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一则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3岁男童小星不幸被恶狗咬伤后离世。

4月21日,小星在南阳市新野县赵岗村玩耍时遭恶狗袭击,导致脸部、脖子和腿部多处重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樊女士一家紧急将小星送往医院救治,并及时注射了狂犬病疫苗。

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他们不得不辗转多地,最终找到了一家24小时犬伤处理预防接种综合门诊,为小星注射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经过住院治疗,小星于5月1日出院。

樊女士表示,起初小星的状况有所好转,但5月7日开始,小星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出现了发热、恐风、狂躁等症状,樊女士立即将孩子送往新野县中医院,随后又转院至南阳市中心医院,住进了ICU。

最后就在5月9日,救护车将小星送往郑州医院的路上,小星永远的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专家指出,狂犬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患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

小星的伤情非常严重,面部、脖子和腿部多处被咬伤,属于Ⅲ级暴露。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是现成的狂犬病毒抗体,能快速中和伤口部位的狂犬病毒,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由于他的面部受伤,病毒离大脑神经中枢较近,需要紧急干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遗憾的是,小星一开始只接种了疫苗,而未及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赵岗村距离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约一个多小时车程,孩子咬伤后虽然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南阳,但找药却花了几个小时。

现在孩子不幸去世,人们心中不免有疑问:如果小星第一时间在县里的医院就能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悲剧是否不会发生?

而且,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难道不是县医院的标配药物吗?

根据最新发布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部门应合理布局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包括设置外伤处置和疫苗接种等功能区域,并配备必要设备和药品,至少应配备两种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疫苗。

然而,小星在县级医院未能接种到狂犬病疫苗,患者不得不辗转前往他城市,这也是县医院在管理上存在的疏漏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常理,医院即使没有疫苗,也应当及时与其他医疗机构联系,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小星的离世是否是因为免疫球蛋白打晚了,目前还无法确定。

如果恶犬在袭击孩子时狂犬病已经发作,小星体内病毒载量过高,即使在县医院及时注射了免疫球蛋白,也不一定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然而,如果没有耽搁寻找药物的时间,家人可能会少些悲痛。

小星的悲剧已经无法挽回,除了解决养狗乱象、寻找狗主人外,如何合理配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县区医院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问题不能被轻易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