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季后赛的西部半决赛里,基迪在系列赛中的首发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场均出战时间虽有13.3分钟,但投篮命中率仅为38.5%,三分球命中率更是低至18.2%。这样的数据与他在常规赛中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对抗更为激烈的季后赛中,基迪的投射短板拖累了球队的进攻。

高端局上不了桌,青年军雷霆的命门,在小前锋基迪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迪的挣扎直接影响了雷霆队的战术布局,迫使主教练戴格诺特在G5中做出了调整,用191公分的乔顶替基迪的位置,试图通过构建一套五外投射阵容来解放亚历山大的进攻能力。

雷霆队的战术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迪的困境,为球队的进攻带来了新的空间。亚历山大在新阵容中如鱼得水,他的单挑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但即便如此,雷霆队依然难以掩盖基迪在高端局中的不足。

基迪的低迷表现,加上雷霆队整体在三分线外的挣扎,使得球队在与独行侠的系列赛中处于劣势。雷霆队的三分球命中率仅为25%,这一数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球队的得分能力,尤其是在面对独行侠这种内线防守强悍的对手时,外线的投篮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了空间的加持,雷霆队的持球手们无法突破到禁区,因此亚历山大就再次成为孤胆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型和硬度上的不足,让雷霆队的进攻变得很单一,基迪空有体型却成为球队的拖空间点。

亚历山大在进攻端无可挑剔,但雷霆队在无法轻松杀入禁区的情况下,外线三分球的命中率成为了球队的致命弱点。独行侠在系列赛中采取了明确的防守策略,他们通过包夹王牌球员,放空拼图型球员的远射,以此来考验雷霆队的外围投射能力。这一策略在G5中取得了成功,独行侠利用自己的前场体型优势,成功地限制了雷霆队的进攻效率。

对于基迪而言,如果还是如此无法在投射上进行破局,那么他留在雷霆队的时间可能也就不多了。试想,如果基迪能拥有一手精准的三分球,那么雷霆队的首发阵容在进攻上将没有太大的弱点,独行侠自然就不敢轻易包夹持球人,如此就可以匹配上对手的进攻火力,也可以减轻亚历山大的持球组织压力。毕竟,基迪拥有体型和高度优势,还具有出色的传球视野,常规赛版本的基迪还是可以满足球队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是容不得犯错的季后赛,但雷霆队这个赛季的目标已经超额完成,就算倒在半决赛的舞台上,也明白了球队的不足和短板,休赛期将基迪这个位置进行升级——马卡可能是更优解,或者猛龙队的奥利尼克?之后的雷霆队再次归来,可就是阵容配置更加健康的队伍,西部的豪强中少不了他们的一席之地。

在您看来,基迪在未来的比赛中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比赛策略,以更好地适应高端局的对抗?雷霆队又应该如何调整战术,以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欢迎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