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是许多大四学生最忙碌的日子,临近毕业,他们要忙着完成论文,准备好毕业答辩,还需抽出时间在学校拍照留念,更得考虑毕业以后要过什么日子,是考公考编?还是直接工作?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消息,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79万人。1179万毕业生,意味着1179万优质劳动力,不知道工位上的老哥老姐们慌了没?万一失业了,必须得趁早抓紧时间找到工作,否则6月后再跟这些新毕业生们抢饭碗,优势太小了。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的工种来说,可替代性都很强,不需要太高门槛,职场老人是很难接受过低的薪资的,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不这么想,只要先找份工作干着就行。更何况,几乎多数企业,都是喜新厌旧,爱年轻的,不想要年纪大的。

此外,马上也快临近高考,根据新闻相关数据,2024年高考考生达1353万人!其中大约有413万是复读生,将近占高考人数的三分之一。

如此多的复读生,也反映了当下人们的求学选择。一来是说明全民教育意识大大提高,愿意让孩子们去接受大学教育,上大学已经彻底普遍化。二来,如此多数量的大学生,想要成为优势一方,就得拼命上好大学,因此会有这么多人复读高三,多次高考。

预计2024年本科录取人数在450万左右,大概3个高考生中会有1个上本科吧。随着时代发展,现在上本科也越来越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人,即使上不了本科,多数也会继续求学,进入专科院校,至少我感觉在山西是这样。早在十年前,我们村里早早不上学的人已经很少,只要是拥有正常经济条件的家庭,即使小孩考不上,也至少会让孩子上个大专。

本科的分数线已然较低,专科的分数线就近乎于白给了。尤其是许多风评一般的专科院校,考200分左右便足矣能上。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只要你愿意交钱,便欢迎你继续“深造”。

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年轻人们说起来都是“大学生”,但工作能力却并未提高,很多人的工作技能,都是入职后才练起来的,相当于以前作坊里的“学徒”。

大学生这个名头,也更像是一张入场券。很多单位规定了用人门槛,许多“大学生”上学的唯一目的,也只是为了那张毕业证,以图能符合工作入职门槛要求。

当然,优质的大学生依旧优质,并且人才内卷使得他们更加强化自己变得更优质。本科难有好出路,那就考研,研究生还不行?那就读博!

其实不止是高考,专升本的人群也多得吓人了。近年来,赚教育的钱,一直是最红火的。虽然未成年人的课外辅导班屡受政策限制,但专升本、考研、考公考编的成人教育相关产业可无人限制,业绩统统一路长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学历,过去十分稀有,现在却也有点像“产量过剩”的牛奶,喝不完只能倒掉。学习的人固然多,但学习资源浪费也是现在的普遍现象了。

学习永远都是好事情,但也希望量变能渐渐走向质变,让学习变为有效学习,让知识不会成为考试的过客,这样社会才能越来越好,社会需要的,永远是真正有本领的人才。

学吧,学无止境,太深了。

如果你能关注我,那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