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直有一个疑虑,就是说,长沙一直不是一个大国企导向型的城市,整座城市看起来活力也是充沛的,互联网产业其实也是尽可能的发展到现在也并不容易,而且加上如今的建成区并没有飞一般的增长,房价也并不高,说明整体的经济并不很依靠房地产,尤其这两年国家搞文化出海,湖南卫视下边的芒果做的也不错,不管是节目质量和节目方向都算是抓住了文化产业的风口,甚至疫情开始那两年,出行不便,长沙受影响较小,而且这边许多的后期制作公司和宣传平台,节目和影视制作许多都是直接在长沙一个地点拍完的,按理来说文化产业这两年会有一个大飞跃才对,可是知名度和第三产业并没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其次是长沙民营经济在中部六省里也算是很能拿出手的了,但是二产企业能拿出手的还是那老三样“三一、中联、铁建”,按理来说不该如此。去年一年湖大中南两所学校的经费增长达到了两位数……这个湘江科学城真的能够搞起来么?长沙现在在搞的三项大工程、机场、高铁站和科学城,为了搞这三项,连7号线这种客流拉满的交通干线都生生拖慢了好多年的进度(当然也有疫情的因素),今年的里程已经快要被合肥超了,而且合肥的财政收入还不如长沙……

2、众所周知湖北经济是靠央企投资体系撑起来是,东风汽车集团,三峡集团。还有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中国信科集团,中国宝武集团,中国交第二航务工程局集团,武汉铁路局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等央企区域总部。体制早造就的,类似的还有成都,西安。其实城市本土产业竞争力一般,长期不看好。

3、如果靠国家投资和政策拉起一个省的gdp可能有难度,但是成都西安这种区域中心城市拉起来还是没问题的,不可能全国的产业都去东南沿海,内地必定会保留一部分产业,这些产业大概率会集中到区域中心城市,而且越来越集中,所以成都西安的未来我觉得不会太差。

4、中部塌陷不是必然的吗,东部有地理位置,西部有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中部就老实承担劳动输出 种地 就完事了。

5、中部就是不上不下,你说大力发展吧,比中部落后的西部更需要,比东部沿海发展条件又比不过。这两年其实也正常,前些年沿海产业转移,经济好的省份增速降低,中部起飞了一阵。现在经济强省产业升级效果已然显现。中部承接到头不说,全球经济都不景气,产业潜力不足,还要应对东南亚的竞争。湖北稍好一些因为武汉是中部核心城市。前沿些的产业布局肯定强些,大项目落地也更倾向些。

6、武汉是最初的中南大区中心,广州只是小弟。比如大学,武汉都是按中心城市配置的,广州就差很多。武汉发展到现在,实际有点失败了,建国时三大一线城市上海天津武汉。

7、武汉新芯,长江存储,烽火通信都是市政府扶持起来的,尤其是武汉新芯和长江存储,那根武汉市政府创立的没区别,就是换个法人, 完全可以称国企,武汉的企业特点军民两用企业多,这在全国都排在前面。装备制造业发达,全国可以独立制造汽车的也就湖北了,从轮毂,轮胎,电池,车架,等等都有。

8、湖北这个地缘位置,太平时节想饿死基本不可能,想大富更难,跟东西南北都太远又太近,自身无法形成足够量的基本盘,想有大作为难啊。

9、冷知识: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湖北16家,中西部第一,卓尔控股(华中数控工业母机母公司),九州通年营收超过1400亿,长江存储突破老美光刻机设备禁运,武汉新芯二期扩产,东风汽车1季度触底反弹今年1季度新能源出口大增,总体还得增长。

10、中部几个省,只有湖北的省会在长江边上,其他都不在,合肥在长三角上,喝点汤。湖南和江西省会在湘江和赣江边上,河南在黄河边上,流域还是淮河流域;山西太原貌似是黄河支流上。黄河短时间通不了航 河南现在有个周口港属于淮河流域跑不了大型货轮 都宝贝的不行 。航空港和陆上一带一路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11、武汉的经济指标对成都杭州已经节节败退了,对于南京也基本只剩下体量优势了,和重庆倒是打的有来有回。武汉对标的只有杭州,重庆无可比性,3000万人的超大城市是半个省,但是人均GDP拉胯得不要不要的,光旅游业可发展不起一座直辖市,武汉保持前十目前问题不大。

12、湖北化工原料基本在长江一线,就是临港经济,石灰石磷矿这的基础资源都不缺,运输成本水运几分钱吨每公里,承接沿海的转移一点问题没有,属于高质量发展。

13、产业来说,比如工程还有制造业长沙赶上了不景气。合肥这边能拉到外资跟出口,合肥跟德国以及日韩外资投资比较好一点,还有就是出口,汽车。武汉的位置太好了,陆运水运交通枢纽,而且湖北的教育资源也挺强的,人口结构也合理,政策也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