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开启了第二次合作。长期深耕统一战线工作的周恩来同志,又开始了一段辛苦奔劳的工作。

当周恩来与张云逸一行人的车队行车至延安甘泉县境内的劳山地区时,一股身份不明的匪徒突然开火,在激战中为了掩护周恩来等首长同志撤离,十几名百战精锐血洒当场......

到底是何方势力作祟,在这必经之处埋伏枪手?周恩来和张云逸同志最终安全脱险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周恩来遇袭:一场猝不及防的伏击

1937年4月25日,周恩来和张云逸根据工作计划,要动身前往驻扎在西安的红军联络处,即后来的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前身机构。

此行要从延安出发,先后途经劳山、甘泉、富县、黄陵以及铜川等地才能抵达西安。路程虽然不算很长,但是延安的汽车数量不多,为了保障周恩来一行人的出行计划,交通局长张明远特意从外地租赁了三辆卡车回来。

原来,除了随行的机要秘书和工作人员,西北政治保卫局还专门调派了32名警卫员。他们都是爬雪山过草地经历过长征的百战精锐,每人配备一把驳壳枪,一把钢刀,四颗木柄手榴弹,由安全保卫工作经验丰富的副排长陈国桥率领,绝不容许此行有任何闪失。

实际上,周恩来不止一次去西安了,这一次的旅途也和往常没有什么大不同。因为临时有事,周恩来让另外两辆车先走一步,自己和张云逸稍后坐最后一辆卡车出发。殊不知,这样的安排,使他身边的警卫力量骤减三分之二,而这样的偶然之中,危险的萌芽却在疯狂滋长......

上午九点多,第三辆大卡车从延安出发,周恩来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张云逸则领着周恩来的副官陈友才、机要员曾洪才、参谋孔石泉、记者吴涛以及四个贴身警卫坐在后车厢里。同样挤在后车厢的,还有副排长陈国桥与他率领的一个班的警卫员。根据事后估算,这辆并不大的卡车上,挤了大约25个人。

过了三十里铺的红军检查站后,前方的甘泉县境内就已经是国民党的管辖区了。大约开了三个小时左右,汽车爬上了劳山山坡,在一个转角的山坳处吃力地驶出。在缺乏降雨的陕北地区,这一处却山高林密,自古以来就是凶险之地:

往远了说,晚清时清军在此被起义军伏击,死伤数千人;往近了说,几年前东北军奉命绞杀红军的时候,也就是在这附近,被报销了两个团。

车上的工作人员们昏昏欲睡,而陈国桥和警卫员们却打起精神,比平路行车时更加警惕。突然,远处的树丛里枪声大作,一排排子弹射来,击碎了卡车驾驶室的车窗,打在铁皮上火星四溅。

周恩来反应极快,立刻让驾驶员往吐着火舌的树丛旁边加速冲过去,那里有一道山垄,还有一座破庙可以作为掩体。可是正当驾驶员猛打方向盘,准备一脚油门踏下去时,却身子一歪仰面倒在了座椅上,卡车也熄火停了下来。

周恩来立刻跳下车隐蔽,而后车厢的人们也在陈国桥的指挥下跳车分散隐蔽。他们有的躲在大树后面,有的藏在石头后面,还有的伏在土坑里,在陈国桥的指挥下向敌人还击。张云逸带着贴身警卫一边开枪,一边大吼:

“陈友才!带警卫保护周副主席先走!陈国桥,你们守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还在卡车车厢里伏着的陈有才却摆摆手,让其他人先走,自己要和陈国桥排长他们一块留下打阻击。原来,在刚才敌人的乱枪齐射中,他的大腿被子弹击得血流如注,甚至连跳下车厢都办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