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部名为《我不是药神》的电影上映了。

电影中的主角为了白血病人而奔波印度去购买仿制药,最终却因为没有相关的手续而锒铛入狱。

我们在为主角流下眼泪的同时,也在痛恨不合理的药品监管制度。但不可否认,药厂也是企业,它也要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并不能说研发特效药的药厂是错误的。

在资本与制度的冲撞之下,2021年,云南昆明的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父亲,却不得不把自己逼成了“药神”!

他用仅有的高中文化为基础,自学研读大量的化学、生物学、医药学专业论文来自制药物。

而他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仅仅是为了拯救自己患有绝症的儿子!

那么,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他的孩子又患的是何种疾病?他自制的药物最终是否拯救了孩子的生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一一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福之家的突然一击

这个父亲的名字叫徐伟,云南省昆明人,在当地开了一家科技公司。

不过公司的名字虽然是科技公司,实际上它并不进行科技研发之类的工作,只是在网上经营电商,从淘宝上售卖电器插座等东西。

借着电商的东风,徐伟夫妻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小两口有一个三岁的女儿,然后计划着再要一个二胎。

2019年6月,徐伟夫妻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徐灏洋。

小灏洋的到来,给这个4口之家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孩子的小姐姐也十分喜爱这个弟弟。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正好凑成了一个好字,一家的生活也让人羡慕不已。

但好景不长,小灏洋6个月的时候,夫妻二人就发现有些不对劲。

一般的婴儿都有三翻六坐七滚八爬的说法,也就是说三个月的孩子就应该已经会翻身了。但是,小灏洋六个月了却还没学会翻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妻二人就开始刻意观察孩子,徐伟还专门从网上找了一些锻炼孩子翻身抬头的方法。但是小灏洋好像完全学不会,这些动作都不愿意做。

忧心忡忡的夫妻二人就带着孩子去了医院进行检查,医院给测量了很多的项目,骨骼发育和肌肉都有进行检测,没有查出太多的问题。

这时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就建议他们去做一下基因检查,进行一个全外显子组测序。

由于这种检测并不是每个医院都有,检查起来有些麻烦。直到2020年的2月份,徐伟才带着小灏洋做了一个基因检测。

当时正赶上疫情时期,很多工作都受到了延迟,直到5月份基因检测结果才出来。

拿到检测结果的第一时间,医生就给徐伟打电话,第一句话就让徐伟的心沉到了谷底。

“你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自己先去网上了解一下,什么叫做Menkes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即医生把这个英文单词的拼写告诉了徐伟,便让他自己去进行了搜索。

Menkes病是个非常特殊的病症,俗称卷发综合征。这是一种基因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先天性的铜代谢异常。

铜也是人体必需的金属元素之一,一旦体内缺铜,有可能导致脑和结缔组织等功能障碍,引起神经系统问题。

最让徐伟心惊的就是,这种病症通常活不过三年!

徐伟只觉得眼前一黑,可爱的儿子突然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这怎能不让一个父亲心焦?他急忙赶到医院,向医生询问治疗方法。

可医生的答案却让他的心沉入了谷底,医生说他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病症,目前国内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让徐伟最好把孩子带回家,一旦出现发烧等并发症,再把孩子带到医院来。

这就等于把孩子带回家等死,变相判了孩子的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伟不甘心,回家后他在网上不断的搜索,终于发现北京301医院的周主任曾经有过治疗Menkes病的案例。

周主任先是在线上对孩子进行了会诊,孩子检查报告上铜蓝蛋白和血清铜的值,确实符Menkes病的症状,于是周主任让他把孩子带到北京来进一步进行诊断。

带着最后一次希望,夫妻二人带着小灏洋前往了北京。

周主任果然提出了一种治疗方法:既然这种病主要是阻碍铜元素的吸收,那我们就从体外注射微量元素来补充体内的铜!

