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援引外媒报道,近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开罗围绕加沙停火开展“密集谈判”。但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称冲突不会完全结束,并强调以方进攻拉法的决心。以色列尚未派代表团赴开罗。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哈马斯在前几日晚间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希望促使谈判桌上的协议“成熟”。报道认为,这说明谈判方在某些领域仍存分歧,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停火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

实际上,以色列此次态度转变,是受到了国内国际的双重压力,中方的出手斡旋可能成为了压垮以色列的“最后一根稻草”。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人质释放问题以及战事的进展困境,在以色列多个重要城市都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抗议内容多为反对内塔尼亚胡政权,部分抗议活动规模甚至有近10万人。抗议者将内塔尼亚胡政府称作“失败的政府”,要求政府尽快和哈马斯方面进行谈判,释放以色列被扣押的人员,并且还发出了“下台警告”,要重新推举新的政权。

然而,《以色列时报》近日形容,以方向埃方传递了信号,“要么在近期达成协议,要么进攻拉法”。目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批准在拉法的作战计划,但尚未下达执行该计划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此前报道,以色列军方当天在战时内阁会议上表示,已完成对拉法发起地面行动的准备。以军说,作为准备工作的一部分,自“地面行动”开始以来一直部署在加沙北部和中部的以军第162旅已经向拉法挺进。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官员里什克近日表示,以色列延长正在进行的加沙停火谈判,以方对达成停火协议并不是认真的,他们“以谈判为掩护袭击拉法,占领过境点。”

拉法位于加沙地带南部与埃及接壤,是国际人道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的主要通道。在这里,加沙百万无家可归的平民聚集,这几乎是他们最后的“避难所”。以色列军队前几日凌晨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口岸周边地区开展军事行动。

哈马斯梦寐以求都想得到一份永久性的停火协议,同时这也是埃及和卡塔尔等谈判协调方希望看到的结果,而对于以色列来讲,他们只希望谈出一个短暂停火的结果,一旦协议中涉及到了永久停火的内容,以色列立马就会掀桌子退出谈判。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出于强烈的求生欲望,哈马斯正在放弃理想转而追求现实,但以色列自始至终都是在假和谈,只是为了通过和谈与实现短暂停火,以一方面转移拉法地区的难民,另一方面缓解国际政治与道义上的压力。

美国白宫发言人约翰·柯比则表示,希望以色列不要在拉法发动全面行动,相较于对加沙平民构成重大伤亡风险,有更好的选择来追捕哈马斯领导层。美国总统拜登针对以色列攻打拉法发出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警告,他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已明确告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以军如果进攻拉法市内的人口密集区,将无法得到美国的军事支持:“我明确表示,如果他们攻入拉法,我不会提供武器。”同天,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表示,暂停向以色列运送部分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法新社近日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日称,来自国际社会的“任何压力”都不会阻止以色列“自卫”。据报道,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亚德瓦希姆大屠杀纪念馆举行的纪念仪式上说:“我要告诉世界各国领导人,任何压力、国际机构的任何决定都不会阻止以色列进行自卫。”内塔尼亚胡说:“如果以色列必须孤军奋战,那么以色列就会孤军奋战。”当天,在开罗举行的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在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的情况下结束。报道称,内塔尼亚胡谴责了“反犹太主义这座可怕的火山”。

以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说,即使美国叫停武器输送,以色列也能推进军事行动。本轮巴以冲突自去年爆发以来,美国持续为以色列提供军事和外交支持。虽然近期在国际社会舆论以及美国国内反战抗议的压力下多次就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敲打”以方,但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共和党人吉姆·里施对媒体说,包括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迫击炮和装甲战术车辆在内的一大批输以武器正在走审批流程,只是比“该有的速度”慢了些。

毕竟以色列军队,在中东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军队。以色列空军的主要装备是300多架F-16、F-15等先进的第4.5代战斗机,还装备了30多架F-35I第5代隐身战斗机,其空军的现代化水平和规模,都超过了区域内的土耳其、沙特、埃及、伊朗等强国。至于以色列的陆军,更是拥有五次中东战争取胜的经验,装备有梅卡瓦系列重型主战坦克、雌虎系列重型步战车等先进装甲单位。这些装甲车辆虽然在大国面前不堪一击,但是却精准的压制了哈马斯的轻步兵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曾以制裁相威胁,迫使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岛;后来里根总统在中东暴力冲突局势升级之际,也推迟向以色列交付F-16战斗机;老布什也曾拖延100亿美元贷款担保,迫使以色列停止在侵占领土上的定居点活动。只是,无论以色列曾经多么不给美国面子,至今美国依旧视其为中东地区乃至全球最重要盟友。也正是因此,注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巴以冲突矛盾想走向缓和,怕是痴人说梦。

尽管困难重重,爱好和平的国际力量从未轻言放弃,始终在为实现中东和平积极献策。近期中国政府力邀哈马斯和法塔赫在北京磋商,在展现大国担当与作为的同时,也为推进巴内部和解开创崭新对话机制。客观来看,谈判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巴以双方手中。在这个关键时刻,全球民众普遍期待哈马斯与以色列领导人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彼此间的分歧和矛盾,通过对话和谈判方式找到解决争端的和平之路,让这片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回归安宁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