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总数又称需氧菌总数、嗜氧菌总数,在英文标准中的术语有Total plate count, 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 Aerobic bacterial count,Colonies number等,是微生物学检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卫生学检测技术,亦是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总计数,其通过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单位(如克、毫升等)检样所生长出来的微生物,在卫生学上可以表示被污染程度的标志。
常见操作方法
菌落计数方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和最可能数法(Most-Probable-Number Method,简称MPN法),其中平皿法可分为倾注平皿法和涂布平皿法,常见的菌落总数操作方法见表1。
表1 常见菌落总数的操作方法汇总
根据上表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可得出,平皿法是使用范围最广。
根据测试标准适用范围和样品特性:
A. 平皿法因可操作性性强,会更多用于污染度高的被检样品;
B. 薄膜过滤法适用于测试量需求大且污染度一般的液体样品;
C. MPN法可用于微生物计数时精确度较差时,包括对于某些微生物污染度很小的样品。
故在日常测试中,可根据样品的污染度情况去选择更合适的菌落总数测试操作方法。
样品的取样量与稀释液选择
样品的取样量与其质量标准或测试方法去选择,对于官方标准未明确取样量的,亦可根据结果的代表性加大取样量。稀释缓冲液的选择则是要求样品在稀释缓冲液中能够充分混合,从而保证样品的均一性,故不同样品,会有不同的稀释液需求。日常工作中,常见的稀释缓冲液与要求见表2。
表2 常见的稀释缓冲液信息汇总
常见培养条件
菌落总数的培养条件会因不同的样品类型或制定机构而有所差异,其差异包括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的选择。菌落总数常见的培养条件见表3。
表3 菌落总数的常见培养条件汇总
结果观察与报告
菌落总数在进行计数时,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cfu,Colony Forming Units)进行报告。在计数时,首先需明确计数范围是否符合要求,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同的测试方法在首选计数范围会有一定差异,以及显色剂在观察中的应用也有一定的要求。详情见表4。
表4 结果观察与报告的一般要求
菌落总数的测定,不同样品有不同的特性,故在进行此方面卫生学测试时,结合行业需求,以及样品的生产工艺、消费对象、使用方式等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操作流程,同时保证在报告结果时,亦需根据市场所选用的方法进行报告结果。
综合以上,卫生学的菌落测试在实验操作中虽然有差异,但总体的差异性不大,比如培养基都是非选择性生长培养基,培养温度基本在35℃左右,培养时间则温度越高,时间则可减少。故保证菌落总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时,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测试方法的取样、稀释液、培养条件等来建立更符合本实验室的菌落总数测试方法。
来源:文章来源网络,环凯转载于"食品微生物检测"公众号,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说明:文章、视频、图片等所有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及其他涉法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