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阳江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营商环境年”建设为主抓手,持续推动新一轮大改革、大开发、大发展。

为紧跟市委“营商环境年”的发展步伐,眼下,阳东全区上下正以“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能办马上办,难办想法办”的服务理念,全力巩固拓展“深度融湾作风先行”专题行动成果,主动靠前服务,切实以营商环境之“优”,力促经济发展之“进”。

●南方日报记者黄林雷怡婷通讯员许倩黄楚珊

打造优质环境靶向招商链主招商

近日,记者在走访阳东区大沟镇200MW新型渔光科技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项目时了解到,该项目预计6月底前完成渔业部分改造,12月底前完成全部项目建设。投产后,预计运营期2025年内生产总值约60亿元(不含渔业),税收约10亿元,直接间接带动就业1000余人。

回忆起项目推进过程,通威新能源公司广东区域经理程涛感慨道,得益于阳东区各级各部门对项目的高度支持,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仅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创造了通威渔光一体项目立项到开工的最短时间记录,大大提高了项目投资建设速度。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项目需要流转鱼塘面积约3000亩,阳东区委、区政府特别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为我们推进工作,在区、镇、村及各级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下,一个星期便完成了项目选址意见及各项立项手续。此外,大沟镇全力以赴帮助我们在一个月完成涉及三个村落20户养殖户的土地租赁事项,效率十分高。”程涛说,项目推进以来,阳东区相关部门从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到项目实施,为企业提供了最便利的服务保障。正是基于这种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他们更加放心大胆地在阳东落户发展。

大沟镇200MW新型渔光科技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园项目的加速落地建设,是阳东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今年2月26日,阳东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营商环境年动员大会。会上,相关负责人专门解读了《阳江市阳东区营商环境年工作方案》,并分别向30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颁发聘任证书。

阳江市阳东区营商环境年工作方案》明确,要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实现“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到2025年,在主要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实现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全面接轨,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到2026年,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运作更加顺畅更加完善,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成为阳东的“金字招牌”。

继去年在会上公布区委书记、区长的联系方式,今年会上再次亮出了阳东区委书记、区长的电话号码,“办不成事,您找我”的鲜明态度进一步表明了阳东区委、区政府时刻与企业站在一起,共同干事创业的坚定决心。

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阳东正加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期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项目落户阳东,集聚发展。记者了解到,阳东区已筹建了2024年全新的4支招商引资团队,计划派驻其中3支队伍人员到珠三角、长三角重点地区城市开展招商,同时配置1支专业团队在阳江本土做好对接和相应配套服务工作,实现靶向招商、链主招商、以商引商。

建强发展平台持续完善基础设施

“阳东真的花了大力气为企业服务。”“‘百千万工程’的推进、‘营商环境年’建设的提出,都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利好。”……这是记者近日走访阳东区工业园区听到的一些企业负责人的感慨。

秉承工业强区战略,去年以来,阳东以广东阳东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阳东经开区”)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立“一对一”服务专班,推动工业园区路网日臻完善,企业服务更加高效,真正做到为上千家企业落户投产、扩产提质保驾护航。

今年4月,金田十路正式通车,长约450米,宽30米,宽阔平稳的道路为周边新建成的木森、夏普特二期厂房等项目投产解决出行难题。施工项目部副经理王伟告诉记者,由于纠纷,金田十路2023年6月曾停工。得益于“百千万工程”加速推进,阳东区委、区政府领导积极协调多部门围绕大局、合力破题,既照顾百姓权益,又推进项目提速,最终于今年3月顺利解决了纠纷,为周边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东木森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木森公司”)副总经理陈延宏也表示,木森新智能工厂计划在4月份开始安装和调试设备,金田十路的顺利推进,为公司新厂投产提供了很大帮助,新厂区与新道路相得益彰,感谢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大力支持。

和木森公司同样高兴的还有阳江市阳东区联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发金属”)。联发金属是一家主营销售家庭、园林等多用途不锈钢剪刀的阳东本土企业,多年来在兴发五路租用厂房生产,产品畅销欧美、日韩和国内市场,年产值约6000万元。

联发金属负责人梁炳邓告诉记者,为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公司购买了位于金田四路、面积约3.9万平方米的地块,希望建设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新工厂。“得益于周边路网及时升级改造,项目进展得很顺利,预计到5月底之前,6栋主体建筑可全部封顶。”梁炳邓告诉记者,阳东各部门对企业用地、工程审批等手续办理都提供了便捷高效服务,推动新工厂项目以最快速度开工。