两周的治疗周期很快过去,但上天并没有眷顾小灏洋,孩子体内的铜元素并没有上升,这种治疗方案没有任何效果,徐伟夫妻再一次陷入了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不到的特效药

在给孩子治疗的过程中,徐伟也没有闲着。他不断地搜索各种与Menkes病有关的信息,其中一篇论文中提到了一种药物——组氨酸铜,这种药物可以缓解孩子的病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徐伟向周主任提出给孩子使用组氨酸铜,可周主任却告诉他,国内并没有这种药物。

徐伟不死心,他在一边查找资料的同时又加入了一个病友QQ群,其中都是身患Menkes病的孩子家长。群主告诉他,目前组氨酸铜只有美国和台湾有生产。

于是徐伟又开始多方渠道的寻找台湾的组氨酸铜,但是没想到,台湾的那边这种药也是作为医院的院内试剂使用,并不对外出售。

当时处于疫情期间,徐伟也无法带孩子前往台湾治疗。他只能再次把目光投回国内,希望在国内找到生产这种药的药厂。

可惜徐伟几乎搜遍了所有的药厂,但没有一家药厂生产组安酸酮。

徐伟就动了别的脑子,既然这种药没有药厂生产和上市,那能不能联系药厂,让他们帮忙研发生产呢?

徐伟知道以一个患者家属的身份去跟药厂谈,根本不现实!于是他就拿着自己的科技公司的名义,跟药厂进行洽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他找到了上海的一家药厂,说自己想投资研制一款罕见病的特效药,还把自己找到的关于组氨酸铜制备方法的论文也一起递交了上去。

药厂对他的“投资”信以为真,专门派出了一位经理与他洽谈。

药厂的王经理把药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全流程给他进行了解释,徐伟这才明白,原来一款新品药品想要上市是如此的困难。

不但要进行研发投产,还要进行动物和临床试验,所有的数据报告都要递交药监局审核审批。

等所有的手续都走完,至少要两年时间,而且其中涉及的巨大费用,也不是徐伟能够承受的。

徐伟再次绝望了,费用倒在其次,两年多的时间!小灏洋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可以等待吗?

其实药厂之所以不研发生产组氨酸铜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就是病人人数太少,Menkes病本来就是罕见病,需要这种药物救命的人并不多。药厂研发这种药物,不可能只为这么少的人群服务,因此根本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药厂说起来再怎么治病救人,它终归也是盈利性单位,药厂的老板也终究还是资本家,资本逐利的个性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为了这样一种罕见病去研发药物!

第二个问题就是,氨酸铜作为一种早已发现的古老元素,其制作工艺和流程已经没有专利保护。组氨酸铜的制作,也不过是在氨酸酮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也就是说研发的这种药物没有办法申请专利,一个药厂在费尽心力做出来以后,其他的药厂可以在瞬间进行仿制,而且还不触犯法律。

这就意味着这种药品不具备垄断性,更加缺乏利润。正因为双重的利润刺激,导致不会有药厂愿意主动的去做这种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会有人问了,美国和台湾的医院不是可以自制试剂吗?那为什么我国大陆的医院就不能为病人自制研发试剂呢?

其实这也是医疗制度的问题,自制试剂给病人治疗,在我国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中其实是违法的。

以很多大医院实验室的能力,配制出组氨酸铜并不是难事,但鉴于现在的医患纠纷问题严重,以及自制药剂的稳定程度,医院通常是不愿意冒这种风险的。

更何况组氨酸铜对于Menkes病是否真的有奇效,也没有足够的临床验证,医院自然不会为了这样一个病人去冒险。

徐伟已经走到了绝境。药,没有人生产;买,根本买不到;找药厂定做,时间和财力都不允许。

可是作为一个父亲,他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去死。既然已经走投无路,那就自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台上的实验室

谁也无法想象,一个走到绝路上的父亲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这段时间徐伟看了不少关于组氨酸铜的论文,发现这种化合物的配置或许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找一个懂化学的人帮忙,也许能够自己配出来。

只可惜他之前的生活圈子,与“化学”几乎扯不上关系,无奈的徐伟只能选择自己来干。

理论上说组氨酸酮的制配方法其实就是将L-组氨酸(氨基酸的一种)和氯化铜融合,使其产生化学反应。

但这并不是初中实验室里的简单实验,不但要求配比的精准性,还要达到药品级的无菌环境。

这个过程除了需要实验环境以外,还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徐伟只有高中学历,很多外文文献根本看不懂。

于是他就只能拼命的查找国外的那些论文资料,然后用翻译软件一点点的把论文译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每天通宵的进行学习,从初高中的化学知识开始,一点点的把整个组氨酸铜的配置工序全部记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找一个实验环境进行药品配置了。

