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三岛各行各业的无数奋斗者,为了崇明发展而精耕细作,我们陆续推出“我在崇明,蛮好的”系列人物专访,邀请这些奋斗者,讲述属于他们和崇明的故事,敬献每一位参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平凡英雄。

陈瑶,80后,崇明人,

从体制内辞职创业开了一家传统糕点店,

从零开始学习蒸糕等传统手艺,

励志要将崇明传统糕点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传统崇明人,

只要有活干,我就不会休息。

“你有没有发现,崇明的老人,他们没有退休的概念。我觉得这也是我想要的人生状态。”陈瑶一边搬运货物,一边对记者说。

“不想退休”,难道陈瑶那么喜欢干活吗?陈瑶自小在农村长大,农村的生活赋予了他独特的松弛感,在一次和邻居阿婆的谈话中,他恍然大悟。

那天,陈瑶经过邻居的农田,日头照得人全身火辣辣的,年近70岁的阿婆仍然半蹲在菜地里劳作,陈瑶问她怎么不休息呢,阿婆回答“要把田里的事情忙完”。这一幕直击陈瑶内心,他突然发现,农村里的老人只要做得动,就要一直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人生

好像一直在转折

陈瑶大学学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就在大家以为他会留在市区进入外企工作时,他选择了去当兵。

退役之后,陈瑶回到家乡,进入体育局工作,内容是负责全民健身运动的器材场馆建设,这份稳定的工作也是老一辈眼里的“铁饭碗”。

但陈瑶却突然扔掉“铁饭碗”,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辞职了。

辞职做什么?卖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零开始,自学蒸糕,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大转折,陈瑶完全跨专业跨学科经营起了一家糕点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数人以为创业就是自己做老板,潇洒又自由。其实恰恰相反,自从创业后,陈瑶自上而下事无巨细都需要自己去操心。初次接触蒸糕的他,难免经历几次失败,蒸出来的糕夹生了、不糯口……可陈瑶却像铁了心似的,找师傅学、找亲戚学,记忆里熟悉的味道被他“找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味道不仅仅是味蕾的记忆,更是大脑皮层里深层的记忆,陈瑶依稀记得,小时候的他在大人们蒸糕的间隙里,偷偷趴在门边看着灶上的蒸汽袅袅,崇明糕的出炉在他心里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生活很忙

却也很享受

陈瑶特别喜欢野兽派的马蒂斯,因为他的作品大胆、明快、充满生命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他还在坚持创作。陈瑶也想拥有马蒂斯一样的人生,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瑶的糕点店“同龄斋”因为品质过硬、口味好,经过几年的经营积攒了一定的口碑和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瑶觉得自己“做糕”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崇明糕撒粉的时机,豆沙馅及米粉的干湿程度,这些完全要凭老师傅多年经验才能熟练掌握的技术技巧,到了他这里,竟能凭直觉完全拿捏。陈瑶笑称,蒸完糕和小时候画完画一样,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仍然在耕种的老人们,到人生的最后阶段,还一直在创造。我说不想退休,就是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永远不要停止创造。”在采访的过程中,陈瑶始终没有停下手里的活,不是在搬货,就是在蒸糕,又或者是在回复客户的消息。他很忙碌,也很享受,他在崇明蒸糕,过得蛮好!

(视频由陈瑶、李雯婷提供)

记者:施越

编辑:陆海华

责编:李琳、朱怡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