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我死而无憾。”

这是一位百岁老人的临终遗言,说完,便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家人们看到他安详的离开,没有悲伤,大家都知道,他这一辈子,值了。

这位老人就是汪东兴,他是毛主席最信任的警卫员,他究竟做了什么?让他死而无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身贫苦

1916年,汪东兴出生在江西戈阳县的一个小村子里,一家几口要靠着几块贫瘠的土地来养活,每年的收成大部分还要交给地主。汪东兴从这时候就对地主的压迫十分的不满,这是他日后加入革命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汪东兴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方志敏,1929年,方志敏返回江西老家领导革命斗争,汪东兴受到其思想的影响,清楚认识了我党的宗旨,自此,在方志敏的带领下,汪东兴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虽然汪东兴的年纪小,但他作战勇猛,积极果敢,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

开始征程

汪东兴一路上参加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由于表现出色,跟随大部队参加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场场的战役,汪东兴得到了成长,1935年,被提拔为一名干部。

成为干部之后,汪东兴没有骄傲,更加认真的完成各种任务。

1947年,由于汪东兴表现出色,毛主席把他调到身边,开始负责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工作。这无疑是对汪东兴极大的信任。

辗转陕北

同年,汪东兴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正处于内战阶段,国民党大批军队突袭延安,我党当机立断,决定撤离延安

这时候,如何安全的护送中央领导人自然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汪东兴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正当众人忙着撤离的时候,毛主席却气定神闲的招呼他们:“不要急呀,看到敌人再走也不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明白这次转移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保留我党的有生力量,也是为了全局着想,可是在国民党眼里这次“溃逃”会助长他们的气焰。

为了杀杀国民党的锐气,毛主席决定在这看到国民党的军队再走。

但是毛主席的身份十分重要,他的安全问题需要格外小心,一旦出现意外,将会给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于是,周围的同志都劝毛主席可以留一个人帮自己看。

毛主席一听很有道理,直接点了汪东兴的名字,问他愿不愿意留下来帮自己看。

“我愿意!”

听到汪东兴肯定的回答,毛主席点了点头。

当然,留他下来并不只是看国民党军队,更重要的是拖延国民党军队的追击步伐,为此毛主席还给他准备了一个连的兵力。可最后汪东兴只留下了一个排。他想要大部队都一起撤离,保留有生力量。

战士们按照预定的部署,不定时的在不同地点丢下炸弹,国民党以为大部队就在这里,所以十分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国民党军队被汪东兴整整拖了一天的时间。

有了汪东兴的拖延,我军大部队得以安全转移。

这场战斗,只是汪东兴担任毛主席警卫员30年中的刚开始,那么,后来他又做了什么呢?

入住北平

1949年,在多方努力下,国民党华北“剿共”总司令傅作义同意和平解放北平的事情。

不过在此之前,傅作义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想要来西柏坡看望毛主席,这是一次重要的见面,毛主席自然表示热烈的欢迎。

但是由于傅作义和我党的合作让蒋介石愤怒,为了保证傅作义路上的安全,毛主席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汪东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到任务后,汪东兴带领一个车队前往石家庄机场迎接傅作义。

在傅作义下了飞机后,汪东兴马上热情的迎了上去,除了一些简单的问候之后,傅作义非常的沉默寡言。

在没有见到毛主席之前,傅作义还是十分担忧的,因为在此之前,他的态度实在有些嚣张了。

这一路上,汪东兴就陪在傅作义的身边,安全地把他送到西柏坡。

当天下午,毛主席来到了这里与傅作义见面,站在一旁的汪东兴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毛主席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傅作义早已迫不及待的等在门口,等到毛主席走进,他快步迎了上去,无比激动的握住了毛主席的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承认错误,我有罪。”傅作义一开口就检讨自己的错误,但是毛主席则笑着对他说:“你有功,你做了大好事,人民不会忘记你的。”

听到这句话,他才放松下来,这场谈话过后,傅作义整个人容光焕发,回去的路上有说有笑的。

傅作义离开西柏坡后,第二天就把和平解决北平的草稿写了出来,不久就向全国人民发布了这封电报。

接下来,就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乘车向北平转移,汪东兴再一次见证了“进京赶考”这一历史性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此时的北平已经和平解放,但汪东兴没有一点松懈,在毛主席到达之前他就已经提前来到,提前做好护卫工作,保证毛主席的安全。

3月,毛主席顺利进入北平,汪东兴又一次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但是在毛主席身边,任务是不断的。

出访苏联

新中国初期,我国由于饱受战争的摧残,毛主席决定要寻求苏联的帮助,毛主席叫来了汪东兴,向他通知了这件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意叮嘱他不要宣扬此事,一定要保密。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各方面局势都不稳定,这次出行一定是危险重重。

但这次出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毛主席不可能取消这次出行,那么汪东兴的护卫工作就是重中之重。

这次任务,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汪东兴在接到命令后,立刻研究,最终决定派兵将铁路沿线的重要节点都保护起来,而列车上的保卫工作则由汪东兴亲自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发当天,汪东兴等人陪着毛主席坐上了这辆前往苏联的专列,按照毛主席的要求,这辆专列从我国境内秘密出发,沿途任何人都不可以下车。

一路上,火车上的人员随时与各站点保持联系,火车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走,全靠车上工作人员的指挥。

经过众多人员的努力,列车终于到达满洲里车站,汪东兴带着毛主席再次踏上苏联来迎接的列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有了汪东兴这样严密的护卫,毛主席才能顺利的完成这次出访,安全返回国内。

可以说,毛主席对汪东兴的信任谁也比不了,1958年,毛主席把汪东兴派回江西体验群众路线,当时就有人提议,要给毛主席换个警卫员。

毛主席却立马拒绝,说道:“东兴是一定要跟着我的人,换成别人我也不放心。”在毛主席看来,新人远没有旧人用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厚友谊

而且在毛主席这么多年的生活和工作中,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而汪东兴无论身在何处,也没有放松对毛主席的护卫工作,整个警卫队的人员都是由他亲自挑选的。

过了两年,毛主席却突然把汪东兴调回了北京,原来是毛主席发现身边的人出现了贪污受贿的现象,这让毛主席十分生气,一定要严格管制。

汪东兴跟随毛主席这么多年了,当然知道毛主席心里装满了群众,容不下这种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汪东兴立即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在会议上,他组织人们学习毛主席的重要思想,让大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经过此次整顿,再也没有受贿的现象了。

在平时的相处中,毛主席经常叮嘱汪东兴要多看书,不要不喜欢动脑子。

毛主席喜欢看书,有时候一看就是一整天,毛主席经常会把他觉得好的书推荐给汪东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别人而言,他是主席,是国家领导人,对汪东兴来说,毛主席更是他的榜样,他的老师。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病逝。

已经50岁的汪东兴哭得像个孩子,一起经历三十年风雨的两人,感情怎么可能不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主席走后的每一年里,汪东兴都要带着鲜花 ,到毛主席的纪念馆献花。

晚年的汪东兴并没有彻底休息,而是担任了《戈阳县志》的顾问,对地方党史征集进行指导。

汪东兴还写了《毛主席指导我们办江西共大》等文章,又担任《方志敏专题记录》、《毛主席遗物事典》这类纪录片的顾问。

在对毛主席的怀念下,汪东兴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在其人生的最后一刻,汪东兴说道:“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我死而无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汪东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成为毛主席身边最信任的警卫员,认认真真完成毛主席交代的任务。

从毛主席和汪东兴身上,我们能看到惺惺相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