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乘坐自动扶梯时

你会习惯站在右侧吗?

如果着急赶时间

你会在自动扶梯

走动甚至奔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

#多地地铁电梯

不再提倡左行右立#

话题冲上热搜

引起公众广泛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地铁不提倡左行右

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前段时间

有网友建议成都地铁

提醒、引导乘客乘坐

电扶梯时“左行右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成都地铁却表示

这种做法不提倡并回复称

电扶梯每级阶梯的高度,远高于普通步行楼梯,在电扶梯上行走存在“摔倒、跌倒”的风险,特别是在高峰期,人流量较大时,一旦前面有人摔倒后面的乘客避让不及,就有可能引发大面积的踩踏。

此外从长远来看

“左行右立”会对

电扶梯有一定影响

为保障乘客乘梯安全

鼓励乘客在乘坐

扶梯时保持静止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网友们也纷纷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赶时间会方便

不希望取消“左行右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则认为

该做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表示

自己一般选择走楼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地不提倡左行右立

厦门地铁此前也有回应

除了成都地铁

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

取消提倡“左行右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地铁在

2012年就已经取消了

“左行右立”的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政府主管

电梯安全的机电署

已明确指出在扶梯上

行走是危险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近年来也在

努力宣传安全正确

的搭乘方式并强调

“自动扶梯不要走不要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地铁在2022年

1月10日起施行的新版

《杭州市地铁乘车规则》

删除了原有的自动扶梯

“靠右站立”的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地铁在扶梯旁均张贴

自动扶梯使用安全须知

提醒乘客“禁止行走或奔跑”

倡导乘客在乘梯时

“握紧扶手带,注意脚下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地铁扶梯都张贴了

“请注意安全、站好扶稳”

标语引导乘客安全使用扶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厦门地铁也曾表示

“左行右立”存在

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建议赶时间可以走楼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都不

提倡左行右立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行右立有风险

乘坐电梯需注意这些

长期以来“左行右立”

被认为有利于维持秩序

可加快扶梯流量提高通行效率

但其实这才是公众最大的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首尔曾大力倡导

过乘扶梯“左行右立”

但根据随后的调查数据

显示约75%的电梯事故

皆因人们在扶梯上走动导致

电梯设计不适合行走

自动扶梯的主要事故风险是跌落,占事故总数的70%以上。自动扶梯的梯级高度设计和倾斜角偏大,而宽度比较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一般建筑的楼梯每级约为18~20厘米,而自动扶梯多数为30厘米,这一高度明显不适合行走;
  • 建筑楼梯每隔十多级台阶会有一个安全缓冲平台,但自动扶梯没有,且设计宽度仅容两人站立;
  • 在自动扶梯上行走的乘客还可能碰到其他乘客,一旦有人摔倒,容易带来连锁反应。

另外,自动扶梯常常会因电压不稳、夹到细小的垃圾或烟蒂等,导致突然减速甚至停顿,如果乘客正在步行,极易失去平衡,发生意外。

加速扶梯零件磨损

从扶梯保养角度来看,长期站在一边,会使驱动链条、导轨、梯级滚轮等造成不平衡磨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实行“左行右立”,扶梯右侧轮子受力是左侧的3倍。客流量较大的扶梯,长期“左行右立”容易造成受力不均匀,更易磨损、老化。很多地铁出口只有一部上行扶梯,无法通过交替使用减少磨损。

基本不能增加电梯容量

“左行右立”对增加电梯容量的作用并不大。乘客在扶梯上步行时要保持较大的距离,也只能节省几秒时间,而如果每级电梯站两人,密度提高,容量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如果人们

在电动扶梯上行走

很容易踏空或被绊倒

而行走过程中也容易

挤碰到扶梯上其他乘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确的做法是

在电梯上站稳扶好即可

正如大家每天坐电梯

听见的语音播报一样

请握紧扶手、注意脚下安全

不要倚靠扶梯、不要看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Yes君倡导大家

在扶梯上不要奔跑

请站在阶梯黄线以内

避免鞋带、裙摆等

卷入电梯间隙造成事故

实在着急赶时间的

最好的方式还是走楼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