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莱斯、宾利的发动机提供商。”单是这一条简介足以证明公司的实力!

提到世界知名航空发动机公司,以生产研发军用、民用发动机为主的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简称为罗罗公司)算得上世界老牌公司了。

罗罗公司起步非常早,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罗罗公司就成了全球第二发动机制造商,世界各国飞机几乎都用着他们的发动机。但是2020年,罗罗公司却面临很大的困难,被爆出陷入了严重的破产危机,损失几十亿,陷入企业运营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就是裁员万人,也不会向中国转让技术!”当时的中国有和罗罗公司合作的意向,当即就和罗罗公司进行了合作谈判,但是面对中国伸出的橄榄枝,罗罗公司却出乎意料地拒绝了。

显然,罗罗公司的态度让人诧异,中国人的雪中送炭行为为什么会被拒绝呢?

刨根问底,跨国的国际金融合作或许和国际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辉煌到落寞的罗罗公司

罗罗公司起步于1906年,一路走来,罗罗公司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技术、领域、经营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罗罗公司最初以制造汽车为主,一战结束后,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罗罗公司直接收购了宾利,之后就多次创造辉煌成绩,一度成为了世界顶级的汽车公司,单是旗下的劳斯莱斯就能证明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年代起罗罗开始追求多元化发展,在汽车行业炉火纯青的罗罗公司开始着手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全面进军航空领域。

但是由于太过于冒进,这条新赛道很快就遇到了困难。由于技术问题,罗罗公司研发的三转子RB211型发动机出现了重大瓶颈,导致整个公司资金链出现了大问题。

为了保住家业,罗罗公司只能抛出边缘产业,1973年,在美国政府协商下,为求自保的罗罗公司只能“断臂求生”,将自己旗下的莱斯莱斯和宾利都卖掉了,这才保住了企业。

这件危机之后,罗罗公司发展迅速,由于一门心思扎在了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上,最终收获满满,实现了公司业务和实力的重大突破,目前在使用的波音客机几乎都有罗罗公司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空领域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交通,也和国家的军事技术息息相关,不得不说,罗罗公司的转型十分成功,很快他们就凭借着航空发动机技术收获了大量客户,也就此成就了罗罗公司。

这一过程中,罗罗公司不断深耕航空发动机技术,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掌握了世界领先的发动机技术,受到了英国和其他国家的青睐,凭借这一业务很快就成为了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之一。

世界各国的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都能看到罗罗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罗罗公司一跃成为欧洲最大、全球第三的发动机制造商,年销售达到了惊人的150亿英镑,是名副其实的发动机巨头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口罩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由于人口流动受限,以“飞行时间+维护服务”作为主要营收的罗罗公司首当其冲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一段时间里,罗罗公司失去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来源,仅仅在2020年上半年,罗罗公司就损失了500亿人民币。

和之前的困境不同,这次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困境,几乎没有国家和企业能够伸手搭救罗罗公司,这家有着一百多年的航空巨头公司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中送炭的中国却被罗罗无情拒绝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航空运输快速发展阶段,为满足国内航空运输需求,中国商飞公司正全力研发大型客机,可惜由于技术限制和美国的技术封锁,我们的研发过程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由于我们的有效防控,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既然我们需要的是技术,罗罗公司需要的是资金支持,或许双方的合作会发生更好的化学反应,于是我们就主动向其伸出了援手,主动推进双方的市场合作,试图帮助他们渡过这个难关。

“一是在中国本土建厂。而是允许我们购买发动机技术。”在和罗罗公司的合作中,我们提出了这两点要求,中国也会每年支付十几亿美元的租赁费来支持罗罗的资金流向。

无疑,一旦双方合作达成,这就是双赢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摇摇欲坠的罗罗公司而言,和中国合作确实是他们的最优选择,首先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资金问题,其次巨大的中国市场能够有效解决长远问题。

虽然他们不乏一些国际大客户,但是面对困难处境,庞大的中国市场显然会给他们带来大量的市场经营利益,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

本以为这是一场跨国合作的好机会,但是罗罗公司的反应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面对送上门来的帮助,罗罗公司居然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住罗罗公司,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为了自保的罗罗公司已经裁员20%约九千人,还出售了旗下的一家西班牙公司,艰难维持着公司的运营。

大家都明白,当时的罗罗公司不仅要面临市场紧缩压力,还要承担巨额的生产、运营成本,对于他们而言,拒绝送上门来的合作机会,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合理的。

明明是中国雪中送炭,明明可以借助中国摆脱当下的困境,但是罗罗公司却多方拒绝的原因,其实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想向中国出售技术,背后还有一双“无形”的双手在左右罗罗公司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实力主要取决于科技实力。面对不断发展的中国,我们当下的困境就是技术,一旦和罗罗公司合作,我们必然会拥有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到那时,中国必然会迎来井喷式的发展。

这种情况自然让美国害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美国自然会插手,不仅对我们进行了经济制裁,还对千方百计制约我们的技术进步,不断给我们“使绊子”。

这就是这个“幕后黑手”美国的做法,他们的商务部直接威胁到了罗罗公司,以“和中国合作就把罗罗公司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威胁“警告”罗罗公司。

要知道,罗罗公司都有一个“美国的忠实信徒”的标签,以“大局”为主的美国人自然不会为了一个罗罗公司放弃自己的国际布局,加上可能会遭遇的“打击报复”,综合之下罗罗公司自然也会被美国左右,这就是罗罗公司拒绝和中国合作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拒绝和中国合作的罗罗公司到底失去了什么?

