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与美国空头,围绕日元汇率的搏杀还在进行当中,日本央行依然在试图稳定住日元汇率,避免过快贬值引发的恶劣后果。但这次美国空头,与美联储、财政部等美国经济当局的配合也相当紧密,虽然日本央行大大小小的救汇动作不少,但日元稳定下跌的局面还是没有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日本同病相怜的,还有隔壁的韩国。之前日韩财长与央行行长都曾联合出面,喊话日元韩元面临的贬值压力不正常,要加强干预。只不过最终韩国人受美国干涉少,干预相对成功,而日本被死死的盯着,不断遭到不得干预的施压,被美国收割吸血的更加惨烈而已。

但无论如何,在美国连续的打压之下,日韩实际上也明白,美国这次就是打着吸血日韩,让自己度过危机的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日韩也并没有在美国的强力收割面前坐以待毙,看自己的工业成规模凋敝,国民财富大幅度贬值流失。韩国外长这两天,展开了韩国外长这一职务6年多以来,第一次出访中国之行,除了与我国外长进行会谈外,还专门会见了在中国的各韩国企业代表。这位外长在访华之前还曾强调,韩国没有打算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以实现去中国化。韩国希望最小化地缘政治局势,对中韩关系造成的影响。

除了韩国外长的访华行动外,日本政府也确认,要在月底进行中日韩三国政府首脑峰会,三国首脑将在首尔进行双边与多边会谈。这是中日韩三国过去四年多时间里,首次举行首脑峰会,计划讨论的重点,在中日韩三国进一步加深合作,以及朝鲜核武器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前这种周边环境,尤其是美国正在中国周边加紧挑衅,不断带动菲律宾等傀儡对华施压的背景下,中日韩三国首脑开峰会谈合作,就显得格外有趣。

日韩现在最关心的合作,肯定是经济上的。毕竟现在日韩都因为美国的政策,处于泥潭之中,而过去多年的高速发展,实际上也依赖于中国市场的开发与合作。所以现在也希望通过与中国,至少在经济上改善关系,来提振经济,跟着美国与中国硬脱钩是死路一条。日韩的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很高,在这点上,日韩的经济当局是能认清现实的。

当然,谈判归谈判,中日韩三国之间在经济上,很难形成多边合作的关系。这主要是三国的工业产业链过于类似,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也相当近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三国都是汽车工业大国和主要出口国,都是电子设备大国和主要出口国,都是造船工业强国。这让三国之间的内部竞争关系,要大于三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反而是中韩,中日,日韩之间,可以发展产业链分工上的双边关系。

所以日元韩元现在遭遇的打击,其实与中国快速的产业升级之间,是有很深的关系的。正是中国在汽车出口上,连续超越韩国与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极大的打击了两国的汽车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中国,在半导体工业上的不断产业升级,让韩国的半导体行业竞争力大减。配合美国的封锁政策,导致韩国对华贸易出现巨额逆差,靠其它贸易赚钱也难以填补上。

当然,真要说中国出手,帮助日韩走出困境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就是日本人基本不可能接受就是了——给中国的新兴产业当买办,进行对美输出。德国的产业资本们已经示范了一次了,德国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产业资本,现在就主打一个给中国新能源产业当买办,赚欧洲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企业与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以及产业链企业搞合资、搞引进,从中国买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从中国买车机和软件,在欧洲组装之后卖给欧洲人。降维打击法国意大利的汽车企业,甚至进一步向美洲出口,赚足了利润,实现了中德双赢。

类似的还有沃尔沃的老家瑞典,所以你看现在欧盟跟着美国喊,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进行反倾销,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德国与瑞典的产业资本。瑞典首相直接痛骂,对中国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是个瓦解全球贸易的愚蠢想法。舒尔茨也在欧盟,给中国电动汽车站台,表示那都是西方品牌的返销,制裁中国只会危害欧盟自己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瑞典那显然是赚的太多,否则不至于冒着西方的政治正确,来高唱反对。而现在,美国市场还是新能源蓝海,因为中美当前经贸关系的缘故,中国新能源企业也需要类似德国产业资本那样的买办代理人,打开美国的市场,赚取更多的利益。这一点实际上对日韩来说,是非常合适、非常赚钱的途径,越南与墨西哥也用类似的路径,发了不少美国财。

