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世界级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国都重视教育,常年霸占多国留学生群体前二名。

学生也很勤奋努力,尤其是在算数方面,印中两国学生也常常势均力敌。

但现在不管是海外留学的人数增速,还是在政商界的表现,中国几乎都要输给印度了,而且政商界的印度人已经开始领导中国人!

这不禁引起了大众的好奇:印度人究竟有什么优势?他们制胜的关键又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精英“统治”世界

印度精英,确实已经活跃在世界各个角落了。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个国家的8位总理、首相或总统是印度裔。

2023年上任的新加坡总理尚达曼,当时选举结果刚刚出炉,新加坡的民众还没有说什么,印度总理莫迪就先发来贺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上任的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他是英国历史上首个印度裔首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爱尔兰总理利奥·瓦拉德卡;圭亚那总统穆罕默德·伊尔法恩·阿里,苏里南共和国总统昌·单多吉;毛里求斯总统普里特维拉杰辛格·鲁蓬、总理普拉温德·贾格纳特等。

在美国政坛,印度裔的含量同样非常高,美国总统拜登曾任命了55名印度裔官员,其中最高职位是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自己也忍不住调侃:“印度籍美国人,已经在接管美国了!”

不只在政界,在硅谷同样是印度精英的天下,他们在美国科技界占领主导地位,引领科技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斯坦福大学教授的一则调查显示:

美国科技行业,约15%初创企业是由印度人创建的,比英国人、中国人及日本人的总和还要多。

熟悉的科技巨头几乎都是由印度人领导的。

在硅谷,印度人只占总人口的6%,但各大科技公司却有7%的CEO都是印度人,比如: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CEO桑达尔·皮查伊
  • 微软的CEO萨提亚·纳德拉
  • Adobe的CEO山塔努·纳拉延
  • NetApp的CEO乔治·库里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商界,由印度精英担任高管的顶尖公司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数据显示IBM、摩托罗拉、诺基亚、百事可乐、联合利华等世界500强公司中,印度精英担任CEO的已经占到了30%。

在学术界同样如此,诸多顶尖大学商学院院长都由印度人担任。

印度精英在全世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他们能够在政界、商界、科技界、学术界脱颖而出,其背后与印度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产精英的背后:教育筛选

印度的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是泾渭分明的。

富人孩子可以选择进入贵族学校,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但穷孩子只能去读落后的公立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有严格的种姓制度。

高种姓人能享受最好的生存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而低种姓人阶层几乎固化,高考是唯一的出路。

和国内高考不同,印度没有一锤定音的高考。

它们的考试是由各大学自主命题,考试语言也五花八门,包括英语、印地语和其他。

考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多所大学考试,每年4月开始,考生就开始奔走于目标圈定的几所大学。

有的学生为增加被录取几率,一个考季就参加20多所大学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印度高考持续3个月,从高中毕业到开学前结束,很多学生拿到录取后就要开学了。

印度的高等教育有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教育力量都集中在“超一流”理工大学的建设中,综合性高校仅几十所,人文学科为主的高校更少。

高等教育不均衡的情况下,为了考上大学大量印度考生作弊“成瘾”,不是去努力学习,而是想着去作弊。

当年印度出台作弊禁令后,600万考生参加的考试,由于不能作弊,110万人选择弃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更难的高考,莫过于JEE联考。

JEE是指以印度理工学院为首的几十所印度国内理工高校的联合招生考试。

在印度流行这样一句话,考不进印度理工(IIT)的才会去麻省理工(MIT)。

在印度人眼里,一流的学生进印度理工学院,二流的才出国念美国名校。

印度人说,“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会成为新的上层种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理工学院被称为最难进的大学,录取率不到2%,比哈普耶斯麻的录取率还要低很多。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大学原型就是鼎鼎大名的印度理工学院。

电影中,校长对新生说:“每年有40万的考生报考皇家工程学院,只有200人能考上。”

