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7日,67岁的苏振华同志在北京逝世。

在苏振华告别仪式举行时,陆迪伦女士因极度哀痛而屡次晕厥。这位年仅四十三岁的女性,在丈夫离世后,不得不单独面对失去爱人的痛苦,同时还要承担起抚养八个子女的责任。

看着苏振华离去的身影,陆迪伦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这时候的她说出了心中唯一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高层对此非常关注,经过讨论,做出决定:批准!

那他到底想要什么?苏振华活着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苏振华的故事。

毛主席对他的信任

1958年5月27日到7月22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回顾新中国建国八年以来的工作,并根据目前的情况,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海军的同志们,都是大力提倡加强海军的,副司令刘道生在会议上讲了话,建议在十至十五年内,使海军的吨位逐渐增加到 XX吨,在抗击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以海战的力量阻击敌军,在沿海和海岛附近消灭敌军;在平时,我们要以海军为基地,为我国的和平开发提供保障.

以后,我们还会去南极,这个主张,是从现实的可能性和将来的发展所要求的,这是我们海军官兵的愿望,也是整个中国人民的一个世纪夙愿。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把它叫做“大海军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振华等人都很紧张,因为他们很担心,如果得不到批准,海军的发展就会被推迟。

6月21日,毛泽东也出席了大会,苏振华等人对他寄予了厚望。

毛泽东开了口,说道:“我呢,还是想要些海军的,咱们也要有一个更强大的空军。至于核弹,据说是一颗很大的炸弹。如果没有,外人就会说咱说话不算话。

好吧,那我们就做点什么。我想,搞点原子弹,搞个导弹,搞个洲际导弹,搞个十年八年,还是可以的。

顿了顿毛泽东接着说,“我一直提倡建设一只强有力的海军,但是要和国家经济一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道生这次讲话,虽然有些仓促,但也要考虑到他的热情,所以他提出的数字,也不算太高。蒋介石的海军,就像是一只蚊虫,一阵风就能把它刮走。我们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海军。

毛泽东又指出:“我们不但要继续发展海、空力量,还要大力发展造船业,大力发展造船业,兴建‘海路铁路’,以求在未来几年里,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海战力量

毛泽东的话极大地激励了苏振华,也激励了他的战友们。

第二天毛泽东又亲自主持军委扩大会议,同大家一道研究讨论,不时插上几句,非常生动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振华尤其盼望毛泽东能就海军的工作多下点指示,果不其然,毛泽东笑了,说:“我们要守住海防,不让敌军登陆。”

中国的海岸线,有没有可能封锁上万里的海岸线?能不能想一想,不能万里不让上,就让他上几千里;想要抓住他,就更容易了。根本就不让他上去,我觉得不靠谱的地方,就是等着他出来,包围他,消灭他。这也是一种战术呀。

苏振华明白了毛泽东所说的关于战略建设的重要原则,即不要分兵把守,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主动防守。苏振华清楚地认识到,清末民初,中国的海防在西方列强由海路入侵、一触即溃的情况下,由于政治上的腐化,以及采取“分兵把守”的防守方式,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接着说:“再过几年,情况就会发生改变,等将来我们有了钢铁,有了工厂,我们要做什么飞机和军舰?”

他抬起头对苏振华说:「我们海军要多少钢材?苏振华认真地说:“一百五十艘,大概需要三十万吨。

毛泽东摇摇头,回答道:“还不够。能做的更多。

这时候彭德怀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潜水艇还可以再弄一些。

黄克诚也很激动,他说:“航母也能弄出来。苏振华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我们要去国外,就没有合适的战舰。如果有一天,他能够制造出一艘战舰,那么太平洋上的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元帅和将军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要大力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听完以后,又说:“现在我们的部队,特别是海空军,要抓紧弄技术、搞设计、搞科研。此时不做,以后就太迟了,来不及了。从现在起,5年、10年之后,我们还可以想象出许多新的问题。

之后苏振华在建立海军的时候,差点出了意外,这是为什么?下文将继续讲述。

差一点

为建设海军,周总理曾与当时的苏联部长赫鲁晓夫通了话,要求苏联给予新的技术支持,以求尽快把海军建设好。

七月二十一日,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向苏联提议,要“组建一只联合的潜水艇舰队”,毛主席立即表示:“第一,我们要把政策搞清楚,由我们来做,你来做?或者说,我们只能合作,如果不合作,你就不会帮我们?”

尤金没有正面回答,但毛主席却很重视这件事,次日,毛主席又去见了尤金,对他说:“你让我很生气,一夜没睡。”

毛主席又一次要求苏联帮助建立海军,经过几位领导的不懈努力,赫鲁晓夫终于在1958年9月打来电话,答复周:

“同意大力协助新的舰船技术,并请中国派员到苏磋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中央军委的研究和研究,最后决定以苏振华为团长,率领一支来自苏联的政府专家组,就《海上技术协议》进行磋商。

1958年10月,苏振华率领一个代表团赴苏联,临行前一晚,周总理认为有些事情还没有处理妥当,便向代表团提出:延后行程。

当晚,周总理会见了苏振华,两人就去苏联谈判的诸多细节进行了一夜的讨论,这一趟苏之行,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代表团原本要搭乘的班机,在经过伊尔库茨克时,发生了一起爆炸,飞机上的所有人都不幸丧生。原本苏振华他们本来是要乘坐这一趟航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对飞机上的工作人员表示哀悼的同时,也对那些没有登机的代表团成员表示庆幸。

周总理在一场舞会上,看到苏振华的女儿苏燕燕,一时间没认出她来,便问她:“这是谁家姑娘呀?”

