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7日晚,中南海菊香书屋内,毛主席为即将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的彭德怀和毛岸英正聚在一处吃饭。

“彭叔叔,抗美援朝,上前线打仗可有我一份?”毛岸英突然问道。

“去朝鲜打仗非常危险,你在后方好好干,搞建设也是在支援抗美援朝嘛。”彭德怀认真且严肃地劝道。

“让我去吧,我之前也在苏联当过兵,我想要上战场。”毛岸英恳求着。

“岸英会说俄语跟英语,可以在你身边当翻译,依我看,你就收下他吧。”毛主席也笑着为毛岸英说情。

就这样,毛岸英在10月19日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入朝,担任俄语翻译和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5日,美军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进行轰炸,在司令部上空用轰炸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来不及撤离的毛岸英就此葬身火海,年仅28岁。

70年后,随着一份关于朝鲜战场的绝密电报的公开,揭开了毛岸英牺牲的真相。

电报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杀害毛岸英的真凶到底是谁呢?

曲折的少年时期

1922年,毛岸英出生于湖南长沙,在那个动荡的时期,他从小就跟着搞革命的父亲毛主席和母亲杨开慧四处奔波,毛主席也曾经感慨道:“这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行万里路!”

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决定前往湘赣边界组织秋收起义的毛主席不得不和留在长沙的妻儿分别,这一别竟成了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永诀,而毛岸英也在长达近20年后才再次见到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10月,杨开慧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8岁的毛岸英也一同被抓进了监狱。

同年11月,在狱中受尽折磨但始终忠于党和丈夫的杨开慧英勇就义。由于年龄尚小,毛岸英被保释出狱。

母亲牺牲后,毛岸英、毛岸青、毛安龙三兄弟被送往上海地下党创办的大同幼稚园生活,但不久后由于上海党组织遭到破坏,大同幼稚园被迫解散,毛岸英便带着弟弟开始了在上海街头流浪的生活。

为了生存下去,毛岸英在垃圾箱里找破烂、给黄包车车夫推车、给人拖地板、在烧饼铺当学徒、睡马路……在这期间,最小的弟弟毛岸龙因为生病没有钱救治而夭折,毛岸青也因在一次卖报时遭到特务的殴打而留下了终生的后遗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辗转来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们联系上了阔别多年的父亲,欣喜万分的毛主席也在家书中表露着对孩子深切的牵挂和殷切的期待,鼓励他们坚定信念、奋发向上。

结束了此前颠沛流离的生活,毛岸英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聪明好学并对军事和政治十分感兴趣,在加入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后经常应邀到各个地方去作报告。他写的一篇文章还曾被当时在莫斯科治疗臂伤的周总理带回国刊登在报纸上。

在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见证战争残酷的毛岸英写信给斯大林坚决要求参军。

1942年,毛岸英先后在苏联的军事学校学习,他曾在红军的坦克连中作为党代表参加了进军白俄罗斯、波兰和捷克的战斗。在战斗中,面对敌人,毛岸英没有丝毫畏惧,充分展示了他不怕牺牲和英勇顽强的品质。

在回国之前,斯大林亲自接见了毛岸英并赠送给他一把手枪表示褒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

1946年1月,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这对多年未见的父子终于在此时得以团聚。见到已经长大成人的毛岸英,毛主席喜上眉梢,但是他也敏锐地察觉到,由于在苏联学习和生活近10年,初回国的毛岸英在衣着和言谈举止方面很“洋气”,便让他换上旧灰布军装、到机关食堂吃大灶,并提醒他不要“显摆”自己。

为了让毛岸英到基层去进行劳动锻炼,增强与农民的感情,一天,毛主席对毛岸英说:“你在外国学习了一些文化,但那终究是外国的,中国的事你了解很少,所以我让你上‘劳动大学’。那里的先生和学生都是劳动人民,你去学习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毛岸英当即表示同意:“那我就听爸爸的,去‘劳动大学’学习。”

毛主席还对毛岸英的下乡学习约法三章,一是要放下架子,二是不要谈恋爱,三是不要搞特殊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清明节后,毛岸英便化名“谢永福”,背着学费——一斗小米,穿着布鞋步行来到吴家枣园,跟随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学习种地。

在村子里,毛岸英跟吴满有睡土炕、吃粗粮,并开始学习如何在山上开荒。他看到工人们把衣服脱下来光着膀子干活便也跟着照做,很快他的皮肤就晒得黝黑。

在羊圈学习掏粪时,最初毛岸英由于劲儿用得不对,羊粪溅得满身都是。在吴满有的儿子给他示范并掌握住窍门后,毛岸英欣喜地感叹道:“‘劳动大学’这门学问真深奥!”

在吴家枣园,除了学习开荒、翻地、点种、放羊,毛岸英一刻也闲不住,地里的活变少时,他便替老乡挑水、劈柴、扫院子,还抽空教村子里的青壮年识字。他性格开朗,待人和蔼真诚,在刚来时不太听得懂村民说话,但很快便和老乡们打成一片,和他们一起扭秧歌、唱陕北民歌,遇到不懂的东西立马向他们请教,还用小本本记下来。

当吴满有见到毛主席时也忍不住夸赞:“毛主席,你这娃娃好,让他吃苦了……”

看着一身陕北农民装扮、皮肤黑里透红、操着陕北口音的毛岸英,毛主席欣慰地说道:“吃苦好呀,我送出去一个白胖子,换回来一个黑铁塔,我要谢谢乡亲们啦!”

