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华为的一场发布会意外登上了热搜,不是因为其前沿的AI技术,而是因为一个简单的编程命令——time.sleep(6)

争议的焦点

有网传图片显示,华为在近日举行的鲲鹏昇腾开发者大会上展示大模型文生图能力时,演示过程中,因为运行时按下 Ctrl-C 中断,在屏幕上意外出现了一行代码:time.sleep(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行代码,对于程序员来说再熟悉不过,它的作用是让程序暂停执行6秒钟。但在这个场合,它却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猜测和讨论。有网友怀疑,华为展示的图文结果并非由大模型实时生成,而是通过人工预设,利用这6秒的等待时间来“欺骗”观众。这个话题迅速在网络上蔓延,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人认为,time.sleep(6)可能是为了确保程序在演示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而预设的一个缓冲步骤。这样的做法在技术演示中并不少见,目的是为了展示过程的平稳和可控。也有专家指出,大模型的计算和生成过程确实需要时间,time.sleep(6)可能是为了展示模型计算的实际耗时,这在AI领域是衡量技术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昇腾社区的回应

面对外界的质疑,华为昇腾社区迅速做出了回应。他们明确表示,5月10日的技术讨论中展示的mxRAG SDK功能是面向开发者的,展示的是如何通过十几行代码即可完成RAG应用开发。现场图片确实是实时生成的,调用的是开源大模型。而time.sleep(6)的存在,是为了等待读取外部开源大模型实时生成的图片,并非调取预置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争议也引发了对AI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思考。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模型在To B和To C领域的应用和落地速度明显加快,AI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热情也引爆了算力需求的急剧增长。有专家预测,AI浪潮下,将会出现10万亿级别的公司,因为AI产业的附加价值更大,科技创造的价值深度和广度都是以前互联网所无法比拟的。

在这场华为大模型发布会的争议中,我们看到了技术展示与公众信任之间的微妙平衡。技术的发展需要透明度和真实性,而公众的质疑也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完善的重要力量。华为昇腾社区的回应,不仅是对外界质疑的澄清,更是对技术真实性的坚持和承诺。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开放、透明、真实的技术展示,共同推动AI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