苏燕燕应了一声:“苏振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笑道:“你应该感谢我对你父亲的救命之恩!”他指的是苏振华上次去苏联的事情。

1979年二月七日,苏振华突然心肌梗塞而亡,邓公念及旧日情谊,亲致悼词,天安门也降半旗,以示哀悼。

关于苏振华又有着什么感情故事呢?下文将继续讲述。

感情

1930年,苏振华已经长大成人,和三十多个同龄的人,加入了红军。了一名红军士兵。

“加入军队没问题!一定要娶一个姑娘!”这是苏母在知道自己的小儿子加入了红军后,给他下的“死命令”。

苏振华的哥哥在几年前去了北方,然后,便再也没有了消息,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他是死是活,这让苏母很难释怀。

现在,她的小儿子也要参加红军的革命了,她虽然是个女人,对共产主义一窍不通,却也明白,这是一场战争,一场战争,就会有人死!

大儿子没娶妻就去当兵了,苏家到现在都没了后代,现在老苏家就他一个儿子,她怎么也得给他找个儿媳妇,免得他以后在部队里混不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苏母便到处找亲戚,想要找个合适的女孩,没多久苏振华在亲戚的帮忙下,娶了邻村一个叫余凤娇的女孩。

没有聘礼,也没有酒席,就是一串从城里带回来的爆竹,和最普通的家常饭菜。拜堂,拜父母,拜祖宗,闹洞房,苏振华和他的夫人就这么过完了这一关。

不久,苏振华踏上了革命之路,随后苏振华的家乡被国民党部队打了过来,此时余凤娇也被扣上了“匪属”的名头,只能亡命天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逃难的时候,余凤娇经常想起自己的丈夫,一到晚上就会做噩梦,导致她的神智越来越恍惚,最后因为悲伤而一病不起,与世长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罗瑞卿召见了苏振华,告诉他,一个名叫孟玮的学生,到延安去了,在抗大二大队读书,对他“崇拜”,想给他介绍一个对象。两人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成了恋人。

战乱的时代,孟玮和苏振华在一起的时间比在一起的时间更长。

杨勇与苏振华带领第5军解放了贵州之后,人们的生活终于有了着落。原以为重逢后的日子会很快乐,但真的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小摩擦小争吵都成了日常。

苏振华与孟玮的婚姻,代表了大多数夫妻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常来说,两人一起经历过大风大浪,感情会日久更坚,牵着对方的手走到一起。

然而,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两人的关系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54年的一日,孟玮以与另一位同志有了深厚的感情为由,向他提出了离婚,并决心放弃苏振华。

苏振华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在延安抗大的时候,是罗瑞卿的妻子郝治萍把我们介绍给他们的。”

孟玮一听到苏振华说起以前的事情,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年我年纪小,那时候我十八、九,什么都不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振华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我们已经有六个孩子了,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而离婚。”

孟玮沉默了,没有再说什么离婚一说。

苏振华只当孟玮是气话,也就不在意了,对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疼爱。

可是,三年之后,孟玮却忽然离家出走,住进了一个机关单位的宿舍。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苏振华跟孟玮闹别扭了。介绍两人的战友了解情况后,轮流做孟玮的工作,但收效甚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母亲要走,几个小孩跪地哭泣,哀求母亲别去,可孟玮却坚持要把离婚协议书交上去。

苏振华不是不想让自己的老婆留下来,所以一直拖到现在,两年过去了。最后,或许是见孟玮不肯回头,苏振华终于签下了离婚协议书。

两人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各奔东西。不过,高兴的人是孟玮,苏振华就是个孩子。

他快五十岁了,没了老婆,还得做父亲和母亲,把六个儿女都照顾得无微不至。

1959年国庆,在天安门广场燃放烟花,苏振华受邀,和他的六个小孩一起走上天安门广场。两个大的都是十七八岁的样子,走在最前面,小的一个十三四岁的样子,苏振华手里还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座的各位首长都劝苏振华赶快去找,伟人听到这话,也上前摸了摸苏振华孩子的脑袋,说道:“真是个好孩子,快给他找个妈妈,不可以再迟疑了!”

苏振华不是不想结婚,只是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人,经历过这场婚姻,他已经被吓破了胆,经不起任何的刺激。

这一次,他要小心了。

在一场表演中,他被台上一位名叫陆迪伦的歌舞团成员迷住了。陆迪伦出身书香之家,其父为“同盟会”成员,其母亲周梦素亦为进步派。

陆迪伦出身于那样的世家,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气质高雅,学识渊博。陆迪伦长大后,就被编入海军文艺宣传队,经常在重要的晚会上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振华第一眼看到她便爱上了她,他如同当年征战沙场一般,展开锲而不舍的追求陆迪伦,最终俘获了彼此的芳心。

那时候陆迪伦只有二十四岁,与苏振华的年纪差了一倍,人们都怕这桩婚事维持不了多久。

可苏振华果然没有看错人。

陆迪伦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尽管她比苏振华年轻二十四岁,但她一个人带着将军家的六个子女,把他们当亲生孩子。而苏振华遇到了困难,陆迪伦也一直陪在他的身边。

苏振华死后,陆迪伦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宣扬丈夫英勇事迹的事业上,他还花了十多年的心血,参与编写了《苏振华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1979年的2月7日,苏振华六十四岁,于北京离开人世。

苏振华去世之后,他的夫人要求后人不要遗忘苏振华的一生,希望苏振华能够活着,并且让军方帮他将这件事情记载下来。

陆迪伦的要求合情合理,中央立即下达了命令:同意!

于是,苏振华的丧事一过,陆迪伦就在众人的帮助下,开始搜集他的个人信息,写下他的生平事迹。陆迪伦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苏振华传》,这本书不仅记载了苏振华的一生,更记载了一个妻子对她丈夫的深深思念.......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