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宁恋本乡一捻土,不念他国万两金。”

1986年离家四十载后从日本出发再次踏上故土,老人瞬间热泪盈眶,当年日本战败投降之后,这个年幼的山西男孩被当作俘虏带走。

在这之后尽管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祖国,故乡仍旧深深的映照在他的内心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如今这个老人即便已经有了万贯家财,但仍愿意放下一切重回故乡寻亲。

那么他当年究竟为何会被带去日本?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战争期间命途多舛

1939年光俊明出生在山西省的一个小山村里,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际。

任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所以当时全国上下不管男女老少的抗日热情都空前高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处都有征兵入伍的组织,光俊明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毕竟没有国哪来的家。

这听起来是一件极光荣的事情,可对光俊明一家而言却像是瞬间没了依靠,那年他才五岁。

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母亲身上,可在那个年代,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妇女又能做些什么。

在失去家里顶梁柱的那段时间里,光俊明的母亲独自一人拉扯着他们兄妹俩,但平日里得到的生活物资是全然不够他们三人生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迫于现实的压力,光俊明的母亲最终无奈只能将女儿送与他人抚养。

尽管光俊明和妹妹都全力反对这个决定,可母亲总觉得把女儿送给别人当作养女总比三人活活饿死强。

最终,光俊明还是和妹妹分开了,但他和母亲的生活并未因此得到很大的改善,还是时常还是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这期间父亲早已杳无音信,不知是否牺牲在了战场上,后来,在周围人的建议下母亲同意改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是想借此能过上舒坦的日子,可这个继父不但嗜赌如命,欠了无数赌债,还经常打骂他们母子俩。

自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一家人都在东躲西藏,四处躲避债主。

这样的生活可想而知,每天都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光俊明的母亲由此深感读书的重要性。

如果他们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那么必定不会再过这种衣不蔽体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虑再三后,她果断离开了这个穷困潦倒的男人,去外面寻找机会,这下又成了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那段时间每天只能以乞讨为生,直到他们流浪到某个乡下的时候,光俊明的母亲遇到了个老实的庄稼汉。

他承诺会让光俊明去读书,母亲由此再嫁,找了第三任丈夫,本以为这次终于能走上正轨了。

谁知婚后男人再次变卦,因为想着光俊明不是亲生的,所以拒绝为他支付学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得知自己被骗,和其第三任丈夫发生了争吵,但始终没能得到对方的肯定答复。

就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遇到了当时国军27军的长官郭中尉,当时的国军27军还是一支抗日的队伍,他们曾经打响了南京保卫战、淞沪会战等等。

一看就是有实力的部队,母亲为此特地前来拜访,说出了自己的心愿,那就是能让光俊明去读书。

没有多加考虑,郭中尉果断答应了这个请求,在见到光俊明之后,更是生起了怜悯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那之后一直带着光俊明跟部队一起生活,还送他去学校学习。那时的光俊明过得很好。

可惜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很久,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使得27军损失惨重。

1943年6月日军因忌惮27军的实力在半夜发动了偷袭,那时27军因刚刚从前线撤下来精疲力尽。

所以一时不察,被日军包围,但战士们还是奋勇发起了反击,双方大战了三天,最终还是不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封锁在了包围圈里,此战不仅牺牲了许多战士,更还有数千人成了日军俘虏,光俊明就是其中年纪最小的。

颠沛流离

在成为俘虏之后,其实结果就已经注定了,但就在处理这些俘虏时,其中一位日本军官高桥发现了光俊明。

因为觉得对方长得十分像他的弟弟,便做主留下了光俊明,将他带在身边。

在这段时间里,光俊明意外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周围的日本士兵也都很喜欢这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那之后年幼的光俊明便一直跟着高桥生活,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帝国主义的侵略也终于结束了。

根据此前签署的《日内瓦条约》,俘虏应得到妥善安置,并给予人道主义的保护。

自然应回到自己的国家,可那时的光俊明已经全然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在哪,就在他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位日本医生提出收留他。

就这样,光俊明又跟随着这位医生又去到了日本,这下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因为知道来之不易,所以光俊明也十分努力,成绩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学里主修商学,顺利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去到了神户贸易公司。

后来,由于他能力出众积极向上,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赏识,在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后,逐渐成为了圈内大佬,身价千万。

也是在那段时间里,他结识了现今妻子,两人感情深厚,还孕育了一子二女,可以说生活的十分满足。

可任凭他财力再雄厚,家庭再幸福,始终觉得少了点什么,或许正是埋藏在心底的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俊明觉得自己应该回去,因为家还在那,根也在那,就这样正式开始了他的寻亲之旅。

自1986年10月开始光俊明不停歇的到山西运城寻亲,但时过境迁,早已物是人非。

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母亲和妹妹早已不知身在何地,光俊明最终并没有如愿找到家人。

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不再念及家乡,相反他开始通过自己的力量,资助当地的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始终没有忘记流在自己身体里滚烫的血液,因为战争的影响,光俊明与家人失散,独自生活在异地。

他的前半生是悲凉的,但他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在残酷的战争中活了下来。

或许受战争的影响,还有很多经历了与之类似事情的人。

他们正盼望着与家人团聚,所以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