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一条蓝鲸的体重,最大可以达到181吨,其中一条舌头的重量就可以达到恐怖的2000千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重仅次于蓝鲸的“长须鲸”,也大得惊人,最大可以达到110吨,相当于50辆小汽车的重量。这样的庞然大物,自然成了不少人的目标,它们遭遇了疯狂捕杀,数量岌岌可危。

蓝鲸的数量仅存数千头,已经被禁止捕猎。长须鲸数量相对较多,但并不安全,属于易危物种,在我国是一级保护动物,属于“国保”级别的海洋生物。

但就是这种“国保”鲸鱼,如今却被日本盯上了,他们将“长须鲸”列入了捕猎名单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这个邻居,真的不能让人省心。往大海里倾倒脏水也就罢了,如今还要继续掠夺海洋资源,实在令人气愤。

01日本盯上了“长须鲸”

这几天,我又看到了一个让人有些不太高兴的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日本已决定将“长须鲸”加入到捕捞对象名单中,这是他们2019年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并恢复商业捕鲸以来,首次增加新的捕鲸对象种类。

长须鲸是体型仅次于蓝鲸的第二大鲸类,数量相对较多。因此,日本便自认为可以对长须鲸进行商业捕杀。

在之前,关于捕捞鲸鱼的问题,这个闹心的“邻居”几乎站在了全球的对立面,不顾反对,执意要捕捞鲸鱼。

为了让自己的捕捞行为合法化,他们索性退出了国际捕鲸委员会(IWC),你说任性不任性?

据了解,日本在2021年捕杀了303头鲸鱼,包括187头布氏鲸、91头小须鲸和25头塞鲸。自1986年以来,日本每年捕杀的鲸鱼数量大约在200至1200头之间。

02日本为何对鲸鱼念念不忘?

每年要捕杀这么多鲸鱼,他们怎么能干得出来?

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还有人说是因为之前他们的资源过于匮乏,不得不把手伸向海洋。

如果说是第二种原因,为了果腹而去捕杀鲸鱼,尚且值得同情。但在早已脱离了温饱的当今社会,这个理由还成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捕鲸在日本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尤其在某些沿海地区,捕鲸不仅是一种生计方式,也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太地町就是一个以捕鲸文化著称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将捕鲸视为传统和身份的象征。

以“传统文化”为说辞,来为其捕捞行为辩护,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如此“残忍”。

但如果说他们捕猎鲸鱼,仅仅是为了吃,或者以文化保护为借口,那就大错特错。鲸鱼浑身是宝,资源匮乏的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鲸鱼的胡须可以被用来制作女性的胸衣、裙撑、雨伞等商品。油脂可以用于照明、润滑机器、制作肥皂,龙涎香可以用于制作高档香水,这仅仅只是鲸鱼身上的一小部分资源。

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眼看不能再以“果腹”为借口,但他们的脑瓜子灵机一动,又找了一个“科研捕鲸”的噱头,继续捕杀鲸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他们又将“长须鲸”列为目标,送上了捕猎的名单。

与这个不怀好意的“邻居”为邻,真的是让人担心它们下一秒还会作出什么举动。

03“国保”级鲸鱼,要任由他人宰割?

这让我们不禁为“长须鲸”捏了一把汗。

作为世界上体型仅次于蓝鲸的第二大动物,长须鲸最大体重达到了110吨。在我国,长须鲸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属于妥妥的“国保”鲸鱼。它们广泛分布于各大洋中,以南极水域数量最多。

在我国,长须鲸常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是这样的“国保”级动物,却在他国的捕猎名单当中。我们认认真真地担负起保护海洋动物的重任,难道要为他人做嫁衣,让长须鲸任人宰割?

长须鲸能否经得起这样的商业杀戮?

为此,小编也特意查询了长须鲸的种群分布情况。它们的分布范围较广,可以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海洋中被发现,从极区到热带海域据估算,目前全世界长须鲸的数量估计约为100,000头左右。

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有点可观,但相比于浩瀚的海洋来说,这个数字根本就不值一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长须鲸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物种。由于大规模的商业捕鲸活动,长须鲸的数量曾经急剧下降。大约有704,000条栖息在南极海域的长须鲸于1904至1975年之间被猎杀。

可以说,一旦放开捕捞活动,这种身体庞大的鲸鱼,根本就无法抗拒人类的捕猎,数量肯定会大大减少。

常言道:一鲸落,万物生。鲸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被大量捕猎,海洋的生态平衡可能会被破坏。

海洋是全人类的,单方面的捕捞活动,肯定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阻止此类捕鲸活动,阻止这种“国保”鲸鱼任由他人宰割。

我们除了要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对之外,还应通过国际法律等途径,向这个不守规矩的邻居施加压力,让更多人认识到他们的狼子野心。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