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你洞悉跨境电商十年发展'脉搏'!"

出品 | 直击跨境作者 | 陈烈

这是直击跨境的第661篇原创文章,本文1.8万字,阅读约18分钟。

当前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代,作为未来经济重要业态之一的跨境电商正在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跨境电商已经为全球消费者与优质商品架起桥梁,搭建连接生产商、品牌商、贸易商等环节的直连通道,成为全球外贸转型发展的压舱石。

从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到物流供应链,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跨境电商的全方位助力,这也让中国跨境电商当下已经成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关键节点。

相关卖家一定要了解跨境电商发展历史、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赢家!为此直击跨境应各位粉丝朋友的要求跟大家梳理出了这篇《一文带你了解跨境十年(2014-2024),洞悉跨境电商发展"脉搏"!》文章,希望对大家接下来的跨境电商事业有所帮助,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2014年以前

跨境电商启蒙时代

2005年个人代购兴起,不少在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或者是在外工作的国人,每年回家的时候帮亲戚朋友带点国内没有的化妆品、手表、皮包等物品。人们总是更期望得到他们从国外带回来或者寄回来的物品,因为这些物品有些国内没有,有些国内有但是价格高昂,委托人自然要给些“小费”感谢。2007年,淘宝创立淘宝全球购,汇聚了销售海外优质商品的卖家,真正满足了消费者“足不出户 淘遍全球”的心愿。2008年,在经过三鹿奶粉事件后,更多的家庭选择从海外代购奶粉,一度引起国内代购奶粉的热潮。

1、迈向电商全品类

eBay、newegg、 Amazon全球主流电商平台,刚刚开始从卖电子书等单一品类往众多品类货物迈进

2、外贸国六条出台

在中国进出口外贸需求趋紧的背景下,国务院和商务部推出《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简称外贸国六条。这是商务部第一次正式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明确的政策支持。

3、兰亭集势上市

2013年6月6日,经过6年修炼的兰亭集势上市登陆纳斯达克,被誉为中国跨境电商第一股,随后股价一路上扬,仅仅两个月便从开盘时的每股9.5美元蹿升至最高23.38美元。

4、敦煌网和阿里推出跨境电商融资

随着小微企业贷款难、及满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流动资金需求,敦煌网和阿里推出跨境电商融资。敦煌网,与几家银行合作开始推出贷款额度从5万元~150万元的联名借记卡、及最高贷款额度是50万元的信用卡。同年5月阿里为国际站会员新开通10亿元信用贷款。

2014

从进口加速转向出口时代

2014年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为跨境进口电商元年,这一年里,传统零售商、海内外电商巨头、创业公司、物流服务商、供应链分销商纷纷入局,跑马圈地。

2014年56号文让“海外代购”走出灰色地带,2014年8月1日,海关总署“56号文”生效,“56号文”实施后,个人物品将按行邮税进行征税,未经备案的私人海外代购将被定为非法根据政策要求,跨境电商整个过程的数据需要纳入“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与海关联网对接。此外,进出境货物、物品信息也要提前向海关备案。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各地电商平台开始跟国外合作,将经营规范化。

1、wish开始尝试进入中国

秉承着“把更丰富、更优质、性价比更高的中国产品输送到全球”的理念,2014年Wish中国在沪成立,随后一马当先、几何式增长,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一匹黑马。

2、天猫国际正式上线

2014年2月19日,阿里巴巴宣布天猫国际正式上线,为国内消费者直供海外原装商品。

3、亚马逊入驻上海自贸区

2014年,亚马逊称计划在上海新设立的自由贸易区开展业务,这项重大举措将使该公司可以在华销售更多外国商品,帮助提升其对阿里巴巴集团等对手的竞争力。

4、9610跨境电商代码出台

2014年2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2014年第12号公告《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的公告》,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全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电子商务”,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并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一线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除外)。至此,跨进电子商务首次纳入海关正式监管代码范围内,为跨境电商进出口提供海关监管支撑。

5、百圆裤业10亿收购环球易购

在2014年,徐佳东将环球易购卖给了上市公司百圆裤业,对价10亿元。随后,百圆裤业次年更名为跨境通,成为A股首家跨境电商企业。

6、传统企业开始涉足跨境电商

2014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涉足跨境电商。华为,中兴,THL,ZOPO借第三方平台eBay出海;以特步和奔腾为代表的中小型企业也积极尝试通过速卖通和敦煌网开拓国际市场。

