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学生团队成功创新装配式构件固碳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将钢渣这一工业副产品转化为高质量的装配式建筑构件,从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为国家双碳战略的实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钢渣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长期以来被视为废弃物。钢渣的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能耗高、排放量大,对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构成挑战。然而,钢渣经过高温冶炼过程后,产生大量氧化物,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为此,山东城建学院的学生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种通过碳化过程固定二氧化碳,从而将钢渣转化为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方法。这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中,满足不同建筑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固碳装配式建筑构建生产工艺研究团队

据统计我国钢渣产量超过8000万吨/年,全部通过这种固碳的生产方式进行,可固化二氧化碳约2000万吨,相当于种植20亿棵树木。

山东城建学院的学生团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宣传活动。他们走进企业、社区,普及钢渣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呼吁更多人参与到负碳行动中来,推动钢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广泛应用。

项目团队生产的装配式构件,具有成本低,性能优的特点,受到多家企业的关注。部分构件在学校装配式构件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生产完成后,用于示范性装配式建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