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城记智库城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前,成都“一把手”率团造访西安。这个时间,是《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的二十余天。

陕西和四川,自古关系就是“唇齿相依”。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西安和成都两城经济和人口皆有着“裂变”增长。虽然存在不少“竞争”,但两城的差异化发展日益明晰,互动其实已愈加频繁。

最新:新的“双城记”

2024年5月14日,成都“一把手”率团来西安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深化两地交流合作,为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贡献更大力量”。

双方在交流时,“充分发挥优势、深化交流互鉴,在产业协同发展、创新成果转化、对内对外开放、文化传承发展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携手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次,成都考察团先后前往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大唐不夜城及有关高校、研究所等。

曾经“西成渝经济圈”概念◎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西成渝经济圈”概念◎NEWS

这次造访,也让人想起曾经的“西成渝”概念。

这三城,皆是国家中心城市。早在2004年,学界就提出这一概念。2009年全国两会,时任重庆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提交“西三角经济圈”提案。不过,随着“成渝经济圈”提出,该概念逐步降温。

当时有专家曾分析:“顶层设计方面,考虑未来发展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目前可能性和前景。成渝距离接近,市场已达非常融合程度,具备基础和条件。”彼时,西安与成渝都隔着秦岭的“天堑”。

不过,彼时经济都正处于发展阶段,态势“你追我赶”。三城之间“竞争”和“虹吸”讨论,此起彼伏。

主要中西部城市2025年目标人口◎制图/城记智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中西部城市2025年目标人口◎制图/城记智库

现在来看,它们都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超大型城市:以成都和西安为例,在2020年时常住人口分别达2093和1295万,分列全国第四和第八;增量分别达581万和448万,增量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如今,无论是在“新一线城市”榜单、文旅游客数量以及短视频播放量上,“西成渝”都是常客。

在绝对量面前,显示出这三座大城各自中心化和差异化已成型。单从已公交化运营的“西成高铁”的客流量来看,“上午高铁,下午火锅和泡馍”已是现实,两地之间的互访成为绝对主流。

互动: 足迹踏过这些地方

在“成都发布”中,则明确“学习考察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并有比较详细的报道:

浐西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来源/国际港 近年来,西安依托“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枢纽优势,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借势借力中国-中亚峰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着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持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我们要学习借鉴西安依托国际大通道建设链接全球资源的经验做法 , 深度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做优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做强“两场两港”国际门户枢纽 , 在更高层面优化配置要素资源,推动自贸区、综保区、国别合作园区等开放平台能级提升 ,抓实抓牢国际航线拓展、中欧班列(成渝)降本增效、赴海外促交流拓市场、稳外资稳外贸等重点工作,实现以大通道、大平台带动大开放、大发展。

大唐不夜城实景◎来源/曲江新区 西安以盛唐文化为核心、唐风元素为主线、体验消费为特征,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一站式文旅品牌。 我们要学习借鉴西安发展文旅产业先进经验做法 ,以“三城三都”为抓手,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突出营城兴业惠民, 大力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擦亮 大熊猫、都江堰、杜甫草堂和三国文化、金沙文化等IP,进一步做优“十二月市”、夜游锦江等特色品牌, 创新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文旅产品和消费场景,更好满足市民游客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深度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来源/西咸新区 西安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引领,正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 我们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充分发挥在蓉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集聚优势 ,强化科技攻关,持续完善“科创通+科创岛”线上线下服务体系, 深入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持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 全力开辟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新赛道,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

备注说明:为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相关报道我们原文刊登。

溯源:西安两次的不同

这十年,西安和成都两城“一把手”造访层面共三次:其中,两次是“镐→蓉”,一次是“蓉→镐”。

根据公开新闻报道,两次“镐→蓉”颇有不同。

第一次是在2015年7月初,当时西安考察团“肩负着使命和重托”前往成都,主要“城市规划建设、创新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考察团相关报道◎NEW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沃尔沃汽车成都制造基地◎来源/沃尔沃官网

考察名单上,包括成都高新视窗、天府软件园、天府创业场、一汽丰田汽车、沃尔沃汽车成都制造基地、曹家巷旧城、成都铁路口岸、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国际展览展示中心、成都科学城和成都规划馆等点位。

彼时的西安“一把手”称:“深刻感受到成都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的新理念和好经验、干部队伍展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这些,都值得西安认真学习借鉴、充分消化吸收……”

到了2017年,风格出现了明显的不同。

梳理公开新闻发现,最大的变化就是从“考察→招商”。如果说,“考察”是学习和对标,“招商”则直接是面向结果。公开报道称“代表团一到成都,就召开在蓉西商代表招商推介座谈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考察团相关报道◎NEWS

成都科学城实景◎来源/成都科学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科学城实景◎来源/成都科学城

当时西安市“一把手”表示:“广大西商身在异乡,经过多年打拼取得骄人业绩,西安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发扬西商精神,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努力为家乡人民争光!”

在随后的发言中,依旧以“招商”为核心:“西安着力优化营商投资环境,城市面貌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才新政加速了人才优势突显,有力提升了城市竞争力,为国内外企业和西商回归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放在城与城之间,亦极为适用。当下,大环境已进入新的阶段和周期。未来如何走向,值得所有人思考。

文=城记智库城城

©版权声明:本文相关引用图片及内容已注明来源

如若转载请备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