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空气污染问题该由哪个专业来解决呢?

相信有很多同学脑海中已浮现出“环境工程”这几个字。小编开始也这样认为,但深入了解后发现,这其中有管理学、社会学、设计学、经济学等诸多问题,单靠技术是难以解决的。“术业有专攻”“分工明确”曾经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但如今,社会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并不是严格按照专业而产生的,因此,复合型人才就成为社会最迫切需求的人才类型

跟随技术改革和城市发展的快速推动,近几年,国内各大高校也都开启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同济大学也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同济号称“建筑八老校”,本身就在建筑领域拥有顶尖的实力,为强化建筑和设计类专业的科学与人文并重,技术与艺术交融,培养美丽中国的设计师的目标,该校特别设立了建筑类实验区

实验区面向没有投放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类文科招生计划省份,或受招生选考科目限制无法报考建筑和设计类专业省份的顶尖文科型考生,为其提供直接进入建筑类或设计类专业学习的机会。经相关专业专家认定后,考生报考同济人文科学试验班或社会科学试验班,入学后进入建筑类实验区,与建筑规划景观与设计类学生一起培养。显然,这对顶尖的文科生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在培养交叉复合人才方面,同济大学多年来一直设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实验区有多个项目,涉及理、工、文、管、经济等专业,在交叉培养、双创融合、校企联培和对欧交流方面各具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同济大学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跃上新台阶。根据2023年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公布的项目名单,同济大学的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已达12个。这些复合人才培养项目由第一专业名称加第二专业名称命名,融合两个专业展开培养,瞄准关键技术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同济大学优势工科、厚重理科、精品文科,突破以固化学科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培养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学科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行业未来引领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考生报考并录取到双学士学位项目中一个专业所在大类,入学后可参加选拔。进入项目后,学生将转入项目第一专业,按照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学习。完成全部教学计划,考核合格后,学生可获得项目第一和第二专业的两个学位。可以预见,这类双学士学位人才在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中将占据先天的优势。

看了这么多,可能有同学好奇:那交叉培养的学生具体情况如何呢?经过几届学生跟踪,这类学生呈现深造率更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更高、未来发展更广的特点。考生和家长可以给予特别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专家指出,复合型人才应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因此,复合型人才在未来十几年内会成为各大公司非常青睐的人才类型。对于学生来说,复合型培养在求学生涯中可以收获更多元化的教学和体验,在未来步入社会时,可选择面亦会随之扩大。因此,同济大学值得想成为社会急需人才类型的同学们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