2015

跨境电商迎来”卡位”时代

1、平台纷纷涌入海淘市场

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整个2015年是跨境电商的涌入、卡位的一年,包括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纷纷切入海淘市场,“洋码头”、“蜜芽”等后起电商的发力,跨境电商已经成为风口上的“新猪”。跨境电商万亿大蛋糕已在开启,将对上下游产业链上的支付、物流带来“联动效应”。

2、全国第一个综试区成立

2015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杭州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跨境电商“杭州经验”为后来全国其他综试区复制推广带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3、环球易购借壳上市成功

2014年环球易购被上市公司百圆裤业收购,2015年6月,“百圆裤业”正式更名为“跨境通”,成为A股首家上市的跨境电商企业,成为A股市场跨境电商第一股。

4、亚马逊平衡车事件

2015年圣诞前夕的几声爆炸彻底打碎了不少中国出口电商卖家的幻想。随着相关事故的不断出现,曾经备受追捧的“平衡车”一时间成为烫手山芋,遭到以亚马逊为首的电商平台的冷落,并平台亚马逊首次对中国卖家关闭账户实施制裁,相继海外实体店、国际航空巨头等也对其下了“封杀令”。曾经孤注一掷的中国平衡车卖家亏的亏,倒的倒,贱卖的贱卖,最后毫发无损的毕竟少数。

5、海关总署出台58号公告

2015年9月9日,海关总署出台2015年第58号公文,全称为《关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监管工作的函》,可以说是2015年关于进口电商在政策方面一个比较重要的举措,根据公文规定,保税进口模式只能在保税进口试点城市实行,这一方面规范了进口电商市场,绝了部分打擦边球者的路,同时对部分已经有成型布局的进口电商也产生一定影响。

6、行邮税将取消

跨境进口电商发展到2015年时,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进口电商从业者,一是人才问题,再是模式问题,最关键的还是政策不稳定问题。其中政策不稳定之中,最明显的就是税制问题,进口电商一直走行邮税,相对于传统一般贸易而言是十分优惠的。从6月份开始,各种网传行邮税将取消的消息,而海关总署方面也透露出正在制定新税种的消息,让行邮税、综合税的身影更加扑朔迷离。

2016

跨境电商迎来政策利好时代

1、两平台六体系

2016年1月9日,杭州综试区联合杭州海关、省外汇局、杭州检验检疫局和杭州市国税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全面总结和阐述了“六体系两平台”的建设成果。这标志着杭州率先开始全面建设两平台六体系(插图两平台六体系)

何为“两平台六体系”?

“六体系”包括信息共享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智能物流体系、电商信用体系、风险防空体系和统计检测体系;“两平台”分别是指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其中,建立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将统一信息标准规范、统一信息备案认证、统一信息管理服务,打通"关"、“税”、“汇”、“检”、“商”、“物”、“融”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将实现政府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互换、监督互认、执法互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全程无纸化,提高通关效率。

2、第二批综试区批复

2016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这12个城市设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标志中国跨境电商开始正式纳入国家实验田项目。

3、深跨协首届跨境电商全球大会亮相深圳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在2016年3月8日其为期两天一夜的首届跨境电商全球大会,正式亮相深圳,平台集聚!

4、“四八新政”引起跨境进口电商震荡

2016年4月,财政部等13个部门首次发布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第二批)》两批清单,第一批清单包括1142个税则号列商品,第二批清单共有151个税则号列商品。2016年4月8日出台“四八新政”,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海关新政进口从负面清单转为正面清单!进口企业从跨境电商饕餮盛宴到集体阵亡。

2017

跨境电商出口迎来融资热潮时代

1、14部门推广跨境电商综试区

国家14部门联合发文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将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和线下产业园区“两平台”及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风险防控等监管和服务“六体系”等成熟做法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2、进口关税开始大幅下降

12月1号起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共涉及187个8位税号,平均税率由17.3%降到7.7%。进口关税的调整意味着今后消费者在国内就可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进口产品,其他国家也能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3、跨境电商出口引爆融资热潮