丰田本田也好,起亚现代也罢,在美国都有成熟的汽车销售与售后网络,都是值得利用的好伙伴。就看这些产业资本谁有足够的嗅觉,抓住美洲巨大市场的机会。与中国的产业达成深度的合作,从中国进口关键系统,然后贴日本或韩国标进行组装,就能绕过美国的所谓反倾销壁垒,然后以美日之间的汽车出口税率对美销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人已经证明了,中国的新能源技术,真的有足够的优势形成对本土车企的降维打击。这放在美国市场,也是可以成立的。只要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就能够保住对日韩至关重要的汽车产业,但机会是有限的,就看谁的嗅觉最灵敏,最能放下骄傲的身段,放下面子,共享利益了。

你看,这是中国与日本的双赢,中国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得到了更多的订单,有了更大的产业规模。日本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保住了自己至关重要的汽车工业,还能对一个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们,进行降维打击、赚更多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看日韩的企业有没有这种魄力与胆量,也看日韩现在的政府,有没有这种为了本国的国民利益,顶住压力的底气了。日韩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不就是产业竞争上面对中国失去优势,因为失去优势导致出口受挫,出口受挫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出现逆差,逆差被国际空头利用,对汇率发动打击吗。

只要和中国达成产业链上的合作,那日韩的工业供应链成本,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与中国合作达成产业上的转型,又能从美国等有壁垒的市场赚回更多的利润。这就能够抹平原本因为成本飙升,出口受挫带来的巨大逆差,就能稳住汇率,稳住经济,有对抗美国收割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韩现在还是抱有一种幻想,就是可以在中美之间两面逢源,在政治上军事上投靠美国,作为美国的马前卒,来换取美国的扶持帮助。在经济上又能维持十多年前蜜月期的那种合作状态,从中国赚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既赚中国又赚美国,实现赢两次。

所以日韩这次在三国首脑峰会上,除了谈中日韩三国合作外,还要炒作朝鲜核问题这一敏感话题。还要在很多中国的底线问题上,跟随美国表态,为美国发声。

正是这种想要两面逢源的幻想,导致了日韩现在两面不靠,美国把日韩当冤大头和补血包,不断的用金融手段搞收割搞吸血。中日中韩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又因为美国施加的限制,以及本身政治外交关系转冷的因素,而深受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对华制裁,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就受打击,日本的高端制造业就受影响。而中国在制裁之下,又不断进行产品替代产业升级,反向挤压日韩更多的市场。日韩的经济实际上,现在就是在中美的夹缝当中生存,自然是越活越难。

想要走出这种困境,日韩想要一边亲美、一边友华,那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甚至是有可能被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所撕裂的。日韩能够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不紧跟美国,希望美国继续施舍饭吃,指望美国能够在经济总体战当中,成为最后的赢家,让日韩得以分享胜利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不是当中间商与买办,与中国形成深度合作,引进中国的优势产业,作为中国的代理人,合作共赢攻城掠地。接下来,就看日韩如何选择了。

另一个面临类似情况的是欧洲人,而欧洲不同国家面对类似问题的选择,其实后果已经初见端倪了。德国的产业资本赶上了顺风车,从过去的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法国的产业资本在想要积极的上车,中法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不断推进,而另外的一些如捷克,那就不好说了,这都要看日本人韩国人自己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无论如何,想要一边跟着美国,在政治军事上炒作反华议题,另一边又单纯的只想在中国赚钱,那是一点可能都没有的。

中国不是过去那个市场换技术的中国了,而是一个产业升级越走越快的,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站在制高点的国家,一个要走出去的国家。日韩想要经济合作,想要用与中国进行合作的办法发展自己的经济,走出美国人制造的危机。那就应该合作,帮助中国的产能与技术走出去,而不是想着继续倾销进来,赚取超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