或许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罗罗公司宁可自断双臂也不能和中国合作,他们失去的或许不只是资金援助,而是市场和中国市场的未来。

首先,由于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情况,中国有天然的市场规模。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人口众多,加上经济的繁荣发展,早已成为了世界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加上我们的资源丰富,未来的航空市场规模不可限量,所以对于罗罗公司而言,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次拯救自己的机会,而是规模更大的国际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中国的航空领域发展也有清晰的未来。虽然中国的航空事业起步较晚,和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追赶国际航空领域步伐,我们也一直在决心突破,过去几十年我们已经在军事、民用飞机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所谓科学无国界,如果和中国合作,无论是对罗罗公司还是中国航空事业的未来技术进步都是有很大好处的,或许在强强联合下,世界航空技术出现重大突破也未可知。

可惜,美国的横插一道直接让这次合作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的罗罗公司一方面要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时刻警惕技术的外流,当下还能通过裁员来解决困境,但是长此以往,他们犹豫不决的态度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消极的负面影响。

当然,罗罗公司的拒绝合作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航空事业发展。

随着一个个难题的解决,目前我国的航空技术已经打破了欧美国家的技术限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彻底释放企业的产能,到那时,罗罗公司就会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必须要走出自立自强的道路

我们当然相信合作共赢会给两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要清楚,这只是最优解,但却不是唯一解!

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惠及世界各地人民,通过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带着沿线国家共同发展进步,我们彼此的商品实现了有效交易,相互的理念实现了交流。

总之,在中国这个“主心骨”的带领下,沿线国家实现了合作共赢,出现了大繁荣的局面。这种合作共赢的局面自然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但是如果无法实现合作,我们只能选择独立行走的发展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合作的失败,也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求人不如求己,对于中国航空事业而言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合作远不如自强自立”来得踏实。

这条路我们十分熟悉。对于中国人而言,自立自强是我们骨子里的精神,从最开始我们一无所有,到今天我们实现了经济、军事、科技的全面开花,真正把所有实力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成功避开了其他国家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应该抛弃合作的想法,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主研发上。这次罗罗公司拒绝合作事件发生后,我们应该更加清醒认识到,对于我们而言,自立永远大于合作。

自立这条路虽然走起来困难重重,但是一旦成功就能让我们彻底摆脱被他人限制的处境,实现国家的自由发展,一旦走出了这条自主道路,我们接下来的道路也会更加平坦。

其次,对于科研工作要继续加大投入,重视科技人才、高端人才的培养,创造出更好的科研环境。

诚然,我们当前的实力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和发达欧美国家相比,但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能够重视起来,这本身就是对科研工作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们不断加大对各大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国外高端企业在我国建厂发展,同时鼓励创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都是提高国民整体的创新能力的表现。

最后,我们虽然十分希望国家在技术方面能够实现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也不能操之过急,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彻底打破之前的一道道技术封锁,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罗公司作为一家百年的发动机企业,面临困境时本应该和其他企业一样有更多的选择帮助自己渡过难关,但是当企业的发展牵扯到了政治领域,也就失去了本身的自由,在美国的干预下,罗罗公司拒绝了中国合作的意向。

这件事也反映出当下国际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各国之间技术的竞争,对于中国的发展进步,美国始终有所顾忌,他们不仅对我们进行了经济制裁还进行了技术的限制,千方百计阻碍中国的科研。

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一个现实:只有拥有了自主研发能力才是我们国家摆脱依赖,取得国际领先地位的根本。

如今的中国不仅人才济济,更有活跃的市场环境、极佳的科研环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一定在科研实力上全面开花,彻底摆脱技术依赖,成为技术实力先进的东方大国!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
文章叙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航空发动机巨头罗罗拟裁员2500人》
揭秘航空发动机巨头 罗罗or劳斯莱斯?_航空产业_中国经济网
人民资讯-《航发巨头企业深陷危机,宣布裁员9000人,我国态度或成救命稻草》
界面新闻-《国航与罗尔斯-罗伊斯合资公司落户北京,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
人民资讯-《濒临破产也拒绝向我国兜售技术,最后撑不住了,主动与我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