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晟绮 济南报道

近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对《北园大街—小清河连通工程选址意见》进行批前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位于天桥区,水屯北路与北园大街之间,水屯路西侧,总用地面积约135929平方米,主要实施北园大街至小清河连通工程。这条新建河道,就是很多济南市民熟知的“中泺河”。

消息一出,这条设想超十年,但至今仍未能开挖的人工河再一次引发了市民的关注。

河道已经预留

开工时间尚未确定

5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天桥区水屯路附近的北湖片区。目前在水屯路北园大街以北路段,配套基础设施道路二期工程、济南远洋宽阅地产等项目正在同步建设施工。

尽管目前相关路段没有放置任何与“中泺河”相关的项目标识,但根据《北园大街-小清河连通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批前公示》中用地位置示意图显示的信息来看,项目规划用地范围目前正处于待施工状态,地面大部分都被绿色土工布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最初的设计,大明湖-小清河连通工程将在大明湖至小清河之间开挖一条新航道,在西泺河和东泺河之间开挖中泺河。中泺河线南起大明湖北侧,利用现有的西泺河至胶济铁路北侧后设船闸,向东北方向开挖新航道,穿过北园大街,沿水屯路西侧至云锦湖,最后通过小清河连通到华山湖,实现泉水向北部的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济南云锦湖片区又在2021年初完成最后一座地上建筑物的拆除,规划将空出来的区域建设云锦湖公园剩余水域和绿化景观带。云锦湖再次扩容也为大明湖可以通过云锦湖直通华山湖做好了准备。

然而,“水系连通项目”的两端均已就位后,中间负责“牵线搭桥”的中泺河却迟迟没有了开挖的消息。

十多年前就开始谋划

2017曾进行前期施工

事实上,不少市民早就对中泺河有所耳闻。

为加强四大泉群、大明湖与小清河之间通航联系,济南在十多年前就计划,开挖新的航道以延伸泉城特色风貌带,打造新的文化特色旅游亮点,中泺河的规划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自那时起,“中泺河”频繁出现在济南市各种会议及重要规划之中。

2011年,济南政协发展论坛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就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论坛上,相关专家透露,中泺河已开始进行河道设计。

2013年济南两会上再次传出北湖片区通航河道工程即将启动的消息。2014年底,“中泺河”终于迎来土地征收工作的启动,意味着大明湖与小清河连通工程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2017年召开的济南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又提到,将推进大明湖—小清河连通工程。同年,水屯路西侧就设起了施工围挡,对涉及的相关建筑进行拆除。但年底拆迁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后,项目似乎又遇瓶颈,未能继续推进到河道挖掘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挖新河道最大的难题是要经过北园大街,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实现大明湖和小清河之间的通航。”有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此前由于该路段道路情况复杂,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因此施工未有下一步的动作。

对于中泺河“扑朔迷离”的开通进展,不少市民也一直对其保持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也有市民在济南市政府网站上留言询问该项目是否已经取消,相关部门回复称,中泺河已在片区控规中预留空间位置,下一步将根据片区开发建设情况适时启动。

项目重启苗头明显

“黄金水线”今年是否有望动工?

自今年以来,停滞已久的中泺河项目“复苏”的迹象已越来越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周之后,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1月30日又发布了天桥区北湖片区23、24街区用地布局优化(社会公示与征求意见),拟实施济南市北园大街—小清河连通工程。

此次优化公示的用地位置与此前发布的用地规划范围基本一致,但将“中泺河”两岸的部分用地性质,从“防护绿地”调整为“公园绿地”。不少市民也猜测,这一改变意味着除开通河道外,“中泺河”沿岸也将布局城市生态公园等配套项目。

目前,按照济南市在5月8日正式发布的北园大街—小清河连通工程选址意见书批前公示,该项目选址定于水屯北路与北园大街之间,水屯路西侧,总用地面积约135929平方米,主要实施北园大街至小清河连通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游业相关人士认为,济南老城区及南部的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北部、东北部则相对缺乏。将来河道建成并完成连通后,游客可乘船从大明湖经过北水门,沿小清河一路到达华山,欣赏当年的“鹊华秋色”,丰富省城北部的旅游资源。

“济南要利用好从大明湖时代往黄河时代跨越的机会。”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接受采访时称,济南市区游船线路的“拓宽”也有利于黄河生态建设。济南需要进一步开发沿线旅游景点,并将沿线景观开发真正融入黄河生态保护中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