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调理肉’和‘原切肉’的区别这么大,预包装的精品牛羊肉也不一定是纯正牛羊肉,以后买肉可要好好看看标签!”5月11日,在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检察院召开的督促整治预包装食品标签不规范公益诉讼听证会上,听证员孙灵红这样说。

近期,该院办理了一起预包装食品标签标注不规范公益诉讼案,检察干警经深入走访调查,发现辖区部分商超、市场销售的预包装肉品、散装肉类食品无标签、标签标注不规范,一些商家存在用“调理肉”冒充“原切肉”误导消费者的现象。

听证会上,办案检察官介绍了前期调查取证情况,并详细解释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及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真实,注明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事项,指出目前部分商户以“调理肉”冒充“原切肉”的不规范经营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正常市场交易秩序。

听证员围绕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方面陈述了听证意见,一致认为食品安全事关民生,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守护食品安全意义重大,行政机关应切实加大监管力度,保障肉类产品质量。

来源:河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