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的一篇医学论文火了!

这篇名为 《在日本 COVID-19 大流行期间,接种三剂 mRNA 脂质纳米粒子疫苗后,癌症的年龄调整死亡率增加 》的论文于今年4月份发表在一份线上医学杂志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一篇生僻又极具专业性的论文在发表的前10天的浏览量就超过了10万次。对于一篇学术论文来说,这是极其罕见和不寻常的。

这篇论文的共著者之一是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福岛雅典,他在4月和5月的《文艺春秋》月刊上发表了关于新冠病毒疫苗后遗症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福岛教授的专业主要是癌症。他可以称得上是这方面的顶尖专家。

而这篇论文的另外一位执笔者也是高知县的一名临床医生——宜保美紀,她在大学从事公共卫生研究,包括收集和分析有关人类的数据,目的是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

在这篇论文里他们说道,自2021年日本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以来,所有癌症的 "超额死亡率 "都有所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额死亡率表示实际死亡人数超过根据往年数据统计的预测死亡人数的程度。

过去,厚生劳动省议会曾讨论过这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之间的关系,但国立传染病研究所传染病流行病学中心主任铃木基认为,超额死亡人数的增加与疫苗接种时间之间存在差距,将两者联系起来并不合理。

不过,福岛教授却反对他的这种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岛教授认为,厚生省的讨论涉及所有死亡中的超额死亡,而不是按死因划分。在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日本,如果不进行年龄调整,人口的年龄结构就会发生变化,而且由于每个时间点的人口不同,如果不比较每10万人的死亡率,即使是年龄调整后的超额死亡人数也无法进行准确比较。

为了正确评估超额死亡率,严格的分析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使用年龄调整后的死亡率。

(2) 研究死因。

(3) 死亡率的确定至少应追溯到10年前,并使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加以证明。

在新冠流行的第一年(2020 年)日本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超额死亡。

然而,在2021年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大规模疫苗接种后,以及2022年的第三次大规模疫苗接种后,在所有癌症和某些特定类型的癌症(包括卵巢癌白血病前列腺癌、唇/口/咽癌、胰腺癌和乳腺癌)中,观察到了某些癌症的死亡率严重超标,也就是超额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岛教授说,他们并不想说疫苗是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但是,他们的分析发现了一个现象,即大规模接种疫苗的时间与某些癌症死亡率上升的时间相吻合。

首先,癌症是日本人最常见的死因,据《2022 年人口动态统计》癌症死亡占了24.6%。然而,2006年颁布了《癌症控制基本法》后,按照政府的计划,所有癌症的年龄调整死亡率在 2020 年前都在稳步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日本开始接种疫苗的2021年,这种下降趋势停止了。

事实上,在临床实际治疗病人时,日本的医生们也说最近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癌症,比如肿瘤突然增大,或者人们在发现自己的健康出现问题后到医院就诊,却发现自己已经处于疾病的晚期。

很多接种疫苗之后的被害者都纷纷站出来说自己身体的变化和遭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住秋田县43岁的古谷桑,自从去年4月接种了第三针疫苗之后身体就每况愈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身体原因,腿脚无力,上不了台阶,她甚至不能继续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完疫苗5个月后,她心脏病发作被急救送进了医院,但是各种检查下来并没有查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种疫苗前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基础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也承认,这应该就是新冠疫苗的后遗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边的手臂也经常疼到不能动,也不能抬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本,像古谷桑这样接种新冠疫苗后遗症的人并不在少数。幸运的是,她们至少暂时没有被危及到生命。

在接种疫苗初期,日本政府就出台了疫苗接种相关的救济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去年8月,全日本共有8302件被害申请,不过最终只有3534件被认定,并得到了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最多的后遗症是发烧、急性过敏、关节痛、脑梗、眩晕、意识障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冠已经与我们共存了,不过新冠疫苗带给我们生活的影响却依然在持续下去!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