跨境电商出口火爆,多家企业拿到融资。在整个跨境电商中,出口跨境电商因其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第三方平台门槛低等因素,依然占据跨境电商主导地位,也持续备受资本青睐。2017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市场共发生了包括通拓科技、价之链、萨拉摩尔、有棵树、赛维电商、踏浪者、PingPong、星商、洋葱海外仓、拓拉思等在内的32起融资事件,总金额超71亿元人民币,获得融资企业数量以及总金额均比2016年多,而且资本化收购、并购现象明显。

2018

贸易战开启“逆全球化”时代

1、中美贸易战下征收关税升级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因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中国商品征收500亿美元关税,并实施投资限制”。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挑起对华贸易争端,依据所谓“301条款”,即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每年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

2、跨境电商Sass软件兴起

2018年跨境电商SaaS企业融资次数达到小高峰。2018年12月,第一款可以帮助中国跨境电商卖家解决在亚马逊各个平台上处理相应资质问题的软件上市,这其实现在爆火的跨境电商SaaS市场的雏形。比如诸如店小秘ERP,马帮,易仓,九米各类跨境电商软件横空出世。

3、产品从铺货开始注重品牌建设

早在2018年,亚马逊就已经进行过一次针对中国卖家的大规模封号行动。当时美国调整了税法,要求电子商务的卖家也要纳税,欧洲各国也调整相应的税务规定与美国的税制相对齐。亚马逊在很短时间内就通知所有的在线卖家,后台必须补齐美国或者欧洲的税务账号,以便亚马逊代为扣税并向各国税务机关申报。

4、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在北召开

2018年2月9日至10日,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第一次在北京召开,来了40多个国家,中国海关将联合世界海关组织(WCO)共同主办此次盛会。会议的主题是:“创新、包容、审慎、协同,推动跨境电商可持续发展”。

5、万国邮联集体涨价

2018年万国邮政联盟上调运价,FedEx旗下的联邦快递、联邦货运和陆运,将从2018年1月1日起提高运价,此外大件以及需要额外处理的包裹也将另行收取费用;继联邦快递FedEx宣布上调运费以来,包括DHL、UPS、美国邮政、法国邮政以及荷兰邮政等多国邮政、快递企业在内也纷纷上调运费。涨价后的邮政小包代理模式市场2018年会面临重新洗牌,想必未来行业的变数会较大。

2019

跨境电商进入品牌化、本土化、及多元化时代

1、跨境电商行业门槛变高

随着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品牌商开始走向世界舞台、全球市场,面对跨境电商逐渐提高的资金、技术、服务要求门槛和运营难度,中国跨境电商开始向精细化、品牌化、本土化以及多元化发展。

2、美客多开辟中国市场

2019年,美客多进入中国后立即启动跨境商业项目(Cross Border Trade),邀请中国卖家入驻美客多,为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开通了拉美地区最大流量的四个站点,包括巴西、墨西哥、智利和哥伦比亚。当然了,深跨协也有跟它们做过活动。

3、全国综试区扩增到59个

12月2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石家庄市、太原市等24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等相关政策,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自此,我国已有59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4、跨境电商融资持续火热

2019年在资本重点下注的电商、支付与物流等各跨境领域共发生了29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达214.7亿元,大家熟知的有Wish获H轮融资、"斑马物联网"获1亿美元C轮融资、Club Factory获1亿美元C轮融资等。

5、跨境电商直播席卷全球

2019年3月从中国第一个网红电商如涵在纳斯达克上市起,网红直播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社交电商最热最新的模式,随着市场对手不断增多,竞争加剧,流量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最终直播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营销常态。

2020

跨境电商迎来前疫情时代

1、口罩事件

2020年美国疫情大面积扩散,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的口罩,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3月下旬的报道,由于亚马逊平台上售卖口罩、消毒液的商家未获得批准,美国站3900多个商家账号受限。2020年四月下旬已有大批量卖家因为卖口罩被永久封号、永久冻结资金。据爆料,波及200多家店铺,全部是自发货卖家,被冻结的金额高达上亿元。其中,被冻结几千至几万美金的中小卖家占大部分,也有一些被冻结了几百万美金的大卖家。这次封店,不止包括了N95口罩卖家、一次性医用口罩卖家,也包括销售普通棉质口罩的卖家,甚至还有洗手液、耳温计卖家。