在上海洽谈药厂的那段时间,徐伟就注意到了上海有一些可以对外出租的实验室。他再次以企业的身份找到了实验室,提出了组氨酸铜的无菌试验要求。

实验室根据他的要求,提供了专门的实验人员,并为他购置了相应的实验材料。

在配置过程中,徐伟虚心的向实验人员进行请教,详细的把配置过程都记在了心里。

在这间实验室里,成功的配置出了徐伟需要的组氨酸铜,总共花费了16,000元左右。看着已经制成的药物,徐伟心里很开心,但同时又发愁了起来。

组氨酸铜的保质期只有不到两个月,孩子的情况也不允许他隔一个月就来上海一趟。况且加上衣食住行一次花费2万多,这笔费用也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一次实验的成功,让他坚定了自己进行配置的决心。回到家后他开始在网上购买全套的实验设备,两周后,又花费了2万多元,设备基本上配置齐了。

徐伟开始在家里复盘整个实验过程,经过了几次失败之后,徐伟成功的配置出了组氨酸铜。

看着试管里边配制出来的药剂,徐伟夫妻却犹豫了。这终究是在自己家里阳台上,这样的“作坊”中生产出来的药物,这种药物真的有作用吗?药物是不是安全的?

徐伟去购置了两只小白鼠,将组氨酸铜打在小白鼠身上。观察了一整天后,发现小白鼠并没有问题。

但人和兔子终究不同,徐伟也不敢直接把药物给孩子打进去,于是他狠了狠心,先给自己注射了一针。

组氨酸铜的注射并没有在他身体上引发副作用,徐伟信心大增,不顾妻子的反对,给孩子进行了注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氨酸铜注射一周之后,徐伟带孩子去进行了检查。铜蓝蛋白和血清都恢复了正常,脑电波也恢复了正常,徐伟自制的药品终于见效了!

小灏洋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孩子逐渐的学会了翻身抬头,脸上的笑容也增加了。

每当看到儿子脸上偶尔露出的笑容,徐伟就觉得再多的辛苦也不算什么。但随着孩子身体的指标逐步恢复正常,新的问题也呈现在了徐伟的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彻底治愈

由于Menkes病是基因疾病,使用组氨酸酮只能缓解症状,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

想要彻底治愈小灏洋,只能采取基因编辑的方法!为了救治儿子,徐伟报名参加了成人高考,他知道自己必须要继续学习。

那些晦涩难懂的英文医学术语,绝不能成为他救治儿子的障碍!他要更深层次的去了解这个疾病,也需要更多专业的论文和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徐伟的事迹在微博上突然火了起来,网友们都被他感动了。

或许网上有太多的闲人或者圣母,这些键盘侠的眼中并没有孩子那宝贵的生命,只图嘴上痛快的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这样自制药品给孩子注射是否触犯法律?

也有律师表明,徐伟自制的药品没有生产批号,就给自己的孩子注射,如果孩子控告他的话自然是触犯法律的。

徐伟了解之后却哈哈大笑:“如果孩子能够自己起来告我,我还会非常开心的,那说明孩子的病已经治好了!”

也有人专门向药监部门进行了询问,云南药监部门还对此进行了回应,只要徐伟的自制药物没有拿到市场上出售牟利,那就不触犯法律。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孩子的生命面前,什么样的规定也无法阻止一个父亲!法律很神圣,但对徐伟而言却显得苍白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伟也没有管那些注定将被诅咒的键盘侠,而是开始自学基因药物!他要从根本上挽救孩子的生命。

通过学习他明白,基因药物已经不是靠他自己能够完成的了。

于是徐伟将药物的研制进行分解,然后再将分解好的每个部分分别的去对接药品公司。

徐伟的事迹火爆全网之后,愿意帮助他的人和企业越来越多,基因药物的研发也越来越顺利。

2022年6月16日,小灏洋度过了他的三岁生日。

一个父亲用他最诚挚的爱,打破了Menkes病活不过三年的噩梦!而这个父亲还在用他的肩膀,扛着孩子走向下一个目标。

同年8月,徐伟在微博发文称:“感谢大家的关心,我的孩子终于完成了基因治疗。”

2023年1月21日,徐伟再次更新了微博,他表示又租到了新的实验室,可以继续为孩子下一步的神经系统重建做探索,很多的好心人捐助了他一些实验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把善良传递出去,他愿意把新的实验室和设备无偿的提供给同样有罕见病的群体使用。

疾病是可怕的,但父爱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常说父爱如山,爱真的可以冲破生死的界限!

或许就像徐伟自己说的:“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一个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