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有时可能无症状,但发作除了疼痛,更可能感染、血尿、影响肾功能。现在处理肾结石的方式很多,例如软式输尿管镜,本文同时提点四个避免肾结石形成和发作的方式。

肾结石成因与常见种类

肾结石的原因跟结晶有关,健康的人每一天都可能在形成结晶,但如果水分摄取足够,即使有小结晶,大部分可以自行排出; 若水分摄取不足,这些结晶就会附着一些物质、慢慢变大,形成较大的肾结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较为常见的肾结石包括草酸钙、碳酸钙以及尿酸结石等等。

肾结石危险因子与好发族群

虽然每个人体内每天都会形成结晶,是否变成肾结石除了与饮水量有关,也跟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体质
  • 男性风险大于女性
  • 慢性泌尿道疾病、长期卧床、摄护腺肥大、副甲状腺亢进等等
  • 痛风
  • 肥胖
肾结石的检查方式

肾结石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检查:

尿液检查

透过尿液可以检查病人是否有血尿、细菌感染、蛋白尿、结石等等问题。

X光检查

可以简单看出是否有肾结石,但容易因为结石位置、身体骨骼等等因素导致诊断困难。

静脉肾盂造影

注射显影剂检查肾脏,效果较好。

CT断层

针对肾功能不好无法打显影剂,但是X光又无法看到石头时,可以帮助辨认结石位置。

肾结石一定会有症状吗?

肾结石不一定会有症状,不过肾结石有时会摩擦泌尿道而血尿、腰痠或剧烈疼痛,也可能因为结石而导致泌尿道感染等状况。如果有血尿、泌尿道反复感染或阻塞造成肾脏水肿等症状,就需要积极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肾结石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肾结石选择治疗方法取决于石头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如果石头较小且无症状,有时也可以观察等待。

一般来说肾结石可以看肾脏科和泌尿科。肾脏科属于内科,一般用止痛药、肌肉松弛剂来缓解肾结石造成的疼痛,同时监测肾结石是否影响肾功能; 如果需要处理肾结石,则需要泌尿科处理。

小颗的肾结石(0.5公分以下),大部分有机会自行排出,如果需要治疗,常见有4种治疗方式—硬式、软式输尿管镜、体外震波碎石术、经皮穿肾取石术:

软式输尿管镜手术是什么?

新式软式输尿管镜手术和传统软式输尿管镜手术有何不同

软式输尿管镜手术的原理是用一条前方带有激光头的软管,从尿道进入,而后软管沿着尿道通往肾脏,找到结石后用雷射击碎。于手术后会再定位双J导管保持尿路畅通。

新型软式输尿管镜和传统软式输尿管镜的差异,新型软式输尿管镜的管路更细且画质更好,操作过程中对输尿管的损伤更小,医师也能更清楚地看到肾脏内的结石或肿瘤,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输尿管镜手术可能的后遗症

输尿管镜手术可能造成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狭窄指的是输尿管变窄,影响尿液流动。不过发生率很低、约百分之一左右,如果真的发生,可以通过扩张、切开或重接输尿管等方法处理。

软式输尿管镜手术适用及不适用对象

软式输尿管镜手术适用于大多数病人,不过尿道感染、输尿管狭窄或有麻醉风险的病人需要审慎评估; 有出血风险的病人,软式输尿管镜手术相对来说是较安全的选择,也有些患者可能适用经皮穿肾取石术,但想避免造成伤口,愿意接受多次软式输尿管镜手术。

假使病人有严重尿道感染,通常会建议先稳定感染状况。因为在进行软式输尿管镜手术时,需要灌水来清晰视野,但这可能会将细菌带入血液,增加败血症的风险。所以,感染控制后才会处理肾结石。

此外,特殊案例是「鹿角结石」,也就是肾脏里面几乎被石头完全填满,且石头大于5公分。这种情况下的软式输尿管镜手术会特别有挑战性,可能需要分多次手术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软式输尿管镜术后注意事项

软式输尿管镜手术后需要注意是否有剩余的石头需要进一步处理,以及是否放置双J导管导致的不适。大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双J导管感到腰痠或尿路刺激,但这些通常在拔除导管后会消失。

软式输尿管镜手术后建议病人多喝水,帮助自然排出碎石。现代器材不断更新,现在的输尿管镜手术中使用特殊的构造可以吸出细小的碎石和粉末,有助于清理结石,但还是要多喝水帮助身体从尿液排出碎石。

如何预防肾结石

肾结石全年都有可能发生,但根据研究,夏天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汗且可能不足够补充水分,因此肾结石的发生率会较高。

想避免肾结石形成,建议做到以下事情:

摄取足够的水分。

保持均衡饮食。 很多人以为肾结石是因为钙质吃太多,但研究发现,钙质摄取太少反而会增加肾结石形成机会,因此不用特别减少摄取。

避免过量摄取动物性蛋白质。

多运动,尤其是跑跳运动,可能有助于较小肾结石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