2、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容至105个

随着疫情拉动全球线上购物需求,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增速显著,成为稳外贸的“利器”之一。5月6日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在雄安新区、大同市、满洲里市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经过5次扩围,目前全国综试区城市数量达到105个,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此举就是引导跨境电子商务全面发展,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3、跨境电商增列9710、9810新海关监管模式

为了更好推动跨境电商发展,让行业不断走向便利化、阳光化、合规化,于2020年6月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2020年第75号公告《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的公告》,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710”(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9810”(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并快速于7月1日正式施行。

4、RCEP全球最大自贸区成立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RCEP的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最大的自贸区就此诞生,。各成员之间关税减让以立即降至零关税、十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

2021

亚马逊封号让跨境电商迎来合规时代

1、亚马逊平台封号

我们随着行业规范和规则趋严,跨境电商卖家提升合规和危机意识,才能从容应对全球危机。

跨境电商卖家,从铺货年代开始,转入精品品牌卖家,2021年关账号后,2021年跨境电商头部卖家死伤惨重,深跨协今年和去年白皮书报告里面有写,基本受平台规则影响的,亚马逊头部大卖大部分90%都是深圳企业,所以整个行业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元气至今没有恢复。

2、平台封号加速独立站快速崛起

随着封号潮愈演愈烈,亚马逊的重拳出击引发了跨境电商卖家对布局独立站的重新思考,不在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跨境卖家开始纷纷拥抱自主可控的独立站平台,由此催生了大量资本涌入独立站赛道。以2021年为例,仅SheIn、patpat、cider、cupshe等为代表的品牌独立站相继获得了大额融资,有的甚至一年两度融资。独立站SaaS服务商Shopify也全面爆发,同年第二季度的月平均独立访客首次超过亚马逊,同时这一差距预计将不断扩大。3季度第三季度Shopify财报显示,Shopify净利润11.48亿美元,暴涨501%。

3、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开放中国招商

疫情以来,以沃尔玛为代表的欧美传统线下零售商积极拓展线上板块,今年3月,沃尔玛电商平台美国站正式面向中国跨境卖家开通官方招商通道,这也是沃尔玛电商平台首次开放中国公司主体入驻,随着4月其的封号潮事件,大批中国卖家开始涌入沃尔玛电商平台。

4、铺货卖家开始转向精品小赛道经营

随着电商平台要求严格,从2021年起随着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的变化,大部分从铺货的卖家开始告别“铺货”的外贸思维,转向小类,小品类、以及小品类、精准赛道或者小赛道的经营,目的就是打造品牌经营客户,做长期买卖。

5、欧洲vat税务开征

2021年7月1日前,对进口到欧盟的所有商品,其本身价值不超过22欧元的部分可免除增值税,从2021年7月1日开始,随着欧盟VAT开始征收,欧盟将取消22欧元增值税免税标准,这意味着价值不超过22欧元的进口货物不再享受免税待遇。2021年7月1日开始,将价值不超过150欧元的货物直接卖给欧盟消费者的电商企业,可通过新的IOSS平台在欧盟进行增值税相关登记、申报和缴纳。对大部分欧洲站卖家来说,欧盟增值税新政实施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运营成本上升。

2022

跨境电商后疫情时代

1、独立站PayPal事件

从3月以来,网传中国卖家被PayPal划走的资金恐有10多亿元!不论这个金额的真实性如何,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卖家们损失惨重。面对PayPal的账号“清零门”愈演愈烈,不少中国独立站卖家正遭遇资金断裂、大幅裁员、申请破产、打工还债。到了6月8日,40位中国卖家统一身穿印着“PayPal,还我血汗钱,还我公道”字眼的黑色T恤,在在PayPal上海总部前拦着几条黑色横幅,其上写着:“黑心PayPal,坑死商户,还我血汗钱”、“无良贝宝,趁疫打劫”。

2、俄乌冲突和疫情引发欧美高通胀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乌冲突正式爆发,随后这场冲突就导致了欧美和美国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飞速上涨,和疫情一道成为诱发欧美通胀加剧的重要原因。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欧盟居住、水电、天然气等燃料价格上涨了18%;由于汽油、柴油价格上涨,导致交通运输价格上涨了12.1%,食品饮料(不含酒精)上涨了11.9%。反观美国,2022年6月美国CPI同比涨幅达9.1%,刷新1981年11月以来最大值,到了第三季度美国家庭债务暴增3510亿美元,为2007年以来最大增幅。为给通胀“降温”,从3月份开始,美联储在2022年共加息7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

