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认为购买一双200多元的鞋子并不算昂贵,甚至可能认为这个价格相对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浙江的一个城市,一个28岁的女性在一家鞋店中遭遇了尴尬的一幕:她选中了一双200多元的鞋子,却因为父母反对而无法购买。

这对父母认为鞋子的价格过高,他们坚持认为不需要购买这么贵的鞋子,几十元一双就足够了,甚至拿自己的穿着作为例子。这一行为让店员感到困惑,因为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200多元的鞋子并不算特别昂贵。

当女性的父亲表明不打算为她购买这双鞋时,她的情绪变得非常激动,并质问父母为什么不能买这双鞋,她的钱不都是父母保管的吗?父亲的回答让她更加崩溃,他反问她能否成熟一些。

很明显,这位女性长期以来将自己赚的钱交给父母保管,甚至日常生活费也需要向父母索取。这种做法导致了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冲突,最终引发了这场公共场合的争执。

围观的人群对这一家人的争吵感到好奇,聚集起来观看。女性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而大哭,并向父亲磕头求情。尽管店主尝试通过打折的方式帮助她,但她父母仍然拒绝为她购买那双鞋,认为这是浪费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店主的描述,这家人可能是外来打工者,女性的收入可能一直由父母管理,这次买鞋的不愉快经历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压力和两代人消费观念的不同造成的。

看到父母转身离去,女子跑到门店外号啕大哭,我就是想买一双好点的鞋子,200多都不舍得给我花,是不是只有弟弟才是你们的孩子?

视频在网络上曝光后,引发了大量社会网友热议,有网友说这都是什么父母啊,拿着女儿的积蓄,想买一双200多的鞋子都不同意。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父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真不少,他们从小就给子女灌输一种观念,年轻人不会储蓄,挣钱拿给父母存才是真的。

除此之外,他们不光给孩子洗脑,还会信誓旦旦地保证,钱我们只是暂时帮你存着,等你以后长大结婚就会还你,我们不会要你的。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有些可笑,相当一部分农村孩子还是信了,出门打工努力挣钱,发了工资就打回家,最后大部分都拿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父母是真的帮孩子保管,长大结婚也确实会给一些,很少有父母会真的全额返还,他们会利用各种理由去留下,美其名曰是为了你好。

作为一个成年人而言,有钱放在自己身上才是真的,千万别给别人存,哪怕是父母也不例外,因为拿给她们存容易拿出来难。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就算父母不会随便动你的钱,将来如果你想做什么事用到钱,首先你就得说服他们,否则钱也不会轻易给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