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子库为什么不对未婚女性开放?广东省人类精子库回应

“神秘”的人类精子库再度冲上社交媒体热搜第一。

5月10日,广东省人类精子库举行科普开放日活动。期间,省人类精子库专家围绕精子库用途、捐精志愿者标准、精子库储备情况等进行了介绍。

精子库不向未婚女性开放,捐精志愿者年龄在20-45周岁、身高168厘米以上,捐精合格率20%等标准和数据立即引发网友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人类精子库相关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第一。

为什么未婚女性不能使用精子库中储存的精液开展辅助生殖?45岁志愿者捐赠的精子质量是否会受到影响?志愿者身高刚过168厘米会不会太低?针对网络热议话题,南方+专访广东省生殖医院副院长、广东省人类精子库主任张欣宗,进行解答与回应。

南方+:目前广东省人类精子库要求捐精志愿者身高在168厘米以上。这一标准背后的考量有哪些?

张欣宗:目前全国各地精子库对捐精志愿者身高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广东省人类精子库要求捐精志愿者身高168厘米以上,是结合了本地人口的实际身高情况进行了考量。依据广东省体育局在去年6月发布的《2022年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全省20-24岁年龄组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最高,为171.5厘米,其余年龄组均要低于这个数值。即使在全国范围来看,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44岁的男性平均身高为169.7厘米。从这两个数据来看,我们将标准定在168厘米以上并不算低。

南方+:根据现行标准,捐精志愿者年龄最高可达45岁。这是否会影响精子的质量以及所生育宝宝的健康?请问20-45岁的年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张欣宗:从男性年龄阶段的划分来看,18-45岁属于青年范围,也是性成熟期的男性睾丸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时期。从18岁开始,历时大约30年,睾丸雄激素分泌都处于巅峰阶段,精子产生最繁茂。直到45岁以后,男性精子质量才会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我国20岁青年大多处于大学教育阶段,心理趋于成熟。目前,大学生也是捐精志愿者的主要群体之一。

南方+:不少网友对匿名捐精辅助生殖后代可能出现近亲结婚仍表示忧虑。人类精子库如何保障辅助生殖后代的生育健康?

张欣宗:一名公民只能在国内一家精子库捐精、精液最多只能让五名妇女怀孕。这是我国《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明确规定的。

而且人类精子库中的精液不直接对不育家庭申请者开放,而是供给各医院有资质的生殖中心,由生殖中心为患者进行供精助孕。目前,广东省人类精子库的冷冻精液标本共在全国54家生殖中心使用,其中省内27家、省外27家。考虑到这么分散的范围,近亲结婚的概率几乎为零。

此外,志愿者的资料永久保存在人类精子库,人类精子库会配合各生殖中心,免费为子代提供婚姻咨询。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子代婚前双方可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基因检测,避免近亲婚配。

南方+:近年来,广东省人类精子库捐精合格率约为20%。这一数据应当如何理解?是否意味着适龄男性精子质量普遍在下降?

张欣宗:捐精标准并不等同于精液健康、具备生育能力的标准。不能把捐精志愿者筛选合格率20%简单理解为“有80%的人群精液都不合格”。实际上,捐精标准更高、更严格,能成为合格的捐精志愿者,都是优中选优。绝大部分志愿者尽管没有达到精子库的捐精标准,但仍然可以正常生育。

具体而言,精液不达标准是志愿者被淘汰最主要的原因。这是由于捐献到精子库的精子需要经过冷冻,这一过程会对精子造成一定的损伤。此外,我们也会添加一定比例的冷冻保护剂,这也会稀释精液。因此,为保证复苏后的精子质量,精子库对捐精志愿者的新鲜精液质量要求更高。

更广泛意义上来说,精子质量常规的检测指标有4个:精液总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数。市民可在正规医院不孕不育科进行检测。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人类精子质量在下降,但精子质量确实与环境、压力、生活方式与习惯有关。

南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明确辅助生殖技术只对合法夫妻开展,未婚女性尚不能申请使用人类精子库提供精液怀孕生子。这一规定背后的考量有哪些?

张欣宗:我国设立精子库开展捐精的初衷是帮助受不孕不育困扰的夫妇。向未婚单身女性开放精子库,使用人数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提高近亲结婚的隐患,造成一些社会问题。此外,这一规定也与我国既有的家庭观念以及单亲家庭抚育子女可能面临的困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