3、欧美高通胀引发罢工潮、裁员潮

2022年,随着高通胀引发欧美不能应付日常开支,随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陆续出现了在运输和能源行业不同规模的罢工潮,从英国的最大集装箱港口费利克斯托,到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和德国的汉堡港,再到美西港口,国内跨境人历历在目。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硅谷走上了一条不断爆发的裁员潮路,据科技行业裁员统计网站的数据,进入2022年以来,科技行业裁员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之多,这其中大部分是集中在美国的科技企业中。。亚马逊为了应对业绩、成本现金流压力、增速放缓和仓库人员过多,亚马逊从1季度开始截止到2季度末,亚马逊直属员工减少了9.9万人,下降幅度创下了历史新高。

4、深跨协把Ozon引入中国

随着俄乌冲突加剧,让俄罗斯对中国产品存在大量需求,而中国品类丰富、及非常有价格吸引力商品,让双方的消费市场和供给市场迎来了机遇期。为此深跨协通过各方协调和努力把正式把Ozon成功引入到中国深圳。2022年11月21日,Ozon Global宣布在深圳开设中国总部办公室,为众多品类的中国卖家提供服务。Ozon Global计划在2024年吸引超过10万名中国卖家入驻,并将来自中国卖家的营业额提高10倍。

5、独立站正式迎来了融资高峰

2022年全球经济整体大环境不好,但跨境电商依然迎来了繁荣发展,特别是跨境电商SaaS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高潮。2022年1月20日,全球独立站 SaaS企业店匠宣布完成总额 1.5 亿美元的 C1 轮融资;2022年3月1日店小秘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8月16日又宣布完成1.1亿美元D轮融资;2022年3月21日,中国独立站建站SaaS服务平台FunPinPin宣布获得梅花创投的A2轮融资。

6、第六、第七批综试区批复数量达到165个

2022年1月22日,国务院同意在鄂尔多斯市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到了2022年11月14日国务院同意在廊坊市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此次扩围之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数量达到165个,覆盖31个省份。

2023

跨境电商风险与危机并存

1、全球电商市场继续蓬勃发展

在2023年及未来,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政策的逐步放宽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跨境电商创造更多的机遇。

2023年9月7日,海关总署正式公布了我国今年前8个月的外贸进出口数据,1-8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7.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略将0.1%),其中出口为15.47万亿元(增长0.8%);进口为11.61万亿元(下降1.3%)。这个超27万亿元的数字,也预示着我们外贸进出口已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据Worldpay早前发布的2022年全球支付报告》,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8.3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将达到4.33万亿美元,欧洲将达1.4万亿美元,北美将为2.23万亿美元。特别是以巴西(18%)、墨西哥(17%)所代表的拉丁美洲市场到2025年的电商年增长率将达到两位数。同样据eMarketer机构在2022年预测,随着全球电商市场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繁荣景象,全球整体电商市场规模2025年有望提升 至7.4万亿美元。

2、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开始崛起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线上消费崛起,跨境电商成为了中国品牌和中国平台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这得益于跨境电商通过在线销售渠道,突破了传统贸易的地域限制,为中国品牌打开了全球市场大门。

近日随着马来西亚站点的上线,中国跨境电商黑马Temu已顺利拿下了包括亚洲、欧洲、北美、南美及大洋洲等区域的全球40个国家站点,据Statista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Temu的美国用户数量已超过了1亿。

另据高盛分析师Eric Sheridan,截至今年二季度末,Temu全球下载量超1.2亿次,跻身全球应用下载榜前十;截止目前,TikTokShop在东南亚已经相继拿下了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电商市场。

以TikTokShop越南站为例,近日TikTok Shop在越南的收入仅次于Shopee,未来TikTok Shop或许有望成为国内卖家出海的重要渠道之一;2022年,SHEIN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大的购物应用程序,安装量为2.29亿次,成功超过Meesho(2.1亿)、虾皮(2.03亿)、亚马逊(1.95亿)。

目前shein在Google Play市场中的下载量已经接近1亿次,拥有近600万条评论,又成功拿下了捷克市场。当然了像速卖通、阿里国际站、敦煌网也都已经成为了中国跨境电商出海的中坚力量。

