组提前投产,除了为地区发展提供电力支撑保障外,还将向周边企业供应各种等级蒸汽,在大亚湾石化区西部实现集中供热,积极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为惠州经济的主引擎,在加快建设石化产业园区的同时,大亚湾开发区高标准打造千亿级新兴产业园,致力于将大亚湾新兴产业园打造成为大湾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加快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积极主动承接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亚湾新兴产业园。

2月22日,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启动、惠州科创能源电子产业园动工;3月8日,2024年惠州大亚湾开发区产业项目集中动工暨科翔股份钠能产业园奠基仪式举行,30宗项目集中动工……在大亚湾新兴产业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奏响项目建设的“奋进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效果图。

位于大亚湾新兴产业园一隅的科翔股份钠能产业园是广东省首个落地的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建设仅用了3个月。“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推动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壮大大亚湾区新型储能产业规模。”谈及项目未来的发展,广东科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晓蓉充满了信心。

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重点推进39宗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其中新型储能产业项目18宗,总投资约109.5亿元,储能应用项目21宗,总投资约8.63亿元,一批批新型储能项目在新兴产业园里落地生根。

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是大亚湾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大亚湾开发区拥有优良港口条件,当下,大亚湾开发区着力将惠州港扩能升级,打造成现代化综合港口,同时发展港口物流业,完善集疏运体系,吸引航运物流企业落户;依托现有产业大力开展港口贸易,推动惠州港从产业港向贸易港、产业港并重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州港5万吨级液化烃码头加紧建设。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推行工业投资项目“一对一”挂点服务,打造基层“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加快建成营商环境示范区。今年前3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35.1亿元,增长14.5%;规上工业总产值873.6亿元,增长12.4%;规上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8.4%。

城乡协调

一街道一主题,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力度,促进发展空间集约利用、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规划一体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导和前提。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坚持高标准规划,完善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完成首批4个省级典型村村庄规划,启动编制拟培育省级典型村村庄规划。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亚湾一中(高中部)扩建项目、第六中学新建项目启动;惠亚医院二期、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个医疗卫生项目加快推进;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篮球馆、游泳馆)加快建设,狮子山公园一期建设项目将于今年建成;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路网,打通7条“断头路”……今年以来,一大批民生项目的推进建设,助推城市品质提升,让更多人爱上这座城、恋上这个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篮球馆、游泳馆效果图。

“一街道一主题”是大亚湾开发区在推进街道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的一大亮点。俯瞰大亚湾中心区澳头街道,一幢幢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大亚湾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大亚湾综合文化创意园等中心服务职能日臻完善,这里将打造成国际化商务区、具有滨水特色的高品质“城市客厅”;向东,霞涌街道山海辉映、碧水连天的滨海风情令人陶醉,这里将打造成为国际化社区、国内一流度假区,为石化区南北区联动发展提供高端配套;向西,西区街道融深融湾,积极承接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做大新兴产业,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腾飞在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金海岸。

此外,大亚湾开发区扎实做好街道环境秩序整治、基础设施提标、服务功能提质、风貌提升、治理能力增效等工作,按照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标准,对街道进行全面提标。目前,三个街道均已确定“七个一”点位,建立“七个一”建设项目库,年底前基本可以完成“七个一”建设,实现街道风貌整体提升。

过去一年,大亚湾开发区与周边地区协同联动十分紧密:完成连接深圳坪山的龙盛二路,深度融深融湾;省道387线升级改造完成,与周边县(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加强;分别与惠阳、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建立协作交流、联动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与惠阳、惠东及深圳坪山区建立常态化化解风险协作机制,建立起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联通”。今年,大亚湾开发区继续稳步推进区域协作,积极落实大亚湾区-惠东县对口帮扶,与惠东联动打造“两湾”滨海旅游区;与惠阳联动建设好淡澳河生态廊道,有序推进坪山河滨河路、兴湖路、新深惠快速路建设。

