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3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批准发布ISO 5642: 2024《Tea polyphenol extracts — Definition and basic requirements》(中文名:《茶多酚提取物—定义和基本要求》),这是首个由我国主导制定的茶叶深加工领域国际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杨秀芳研究员介绍,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及中国代表团成员的努力争取下,我国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的“茶多酚提取物—定义和基本要求”国际标准在2017年作为前期研究项目立项,2020年7月正式立项(编号:ISO/NP 5642),同时成立了ISO/TC34/SC8/WG14茶多酚工作组,由中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多个国家20余名茶叶标准化专家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多酚是绿茶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一般占干茶总量的20%左右。经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等绿色制备工序获得的茶多酚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到食品、日化、医药等多个领域,更好满足全球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有效提升茶叶资源利用率、提高茶业综合效益、促进世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规格茶多酚产品

茶叶深加工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初,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际上对茶与健康研究热度的兴起,茶叶深加工成为国内外茶叶科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以提取茶多酚等功能成分为突破口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以及深加工终端产品开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我国是茶多酚生产第一大国,茶多酚国际贸易已有20多年,虽然茶多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国际贸易中由于产品标准的缺失,长期阻碍着茶多酚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摆脱国际贸易中的困境、拓展茶叶深加工产品的海外市场、促进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走出去,标准先行”战略,我国专家多年来致力于开展茶多酚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4/SC8茶叶分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的技术归口单位,也作为此次茶多酚项目工作组的召集人单位,通过多年科学研究、数据分析、意见磋商,逐步解决各国间对茶多酚的定义不清、规格混乱、质量不一等问题,提高了国外消费者对我国茶叶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认知和认可。

ISO 5642: 2024《茶多酚提取物—定义和基本要求》对茶多酚的定义、规格和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该标准将推动茶多酚绿色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形成茶叶深加工新质生产力、推动茶叶深加工产品消费提质扩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将我国茶制品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力,引领中国茶产业大步“走出去”。

△全文图片来源:中茶院

美编 / 姚艺玲

编委 / 王妙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士康:中国茶产业的3个未来发展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