想要进入IIT,印度考生需要参加IIT-JEE入学考试,第一次考数理化,所有科目在一张卷子上,考试时间为3小时,这次考试会淘汰排名靠后的40%学生。

第二次是为期5天的面试,学生需要接受口才、心理素质等考核,筛选出全方面都优秀的学生。

即使学生考进去了,也很难通过严格的课程和考试,辍学生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层层选拔,印度理工毕业的学生自然傲立全球,知名校友遍布。

比如Google现任CEO、微软CEO、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合伙人、美国花旗银行的副主席、前任美国航空公司的CEO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能力更强、视野更广、野心更大,他们大部分会选择在美国继续深造。

印度精英“润”向世界各国,彻底融入西方世界,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把控世界的走向。

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站在世界之巅的印度精英其实早就经过了三轮的筛选。

能够读顶尖大学的绝大多数都是高种姓的。

从顶尖大学毕业进入科技、工程、数学等领域后,正好对口美国高端市场需求,顺当当进入了精英阶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脱颖而出的原因:软实力

当然,高等教育只是初轮筛选,真正让印度精英脱颖而出的是他们的软实力。

即强大的专业技能,出色的沟通和管理技能,良好的适应性,还有勤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畏口音,英语表达流畅

印度是曾经被英国殖民的国家,国内有浓厚的英语氛围,英语和印地语都是印度官方语言。

印度人一直被吐槽“咖喱味”的英语,尽管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印度人却能绝对自信,配合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完全不会因为口音问题而羞于表达。

但是中国孩子在英语学习中总是担心自己的口音不标准,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说。

英语是融入西方社会的桥梁,语言不通也不敢大胆开口的中国孩子,无形中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融入度高,适应新环境能力强

在英语能力的加持下,印度人善于用西方化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印度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多元文化背景下,孩子从小就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

多元化的文化也为印度人融入西方国家提供很好的背景支持,印度人在国外如鱼得水,几乎没有生存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人也有很好的包容性,潜移默化地能够接触不同的文化,也有拥抱更强劲文明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言善辩,思辨能力强

印度人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能言善辩。

哈佛大学的张博庚教授在执教期间发现,印度学生普遍拥有较好的思辨能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著作《辩论的印度:印度的历史、文化及一致性》中提到:

对于辩论的热爱和保持异议传统,深深根治于印度文化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是佛教大国,曾经佛学百家争鸣,僧人们热衷于与人辩经、辩论义理。

热爱辩论的印度人积极投身于政治,喜欢参加各种社团组织,通过能言善辩成为其中的leader。

有研究表明,印度人更热衷于参加投票、竞选等政治活动,所以各国政坛都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不辩,小人常争”大相径庭。

国内会更倾向于认为争论是有失大体,难登大雅之堂的。

相比印度的侃侃而谈,华人在辩论的场合稍逊一筹,在政治参与中更显低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员社牛,善于社交

印度人自信外向,非常善于社交,人人都有社牛属性。

从印度电影就可以看出,载歌载舞是印度人最大的特色。

一些留学生发现,尽管印度人没有中国学生那么勤奋努力,但是他们凭着一张嘴“花式吹捧”教授,哄得教授给他们打高分,并且加上了联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人提到,在同一家公司,印度人专业技术和努力程度都不及华人,却总是比华人升职要快。

这是因为印度人表达能力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擅长合作,不愿单枪匹马、埋头做事。

哪里可以表现自己,哪里就是印度人的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视教育的广度

印度人不仅受教育程度高,还重视教育的广度。

英国首相苏纳克,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和斯坦福大学的MBA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总理尚达曼在伦敦政经学院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在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取得两个硕士学位。

原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曾经说过,几乎每个来面试的印度学生都会展示两个证书,一个是专业学位证书,另一个是MBA证书。

当时他觉得很奇怪,一些学生不是学管理的,他们都会考MBA,后来才发现,原来几乎每个印度学生都是如此,一边学专业课,一边修MBA学历。

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历竞争力”,也为他们在职场上获取高管职位打下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精英的成功恰好说明了一点,硬技术是门槛,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才能走得更远。

这也就是育儿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