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芳,今年三十二岁,和丈夫小刚以及六岁的女儿小曼一起生活在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村子不大,街道两旁是一排排砖瓦房,偶尔能看到几间平房,房前屋后种着一些蔬菜瓜果。生活虽然清贫,但也算安逸。

小刚在县城的一家工厂上班,每个月能挣个三四千块钱,负责全家的经济来源。他的父母就住在我们家附近,退下了地里的活,整天在家里闲逛。我是个家庭主妇,专门在家里料理家务,照顾公婆和女儿

婆婆是个传统的老太太,说话硬邦邦的,脾气也是很大。公公比较老实,基本上都是由着婆婆在家里说了算。小曼是个天真烂漫的女孩,长得漂亮伶俐,是我和小刚的掌上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婆婆突然对我说:"小芳啊,你们只生了一个女儿,将来她嫁人后,我们老两口就没人赡养了。你得想个主意,把你侄子接过来,落户到你们家里,将来就有个男丁顶梁柱了。"

我当时就被婆婆的话吓到了,心里百感交集。女儿是我们一家人的掌上明珠,怎么可能将来不管呢?而且把侄子接过来,那不是给我们增添负担吗?我立刻就反对道:"婆婆,您这是什么话啊?小曼是我和小刚的骨肉,将来她一定会孝顺我们的。何必把侄子接过来呢?"

婆婆却理直气壮地说:"你年纪不大,哪懂得这些事?将来小曼嫁人了,就只剩下你和小刚两个人了,你们两个能养活我们老两口吗?再说了,男孩子才是一家的根本,没了男丁,你们这一家就断了香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急忙把这件事告诉了小刚。小刚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对婆婆的决定也很不以为然。他说:"娘,您这主意可不合适啊。小芳说得对,将来小曼一定会孝顺咱们的。再说,就算小曼将来嫁人了,我和小芳也还年轻力壮,完全可以养活您老两口。何必把侄子接过来呢?"

婆婆却不依不饶,开始数落小刚:"你就是个没出息的东西!我和你爷爷操劳一辈子,你们两兄弟能有今天,全靠我们拼命拼命。现在你有了家室,却把我们这对老人当回事吗?要是将来你们真的养不活我们,那我们这把老骨头可就要流浪街头了!"

婆婆的话让小刚哑口无言。看着他愁眉不展的样子,我知道他内心一定是矛盾重重。作为儿子,他自然希望能孝顺父母;但要把侄子接过来,无疑会给我们这个小家庭增添不少负担。我上前握住他的手,安慰道:"别太担心,咱们好好商量商量,一定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婆婆的关系急剧恶化。她总是无理取闹,对我指手画脚。有一次,我正在厨房洗菜,她突然冲进来,嚷嚷着让我把侄子接过来。我火冒三丈,把手中的菜刀重重砸在案板上,厉声呵斥道:"婆婆,您就不能消停会儿吗?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侄子不能接过来!您就不想想,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本来就很拮据,要是再多了一个人,我们能过得了什么日子?"

婆婆见我发火,也不示弱,指着我的鼻子骂道:"你这个臭婆娘,朝夕在我们家吃住,却还这么狐假虎威!要不是看在小刚的分上,我早就把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赶出去了!"

我们两个就这样大吵了一架,彼此都红了眼睛。小刚听到动静赶来,看到我们吵成这副样子,困扰地捂住了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小刚刚洗完澡就来找我了。我正坐在床边发呆,脑海里全是白天和婆婆的那一场口角。小刚坐到我身边,把我揽进怀里,我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泪水肆意流淌。

"老公,我真的好累啊。"我靠在他怀里,语无伦次地说,"婆婆总是这样刨根问底,我真的很痛苦。我们一家人过得那么拮据,她怎么就看不见呢?要是真的把侄子接过来,我们的日子会更加困难。可是她就是不肯听我的话,非要我们照做不可。"

小刚拍着我的背,安慰我:"别哭了,别哭了。娘她就是个固执的老太太,你也别太往心里去。我们会好好考虑这件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却哽咽着说:"可是你不也很为难吗?你要是真的同意把侄子接过来,我会伤心死的。我们一家三口过得那么不容易,怎么会拖家带口呢?"