在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方面,今年,大亚湾开发区着力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美示范点建设行动、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县镇村绿化行动等6大行动,在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上,为百姓美好生活添“绿”意。

乡村振兴

“一村一品”推动乡村“颜值”“内涵”双提升

去年,大亚湾开发区在“百千万工程”上聚焦发力,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澳头街道衙前村、西区街道塘尾村和樟浦村、霞涌街道新村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村级集体经营性年收入100%实现“10万+”,96%实现“20万+”。

今年,大亚湾开发区坚持“一村一品”,对照“七个和美”要求,加快“两头”典型村和重点提升村建设,全力打造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典型村。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名单(第一批),大亚湾开发区西区街道塘尾村和澳头街道衙前村入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衙前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漫步衙前村,满满的绿意使人心旷神怡,“家家种花草,户户有美景”的乡村画卷令人流连忘返。当前,衙前村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绿美乡村建设,在房前屋后自觉栽花种树,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大力支持我们打造美丽庭院,提供了花种,建造了护栏,院子变美了,看着心情也好了。”村民陈秀碧说。

衙前村的变化只是大亚湾开发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2023年,大亚湾开发区所有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94%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治理率达到100%,为乡村振兴绘就出靓丽的生态底色。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西区街道塘尾村,巨大的朱熹雕塑、中国传统二十四孝故事碑林立于朱子文化广场,朱熹的《观书有感》被制作成石雕摆放在文德庭天井内,朱子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不朽力量充盈着村民的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青少年诵读《朱熹家训》,传承朱子文化。

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塘尾村确立了“先连脉形德,后聚气兴业”的发展思路,先后设立朱子学堂项目、培养本土朱子文化导师队伍等,赓续文脉,充分挖掘、传承并弘扬朱子文化,让文明和谐乡风“吹”进村民心里。

在释放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大亚湾开发区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开发彰显本土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品牌与服务。当前,衙前村正致力于打造集滨海特色餐饮、乡村旅居、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塘尾村正积极谋划汉服秀、灯谜秀、非遗美食体验日及朱子学堂开放日等游客体验活动,并计划打造1300平方米的儒学广场和朱子文化研学基地,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文化魅力。

大亚湾开发区有7个渔村。为推动渔村转型发展,全区坚持做好渔村发展兜底工作,实施渔村工作方案,通过霞涌街道包禾塘片区打造与澳头湾“一轴一带五片区”建设,推动渔村经济增收、渔民转产转业。

社会治理

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实施“新湾人计划”

“自从门前的‘僵尸车’清理后,大家出行方便多了!”在澳头街道南边灶村,依托“和美网格”基层治理模式,村道“僵尸车”长期停放占用车位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赢得村民们一致好评。

近年来,大亚湾开发区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重构社区综合网格治理单元,推进基层社区“和美网格”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务实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把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从更高层次统筹、更强治理效能、更优治理格局层面建设“平安大亚湾”“法治大亚湾”“和美大亚湾”。

为进一步宣传和美文化,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大亚湾开发区和美包容的人文气息,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以深化社会治理改革为抓手,实施“和美网格”治理机制。结合“新湾人计划”,完善“1+1+1”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行普法集市,创新打造“和美音乐广场”音乐品牌,推动“大健康”管理服务融入“和美网格”治理体系,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音乐会现场。

“打造‘和美音乐广场’音乐品牌项目不仅是大亚湾开发区社会治理创新项目之一,也是推进实施‘新湾人计划’的重要活动形式。”区政法信访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面对不同的职业类别和年龄群体开办专场音乐会,鼓励大家上台一展歌喉,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在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下,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得到进一步激发,辖区企业、社会组织、乡贤、群众等社会各界力量纷纷投身“百千万工程”,让城市发展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有干劲。2023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撬动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各类社会资金近1亿元。其中,敏华控股有限公司出资3000万元助力医疗服务、科技水平提升;区公证处捐赠2000万元盈余款支持区“百千万工程”和绿美生态建设,逐步形成了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的良好社会氛围,为该区实施“百千万工程”汇聚了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