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六安市在进一步强化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扩大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在养老服务规划、设施配建、质量提升等方面不断努力,力推养老服务再上新台阶,更加有力地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目前,六安市养老机构278所,总床位36836张,通过“医中办养、养中设医、双向签约”三种模式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全市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约率100%,医养结合机构45所。兜底保障帮扶,将有集中供养意愿的3986名失能特困老人就近安排到相应的供养服务机构,实现“愿住尽住”。居家服务帮扶,为低收入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5403.9万元,为高龄老人发放津贴4777.8万元。统筹提升老年助餐服务,2023年建设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229个,培育安徽省老年助餐服务品牌4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农村养老改革为契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模式,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转型,全市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转型达88%。探索实行“政府管理+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由政府聘用、管理;服务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确定,实现机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分开设置,优化人员配备。

率先在省内开展失能困难群众社会化组织化养护工作,在对特困供养对象集中养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对农村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等特殊困难家庭中的失能人员进行养护,采取政策性资金集中使用和群众拿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归集养护资金。全市目前集中养护5210名失能对象。

同时,在全省率先建设智慧养老安全监管平台,依托“互联网+智慧养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安全管理、老年助餐监管三大板块功能,建设以1个市级监管平台为枢纽、7个县级监管平台为辐射、N个养老机构、老年食堂为终端的“1+7+N”养老服务安全监管网络。

合作即有机遇。2023年六安市紧抓与上海市对口合作契机,先后五次赴上海市对接交流,签订《上海市民政局 六安市民政局对口合作协议(2023-2025年)》,并与上海市开放大学达成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向上海市7家企业推介了养老项目,培育4个安徽省养老服务业长三角康养基地、7所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3家养老服务规上企业,6个省级示范健康小镇。发挥六安红色资源、绿色资源等优势,积极宣传推介发展旅居康养,吸引上海市有活力老人赴六安市旅居康养超5000人次。(记者 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