小刚没有回答我,只是默默地拥抱着我。我知道,他内心一定在剧烈挣扎。作为独生子,他理应孝顺父母;但如果真的把侄子接过来,我们一家的生活质量必然会下降。

果不其然,婆婆开口就说:"小芳啊,你以后可得听话一些。小刚今天上午已经答应我,过几天就把你侄子接过来了。到时候可不许你小题大作,给我们家里添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晚上,小刚下班回来,我就把白天婆婆对我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小刚听后脸色铁青,看起来也很生气。我知道,他是被婆婆逼着才做出那个决定的。

"老公,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哽咽着说,"婆婆怎么就这么固执呢?我们的生活已经够拮据的了,她怎么还要把侄子接过来,给我们增添负担呢?"

小刚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对不起,宝贝,我也很为难。娘她就是个顽固的老太婆,我实在是拗不过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冲到婆婆的房间,狠狠地把门推开。婆婆正坐在桌边看电视,一脸惊讶地看着我。

"婆婆,您就是这么看待我的吗?"我指着她的鼻子,声嘶力竭地吼道,"您老人家在家精神气爽,整天无所事事,却还嫌我们拖累您!我和小刚这些年可是拼命工作,省吃节用,才勉强维持着这点生活水准。您怎么就看不见呢?"

婆婆被我的愤怒吓到了,讪讪地说:"我,我哪有嫌你们拖累我啊?我这不是为你们好吗?将来有个男丁在家,你们就有个照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应什么照应?"我嗤笑一声,"您就是想趁机把侄子接过来,好让我们伺候他!可是您有没有想过,我们一家人现在过得有多苦啊?要是再多个人,我们的生活质量会直线下降的!"

婆婆被我的话噎得说不出话来,涨红了脸。我见她沉默,也不再多说,重重地摔门而去。

我拉着她的小手,没有回答。在车上,我久久地注视着窗外闪过的田园风光,眼泪夺眶而出。离开那个我生活了几年的小村庄,我的内心是无比伤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县城,我先在一家小旅馆将就着住了下来。晚上,小刚打来电话,语气很着急:"宝贝,你们到哪里去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我深吸了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说:"老公,我们暂时离开一阵子。我实在是受不了婆婆对我们的摆布了。等她改变了心意,我们在回去。"

小刚在电话里连连劝我:"别那么冲动行吗?你就先回来,咱们好好商量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却下定决心般地说:"不,我已经决定了。婆婆如果还是那个态度,我是绝不会回去的。你要是执意把侄子接过来,我们就彻底分居吧。"

小刚在电话里沉默了很久,最后无奈地说:"好吧,你暂时住在外面也好。不过千万保重身体,有什么事情就立刻告诉我。"

就这样,我带着小曼开始了在外漂泊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并没有气馁。反而是在独立生活后,我慢慢重拾了自信。我在一家服装厂打工,每个月虽然只有两千多元的收入,但也足够我和女儿勉强度日。小曼在附近的小学上学,成绩很不错。

有一次,小曼放学回来对我说:"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啊?我好想爷爷奶奶了。"

我把她揽进怀里,温柔地说:"宝贝,妈妈现在过得还可以吗?等将来妈妈挣的钱更多了,我们就回去住,好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曼乖巧地点点头。我由衷地感谢这个懂事的好女儿,是她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就这样,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的工资逐渐涨到了三千多元。我开始考虑是否能租一间稍大些的房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与此同时,我也偶尔会打电话回家,了解小刚和婆婆他们的情况。有一次,小刚在电话里说起婆婆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贝,娘她现在后悔极了,整日唉声叹气的,说什么也不愿意再提侄子的事了。"小刚的语气很无奈,"她说,要是当初听了你的话就好了。"

我的心微微一暖,婆婆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过很快,我又遗憾地想,如果当初她能谅解我们一家的处境,事情就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了。

小刚还说:"娘每天都盼着你和小曼回来,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沉默了片刻,说:"等我攒够了钱,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我们就回去。"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我每天在服装厂里忙碌,努力赚钱,好让自己和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有时候,我会反思婆婆当初的做法。

传统的家庭观念中,有一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婆婆之所以如此执着于要把侄子接过来,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她认为,只有男丁才是一家香火的传人,才能真正"顶梁柱"。

可是,这种观念是多么的陈旧和不合时宜啊!在现代社会,无论男女,只要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就都是一家的顶梁柱。小曼虽然只是个女孩,但她长大后也一定能独立自主,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正是因为婆婆太过于执着于这种传统思想,才会导致我们一家人的矛盾激化,最终使我带着女儿离家出走。如果她能改变思想,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女性,事情就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了。

而我独立生活后所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了女性并不比男性差。只要勤奋努力,女性同样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