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勇,河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出版有散文集《别挡住我的阳光》,荣获郑州市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2017年被《冰心少年文学》编辑部授予“优秀辅导老师”荣誉称号。

“衣水现象”值得研究

作者:孙 勇

先说一个笑话。

前不久,和衣水、梦情、彭进、邹相,好像还有灵芝妹子,我们小聚。我说刚好前几天看了衣水一篇散文,这篇散文写的是衣水在动物园里与一只狐狸相遇并对视,作品细节描写得很具体很详细,写得很好。这时,梦情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口气肯定地说:“这篇文章是小说不是散文。”大家也都七嘴八舌地跟梦情讨论起来。

说实话,这个突发情况,当时我并没有感觉到尴尬。之所以我认为写狐狸的这篇小说是散文,是由于衣水作品语言气质的特质确定的。第一人称的“我”,把读者带入了作者设置的情景中,很容易引导读者跟着作者的叙述,走进作者营造的逼真的场景氛围,这样的语言行进方向,其实就是散文语言独特的写作“口气”。我认为它是一篇散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了这一次“笑话”,我严重怀疑,早些时候,我在《人民日报》上读过衣水写的一篇与黄豆有关的作品,那时候我认为那篇作品是散文,今天想来,不敢确定了。

刚才听鲜明、墨白、海燕老师等分享的对《午夜猿人》的感受,我受益匪浅,各位大咖对作品的分析和点评,给我上了一堂很精彩的小说写作课,真的是受教了,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同样的,我在读衣水作品的时候,对衣水小说中所涉及的事物,有些还是似懂非懂,比如《午夜猿人》中的那列火车,衣水通过这列火车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一直弄不清楚,经过张鲜明主席的解读,把这列火车当成一个空间或者时间概念,整部作品的立意及意向所指,也就很清楚了。

我是以散文为主进行写作的,对于小说写作我不敢妄言,我更愿意或者说换一种方式来欣赏衣水的作品。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部小说作品集,当成散文作品集来读。因为散文“文气”得很,再加上第一人称“我”的“身临其境”,文学的“味”儿,更能使我对作品有一个相对的理解与剖析。我可以把小说写作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用“散文的方式”把它简单化,甚至去掉不必要的意向直击作品内核主旨,只管享受作品独特语言带来的文学美感冲击力,不去思考作品真正想要表达什么,不要过于在乎是否理解了作品的意思。

能够看得出来,衣水的作品,每一篇都经过了结构上的精心设计和语言文字上的锤炼打磨,终究还是能给读者以阅读上的猎奇感。作品的故事性虽然不是太强,大段大段的心理活动描写,但作品的文学性体现得很浓厚,反映出衣水对写作事物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情感是作品的灵魂,生活气息是作品的场域,这些充满情感、生活气息浓厚的文字,牢不可破地支撑起了《午夜猿人》作品集的“梁柱”。虽然自然环境是客观的,人的情感是主观的,心情不同,对同样的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衣水的文字,我认为重要的不是写什么事物,而是对客观事物的哲学思考,寓情于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对生活的挚爱和赞美。

衣水的作品很独特,独特之处在于以动物为写作标的,视觉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独特,产生的阅读效果也很独特。

我想呢,评论专家、学者像刘海燕等老师,能否把衣水的作品单独从年轻的小说作家中拿出来,站在学术的高度,对衣水的作品进行一个“猎奇”现象的研究?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期待,想必是应该对“衣水现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梳理,这样做不仅仅是对衣水作品的研究,而是对“衣水现象”的研究。

2024年3月24日

衣水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衣水,青年诗人、作家、编剧,现任《中学生学习报》社副总编辑,是诗歌、散文、小说三栖作家。诗歌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潮》《青海湖》《诗歌月刊》等,出版诗集《动物启示录》等。散文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散文》《中华文学》《散文百家》《阳光》等,出版散文集《猎物志》等。小说作品散见于《莽原》《湖南文学》《创作与评论》《草原》《安徽文学》《山东文学》《福建文学》《西部》《绿洲》《延河》《新疆文学》等,出版小说集《分叉的夜晚》《午夜猿人》等。此外,他的作品还涉猎传记、电影剧本、报告文学等。从事文学创作20年来,作家衣水发表作品总计300多万字。

近期出版《午夜猿人》深受名家大咖好评,备受严肃文学青年欢迎。

青年评论家彭进曾经对衣水的创作作出3个维度的梳理:

维度一——“性感美学”:这个维度是衣水自身美学观点与文学创作的独特结合,其目的同样是客观、全面、生动、饱满地展示事物的真实状态、事件的真实脉络、情感的真实演绎等。这里所说的“真实”,并非所有人眼中一成不变、毫无差距的“真实”,而是基于每个人主观审美、主观好恶之下多元化的“真实”,这也正是性感美学得以存在并广为接受的“舆论”基础。

维度二——“梦幻诗学”:这个维度衣水热衷于以梦幻的形式,使用纷繁复杂的密林般的隐喻、象征群落,在梦境、想象、现实,乃至科幻之间互相穿插,随时切换,同时有意识地打破诸多元素间的界限。梦幻诗学的广泛使用、深入挖掘,一方面使衣水的诗歌文本充满厚度与质感,内涵更为丰富,更深层次地探究并呈现当下人内心深处隐秘的存在;另一方面,梦境、记忆和现实等多维空间的设置,精致而纷繁的隐喻,叠加而众多的意象,无形之中增加了文本的阅读难度,以炫技的方式拒绝了为数不少的读者。

维度三——“物像人学”:这个维度衣水热衷于表达物与人的关系,但并非简单的客体与主体关系,而是把自然与人置放于一个平等的基石之上,不刻意抬高其中的任意一方,在人性学的视角之下,去打量物与人的存在,物与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