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宋浩

拿到一本新书,首先做什么?拆“塑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张薄又软的塑封衣,紧密包裹在书上,防尘、防潮、防磨损,为图书带来全方位的保护。有的书中还会夹带赠品、书签,也可以很好地包裹。当下出版行业,“塑封”是图书的标配。

但与此同时,“塑封难拆”也让人头疼。有人用指甲,有人用小刀,还有人通过拗书的形变力撑破塑封衣……要么难拆,要么有伤害书的风险,总之没有好的方法。

图书塑封为何这么难拆?

出版行业通常采取热收缩膜塑封工艺。封切机按照书的尺寸,分割薄膜,在通过150℃高温热烘箱处理,使薄膜紧贴书籍表面,完整包裹图书。这一技术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食品行业,后来渐渐拓展到书籍行业,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成熟工艺。

热收缩膜塑封生产高效、可塑性强、贴合效果好,但同时,膜的材质韧性,高温处理后十分贴合,也使它通常没有明显的拆封线或开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对书的保护,经历了两千年的探索。竹简时代,以绳子串竹木简,翻阅多了,绳子会断。造纸术的时代,装帧形式不断演进,如何保护好纸张是一个重要考量,比如南宋出现的“包背装”,用一张书衣包裹内页。

20世纪出现的“塑封”技术,是古人无法达到的,但同时也带来了“难拆”之痛。是否有方法让图书塑封不再难拆?一些出版机构已经付诸实践。

据果麦文化品控部品控总监路军飞透露,自果麦成立以来,果麦品控部便始终致力于在图书印制的各个环节优化工艺,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对于“塑封难拆”这一普遍痛点,果麦开始了长时间的工艺探索,尝试过降低塑封膜厚度、易拉线等思路。

最终,通过与浙江众大包装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基于浙江众大开发的一种膜处理设备和塑封包装生产专利,果麦在图书塑封上增加了一种“易撕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装了“易撕贴”的新版塑封

以上图中《法律的悖论》一书为例,塑封上有一张贴纸,上面有小字“由此开启”。读者从“易撕贴”这里只需要轻轻拉扯,就可以轻松撕开整个塑封衣。

增加了“易撕贴”后,既保留了传统热收缩膜塑封“紧密包裹”的优势,又解决了“塑封难拆”这一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撕贴”撕开

路军飞表示,第一批使用“易撕贴”技术的图书,已在河北鹏润印刷有限公司完成印刷,接下来,果麦文化将尽快在所有图书上使用这种全新工艺,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易撕贴”虽小,但其所带来的阅读体验影响并不小,展现了设计中的服务意识和人性化。

潮新闻记者发现,“易撕贴”的思路在日本食品行业,有类似的产品设计。

比如可以不沾手的调料包,只需要两根手指拗以下,酱料就可以挤在食品上。而我们身边的快餐店,一小包番茄酱,需要两只手、甚至加上牙齿,而且手上很容易沾上番茄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日本某品牌泡面,底部就有一张“易撕贴”,轻松撕开包装后,“易撕贴”还可以用来粘泡面盖子。如此一来,kindle也不需要用来盖泡面了。

细节之处见温度。正如“易撕贴”上“由此开启”下还有一行小字:“以微小的力量推动文明”。期待这张小小的易撕贴,能够成为一个契机,带动全行业提升图书包装工艺,推动图书行业的进步。

潮新闻记者获悉,中信出版集团也有类似的计划,正在策划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麦新版《法律的悖论》已下厂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