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庆聚米网络科技旗下的“东郊到家”APP在宣布赴港上市的宏大计划后,旋即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面临来自媒体与公众的重重质疑。这家主打上门推拿服务的O2O平台,其业务模式、宣传手法及合规性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郊到家”自2019年成立以来,宣称用户量已从不足10万飙升至超700万,这惊人的增长速度背后,离不开其独特的商业模式与不拘一格的营销策略。然而,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者投诉也随之而来,集中在虚假宣传与强制消费上。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东郊到家”的投诉已累积超过200条,其中不少消费者反映技师照片与本人严重不符,指责平台涉嫌虚假宣传。

聚米科技并非首次因广告问题触礁。早在2022年,公司就因违反《广告法》被重庆市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更引人注目的是,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福建卫视《现场》节目直接点名批评“东郊到家”等上门按摩App存在技师暗示提供“特殊服务”的情况,再次将平台推上舆论的浪尖。

“东郊到家”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其与技师之间的非雇佣关系。平台与技师仅签署合作协议,而非劳动合同,这意味着技师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规行为,公司得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直接责任。但这种模式也引发了关于如何有效约束服务质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疑问,尤其是考虑到平台上男性客户群体占绝大多数,如何确保服务内容不越界,成为一道难题。

在上门服务市场潜力巨大的背景下,“东郊到家”欲借势上市,但合规性成为绕不开的话题。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合规性直接影响监管机构与投资者信心,任何合规疏漏可能导致上市计划受挫。除了合规,上门服务还应重视客户隐私与技师权益保护,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而“东郊到家”虽已制定违规治理措施,其效果尚待观察。

“东郊到家”的上市之路能否顺利,不仅取决于其业务模式的市场接纳度,更在于如何有效解决合规性问题,确保服务的合法性与服务质量,重建公众与监管机构的信任。在争议与挑战中,其能否实现合规转型,走出一条上市的坦途,时间将给出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