今年10月新工厂竣工后,预计可增加三四百个就业岗位,投产首年有望实现产值1亿元。

据了解,金田四路全长2.2公里,沿路20多家企业。去年,为力促新项目加快投产,阳东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调研、现场办公、专题协调,统筹各职能部门对建设要素重点保障,力促项目建成使用。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阳东区累计投入资金约26.5亿元,围绕提升园区平台提质增效,在阳东经开区范围内建成基础设施项目46个,包括新工业大道升级改造工程、万象园平土工程、赤城九路道路工程等,基本满足企业上马、投产的基础设施配套要求。2024年,园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共18个,总投资约12.64亿元。

主动靠前服务解决企业痛点堵点

在“营商环境年”的行动目标带动下,记者走访获悉阳东多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共同助力全区营商环境优化。

阳东区城管综合执法局迅速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企业服务队伍,及时制定工作方案,聚焦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突出许可工作重点,通过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和办事指南、安排业务人员进行现场答疑和业务指导、主动上门服务、制定行政执法工作指引等方式多措并举为企业带去便利。

阳东区政数局正大力实施数字政府“深度融湾工程”,在服务模式、思想观念上对标湾区标准,推进“一网通办”改革,规范政务服务应用审核,促进审批监管协同规范化,实现审批监管行为全流程、全封闭、全线上运行。

阳江市市场监管局阳东分局积极推行登记“网上办”,开设企业“一窗办”,简化审批“承诺办”,服务个体“帮扶办”,市内主体“跨区办”,企业注销“一次办”,推动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联合区政数局、阳东税务局安排专职帮办人员“一对一”服务群众,帮助申报人填报开办企业相关信息。

阳江市自然资源局阳东分局结合“营商环境年”建设工作,要求各窗口办事人员在观念上由“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围绕“一窗通办”,该局积极开展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进一步压缩工作时限,由最初的30天缩减为10天,再优化为5天,目前已实现抵押登记为1个工作日,其他不动产登记为3个工作日,按时办结率为99.87%。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优化审批办理流程,推行提前审查、并联审批、联动监管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力争实现最少时限完成企业相关事项的审批办结。

阳东经开区管理局对标湾区,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夯实基础,推动道路工程全线建成,打通未贯通道路,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等,扎实推进完善基础设施“硬环境”;同时,建优建强园区发展平台,提升园区承载“软实力”,为阳东区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

去年以来,阳东经开区管理局对招引来的项目“一对一”成立服务专班,针对企业办证的堵点难点,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倾听企业诉求,为重点工业项目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政策支撑等帮助,将服务端前移,成立了审批辅导微信群,专门组建企业服务工作队,按照区政府分工的重点项目、融湾项目挂点到该局的分管领导和相关股室,确保项目专人跟进。同时,依托“绿色通道”为企业、为项目提供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务。

“今年,建设‘营商环境年’,更要求我们干部全员动起来,为企业加快构建定制化的‘绿色通道’,真抓实干为项目投产解决难题。”阳东经开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阳东区还将通过建立健全“1+1+3+N”政策体系,构建起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年”行动。具体而言,即制定一个方案,执行一个条例,建立三张清单,制定N项措施,围绕“五心环境”,有序开展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

相关

《阳江市阳东区营商环境年工作方案》解读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日前,酝酿已久的《阳江市阳东区营商环境年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按照市营商环境年工作部署,阳东区旨在通过抓好抓实抓细营商环境年各项重点任务,在政策体系、重点领域改革、流程优化再造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推动全区各级各部门形成为群众、企业服务“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能办马上办、难办想法办”的工作作风,构建起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实现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显著增强。

《方案》明确,要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实现“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到2025年,在主要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实现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全面接轨,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到2026年,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运作更加顺畅更加完善,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成为阳东的“金字招牌”。

具体而言,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供给,建立健全“1+1+3+N”政策体系。制定一个方案。锚定营商环境年总体目标,根据省、市最新的指标体系,围绕市场准入、促进市场竞争、政务服务等领域,制定营商环境三年实施方案。

执行一个条例。深刻领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立法精神,切实抓好宣传贯彻实施工作。

建立三张清单。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制定完善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涉企服务负面清单、年度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3张清单”,推动营商环境整体上再提效、再优化、再升级。

制定N项措施。区有关单位根据自身职能,尽快在产业、人才、科技、土地、能源、环保、金融、组织、纪检监察等领域,推出N项具有阳东特色、含金量高的优化营商环境配套举措。

《方案》还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用好区、镇“点菜”,市、区“上菜”菜单式赋权机制,有序开展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优化服务事项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推动政企互联互信,完善诉求解决机制,着力提升服务质效,规范政商交往行为等。

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发起“全民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倡议,推动“诚信理念、法治精神、廉洁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市场、进企业活动,擦亮营商环境的人文底色,让“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