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的黑粉们

强调如懿的"

何不食肉糜

",说她和乾隆讥笑卫嬿婉不懂白瓷和甜白釉,是一种尴尬的"

知识霸凌

"。

说她对卫嬿婉五年被霸凌无动于衷,一句"

你有何苦衷

"惹怒了大众。

我该怎么说呢?

说出来肯定又要被人骂了,人家又要说我站在上位者俯视和霸凌低层劳动人民。

但真的是"

为富不仁

"吗?

如懿和乾隆是这样的吗?

这部戏的

导演就是在表达这个意思吗

对于白瓷和甜白釉的讥笑之说,是怎么来的呢?

是卫嬿婉退出来之后愤愤不平,表示要学得比如懿更好,"

她懂的我都要懂。

这是她自己作为下层者的自卑,这份羞辱是她自己想象出来的。

我看到的是:

如懿不是冷漠的看着她被讥笑,而是看着她在进攻,想要抢夺他的爱人。她的心思根本不在羞辱一个女人之上,而在提防她之上。

这个点是不一样的。

我都不明白这些人明明在看雌竟,怎么就思路转到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敌意去了?

另一方面,乾隆呢,是感到了"

门不当户不对

"的距离。这个"

不当不对

",不是生活阶层的问题,而是生活阶层带来的认知距离。

甜白釉是白瓷的一种。

但就如青花瓷,也分元青花和明青花还有清青花。同样是青花,还分手绘的和直接一张贴纸烧出来的,还分民窑和官窑烧的。

可能在底层人那里觉得就是个瓷器。

但同样是喝茶,拿个不锈钢的壶泡龙井,对于爱茶之人觉得是暴殄天物。

所以在

乾隆看到卫嬿婉打碎了甜白釉,被她统称为白瓷,他觉得两个世界的人没有共同语言

这犹如我的烧蓝香炉被当了烟灰缸,养得包了浆的紫砂壶被拿去用洗洁精洗了一样不知所措。在成天用潮州红泥炉烧水泡茶的人那里,就不习惯玉书煨被称为砂铫。尽管它实际上就是砂铫,也可以叫薄锅仔,也可叫手拉壶。在不明白有啥不一样的人看来,就觉得不就是个陶壶吗?

但我就觉得不同的陶壶,烧出的水天差地別!

不觉得如懿对于下层人士没有同情心和爱。她对惢心和对莲心,连对阿箬也有,只是对于心怀不轨的卫嬿婉没有

那是她懂得分善恶,明是非。

虽然卫嬿婉受苦五年,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钻营上位,她向如懿靠近是想利用她,她为她求情是为日后铺路,她做一切事都有目的。对于一个处心积虑想要来抢夺自己幸福的女人,一虎视着自己随时准备吃了自己的女人,还对她如对惢心对莲心一般爱得起来,那才是圣母白莲花。

她说"

你有何苦衷

"的前一句是:"

这几年本宫看着你一步一步走来。

这意思是说"

你一步一步走来的目的是什么,做了些什么,不要以为本宫不知道,你有何苦衷?装什么可怜?

她的确是受了那些苦,也的确可怜,但也

的确是装可怜并借装可怜上位

了。

我觉得这班喜欢卫嬿婉的人,犹如宫斗剧或霸总剧中动不动就上了女配当的男主或男主的妈,搞得都

好坏不分

了。

在一个颠倒的逻辑里,如懿做的再好,他们也看不到。他们在心目中已经给她定了型,就觉得她是"

又当又立

",她是假清高的大如。

但其实,他们不知道

如懿不是不会斗,不是不懂卫嬿婉的那些伎倆,只是不想和她斗,不想自己活成和她一样的人

她和卫嬿婉这类女人要争取的,一开始就不一样。

这些

共情卫嬿婉而不喜欢如懿的人,是因为他们看不惯她这类高高在上的特权阶级,看不惯她的清高,看不惯她不用很费力就可以得到

因为对比起他们自己,仿佛就是那个摔个花盆就得被拖出去打死的太监宫女。

但是

怨恨、嫉妒,甚至群起而攻之,就能从太监宫女的层面晋升了吗

这就和杭州保姆案中那个保姆一样,就是

仇富心理

那个保姆和那些如她一样对富人阶层看不惯的人,沒有想明白一个道理:

那些能住上別墅,过着好生活的人,背后是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就算被认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或被认为是

天选之人的周迅们

,要保住自己所拥有的,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需要接班的继承人们,要保住父辈的财富并为之增值,该读的书该学的东西,什么都不能少。想要拿到高额片酬的,该背的台词,该減的肥,该熬的夜,该放弃的爱好,该承受的压力,一样也躲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就觉得吧,如卫嬿婉这个阶层的人还是

得学惢心一样,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心存善良才能得配良缘

,有一份安穩的生活。有个相爱的人,有颗自在的心。

好过机关算尽换来一碗药。

想抄捷径的人,往往不知道

捷径才是最远的路。

撰文:成文

排版:乐之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