摸着毛岸英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毛主席又说:“这就是你在‘劳动大学’的毕业证书。”

在“劳动大学”,毛岸英不仅学会了如何干各种农活,更通过这段经历加深了和劳动人民的感情,深切感受到他们生活的不易和劳动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很快战火便烧到了鸭绿江畔,中共中央迅速决定由彭德怀担任总司令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深知形势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毛岸英在第一时间向父亲毛主席提出了参加人民志愿军的申请。

1950年10月7日晚,毛主席为即将入朝参战的彭德怀饯行时,毛岸英说:“彭叔叔,我要报名当志愿军。”

“去朝鲜打仗非常危险,你在工厂当副书记,在后方搞建设一样也是在支援抗美援朝嘛。”考虑到毛岸英是领袖之子,且毛主席已有多位亲人为革命事业失去了生命,彭德怀并不同意毛岸英的请求。

“战火已经烧到了鸭绿江边,我是毛主席的儿子,应该带头响应,带头到前线去,如果连这点牺牲精神都没有,怎么能对得起牺牲的妈妈呢?”毛岸英恳求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彭德怀身边正需要一名俄语翻译,以便同苏联派到中国和朝鲜的军事顾问互通情报,毛主席认为毛岸英是合适的人选,便替毛岸英向彭德怀求情安排他去朝鲜,彭德怀最终只得同意毛岸英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入朝,担任俄语翻译和秘书。

得知毛岸英要去前线的消息,周总理等人都曾出面劝阻,但毛岸英的态度非常坚决,毛主席对此也表示支持:“谁叫他是毛主席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此时的毛岸英新婚不久,妻子刘思齐因为生病正在住院。

在医院里,毛岸英并没有对刘思齐说自己要去朝鲜,只是说要到很远的地方出差,如果没有接到他的来信不要着急。离开时,毛岸英给送别自己的妻子深深地鞠了一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他来到刘思齐家中看望岳母张文秋,告诉张文秋自己要去苏联,请她替他多多关照自己的弟弟毛岸青。

因为自己的手表不能用了,毛岸英便不好意思地说:“我想向您借用一下手表,回国之后再还给您可以吗?”

“岸英,这是哪里的话,这块表就送给你了,不用还。”

“谢谢您!”向张文秋表达感谢的同时,毛岸英向她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

在前往朝鲜的途中,彭德怀看着积极要求上前线的毛岸英,又想起为抗美援朝而日夜操劳的毛主席,内心深受感动,对随行的人说:“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到达朝鲜北部昌城郡的大榆洞后,毛岸英积极工作,刻苦钻研,迅速便熟悉了机关业务,除了少数领导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外,其余的人都以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越70年的绝密电报

1950年11月25日,几架敌机出现在大榆洞上空,瞬间投下几十枚凝固汽油弹,顿时四处浓烟滚滚,志愿军司令部临时办公的一座房子也爆炸起火,正在值班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因为收拾作战地图和文件未能及时撤出,上千度的高温将二人吞噬,二人不幸牺牲。

当听到毛岸英和高瑞欣没有撤离出来后,彭德怀顿时脸色煞白,久久一言不发。

在找到两位烈士被烧得面目全非的遗体后,根据手腕上的手表和腰间别着的斯大林赠送的手枪,大家才辨认出哪个是毛岸英。

将两位烈士就地安葬后,怀着痛悔和愧疚心情的彭德怀迅速向中央军委起草了一份电报,短短的一百多字他竟写了一个多钟头,信息量更是十分巨大:“毛、高二位同志被燃烧弹烧死……”

彭德怀的电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很多人不知道毛岸英的真实身份,电报内容也并未公开,在70年后,人们才终于从这封公之于众的电报中了解到毛岸英的真实死因。

根据其他相关资料的佐证,军事学家确认了当时驾驶轰炸机的三个罪魁祸首是南非空军飞行员利伯夫斯基、奥登达尔和里克特。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三个飞行员退伍后的下场都十分凄惨,他们一个在驾驶飞机时坠毁身亡,一个最终冻死街头,另外一个在战后精神也出现了问题。

当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沉默了半晌,他伸出颤抖的手去拿茶几上的烟盒,但几次都没能从烟盒中抽出烟来,最后终于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但这位年老丧子的父亲,深深藏在心底的痛又有谁能来诉说?

毛岸英遗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在清理毛主席的遗物时,警卫员发现了几件他收藏起来的毛岸英的衣物,他瞒着所有人将这些衣物放了20多年。

毛岸英烈士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他的生命历程虽然短暂,但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中万古流芳,中国人民也必将永远怀念他。

毛主席拿着毛岸英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
文章叙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彭德怀机要参谋回忆:从认识毛岸英到朝鲜战场永别》 党的文献 2014年第2期
《毛泽东走“后门”送子上前线》 领导文萃
《首次公开的彭德怀绝密电报讲述毛岸英牺牲细节》观察者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