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中国古代历史上,名将能够善终的人很少,很多都是因为功劳太大,遭到皇帝忌惮。在清朝时期就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大将军,因为自己曾经的功劳开始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最终被夺去一切封赏,落得被逼自尽的下场。

这位名将就是年羹尧,早年凭借战功无数获封抚远大将军,威名远播。后来却被皇帝亲自罗列出九十二条罪状,每一条罪状都是大罪。官员在抄他家时,发现他写有“皇帝挥毫不值钱”七个字,这让雍正气到失控,只恨自己没早点杀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羹尧究竟是怎么从国之栋梁皇帝宠臣一步一步走到抄家自尽的下场呢?

年羹尧的上位之路

康熙在位时年羹尧便因为剿匪有功深受康熙赏识。康熙在废除了太子胤礽之后,各个王爷便开始了明争暗斗的争夺储君之位。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在这场储君争夺战中并不被看好。

年羹尧在当时慧眼识英杰,与隆科多一起坚定支持四阿哥胤禛,为他保驾护航。在九子夺嫡,四阿哥胤禛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继位称帝,年羹尧确实功不可没,他也因此平步青云。

在此之前,年羹尧只是地方上的武官,雍正正式登基后,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擢升到权力中枢位置,成为皇帝倚重和信任的武将,可以称得上是大清朝廷第一重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不仅重用年羹尧,还迎娶了他的妹妹封为贵妃以示厚爱。雍正向来是个克已的人,在女色一事上也非常淡漠,他的后宫人数在皇帝之中算得是非常少的,位份高的妃子只有三位,年妃便是其中之一。

雍正对年氏一族的重视可见并非一般。年羹尧年轻时与皇帝有情义,之后又因为能力出众,皇帝对他格外依仗。于是朝廷里的官员也都自然明白年大将军在皇帝心中的位置,纷纷讨好他。

阿谀奉承之言,财宝珍玩这些“糖衣炮弹”全部都送到年羹尧这里。年深日久,他自己也开始飘飘然起来,不把皇帝放眼里,言行也不怎么自我管束起来。

雍正对年羹尧的这种态度和心思,早就已经非常不满了,只不过当时边境战事一直需要年羹尧,所以选择隐忍不发,只不过君臣之间的裂痕渐渐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羹尧并不懂皇帝的心理,所以也不知收敛自己的行为,继续在言谈之间与皇帝有冲突。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是皇帝故意找他的麻烦,所以行为越发过分。

年羹尧的下场

西北地区战事已平,雍正便不愿再容忍年羹尧,马上收回兵权。随后几个月的时间里收集罗列出九十二条年羹尧的罪状,撤回一切封赏,年羹尧一下就成为了阶下囚。

从罗列出来年羹尧的罪名来看,他犯下的罪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第一,年羹尧结党营私,扰乱朝政。当初,为了在西北战事中获胜。最初,雍正授予年羹尧相当程度的人事任免权,为他指挥调度军队控制战局提供有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羹尧有了人事任免权,巴结奉承的官员便络绎不绝,他开始尝到权力带来的好处。于是渐渐不再满足只在边疆地区享有这种权力,开始干涉朝廷官员的任免选拔。

在年羹尧得势的那一段时间里,朝廷的官员一旦有谁泄露出不愿意与他站在同一阵营里,那么这名官员的仕途就不会再有晋升的希望。

第二,年羹尧贪赃枉法,收受巨额贿赂。年羹尧在西北地区领军打仗,按理说应该条件艰苦,但他却过着奢靡的生活。当然这样的生活是建立在克扣广大士兵粮饷的基础上的。

年羹尧的贪腐之气还表现在会寻找各种机会向地方官员索要礼物。很多官员碍于他的权势,都会奉上各种奇珍异宝、金钱美女。这也直接导致了大量官员对他不满。这也触及到了雍正皇帝的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这也是最让皇帝不能忍受的罪名藐视皇权。在封建社会,君臣等级制度有着严格的规定,僭越便是死罪,后果非常严重。年羹尧还在外出时使用皇帝规格的车马配备。这些都是大不敬,犯了僭越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