3、政府出台利好跨境电商政策

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取得可喜进展。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制度、管理和服务方面持续创新,发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跨境电商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各综试区持续推进“六体系两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逐步完善跨境电商生态,带动当地产业优化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为了实现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解决当前跨境电商面临的痛点、难点,国家正陆续丰富涵盖补贴、免税、通关手续、配套物流、税收优惠、人才体系等跨境电商配套政策的出台和迭代优化。

2023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基于现有的跨境商贸结构和局势对海关、对外经贸合作、商务贸易等都给出了相关的国家支持。其中指出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培育自主品牌将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主流模式。

8月底,为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延续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公告规定,对2023年1月30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在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代码(1210、9610、9710、9810)项下申报出口,且自出口之日起6个月内因滞销、退货原因原状退运进境的商品(不含食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出口时已征收的出口关税准予退还;出口时已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参照内销货物发生退货有关税收规定执行。

当然全国各地均出台了各种扶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

在深圳,帮助企业真正实现“合规筑基,行稳致远”,深圳市跨境电商9710出口阳光化公共服务产品落地仪式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为驻站跨境电商卖家提供关、汇、税合规方案,支持有阳光化意愿的企业“浮出水面”,能够在现有政策框架下更加便利地办理阳光化通关、结汇、所得税缴纳、出口退税等全链条业务。

在南京,为落实江苏“28条”,南京5条新政为跨境电商赋能,,如打造报关、退税、融资、数字出海等一站式综合服务生态,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申请境内外各项专利,扩大自主品牌出口,对跨境电商依规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

在海口,为推进海口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建设,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该局近期草拟了《海口市支持跨境电商发展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将支持跨境电商企业落户,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口落户后一年内交易额达到1亿元以上的,按交易额给予企业0.5%的扶持,扶持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在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对纳入海口统计,且年度线上交易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扶持。

在潍坊,海关总署复函同意增设潍坊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关区代码(4316),该代码于今年8月25日起正式使用,自此潍坊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成为全市首家具有独立海关代码的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

4、金融事件

受益于当前的技术变革,货币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包括投资在内的有很多机构都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推动跨境电商融资力度不断加大。

据网经社旗下电商大数据库“电数宝”监测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跨境电商服务商融资事件数共11起,融资总金额超15亿元。融资方包括:寻汇SUNRATE、QuickCEP、及时语、芯宏科技、Return Helper、海图信息、EchoTik、嘀嗒狗、叠溪科技、跨境魔方、Akulaku。省份分布上,广东融资次数最多,为5起,占比为45.46%;其次是北京为3起;上海、香港和福建各1起。

6月28日,数字化全球支付与财资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寻汇SUNRATE于近日宣布完成最新的D-1轮融资。

6月26日,中国品牌出海营销SaaS服务商“QuickCEP”(快牛智营)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6月26日,跨境AI服务商”及时语“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源渡资本独家投资。

6月9日,跨境电商服务商“芯宏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5月15日,跨境退货解决方案提供商“Return Helper”宣布完成150万美元Pre-A轮融资。

5月8日 ,广州海国图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5月4日,TikTok第三方数据服务企业“EchoTik”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4月20日,TikTok 电商数据服务平台 " 嘀嗒狗 " 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

3月24日,出海贸易服务商“叠溪科技”宣布完成300万元种子轮融资。

2月16日,出海智能获客SaaS企业“跨境魔方”宣布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1月10日,先买后付电商平台“Akulaku”近日获日本大型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2亿美元战略投资,最新估值达195亿人民币。

到了7月19日,阿里巴巴再次向 Lazada 注资 8.45 亿美元,用于扶持本地商家。

7月19日,跨境电商售后运营服务商“愚公科技”宣布完成老股东增资的近千万元Pre-A轮融资

7月27日,跨境电商数字API平台“豆沙包”于7月25日完成获战略融资。

8月16日,时尚奢品文化消费平台识季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互联网生活方式平台小红书投资。

9 月 13 日,美国跨境支付平台 Parallax 宣布完成 4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10月13日,工业品跨境供应链服务平台“绿森工业品"宣布完成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非凡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后,公司将扩充技术团队,加强平台数字化、智能化并将 SaaS 系统向更多供应商开放。

另外从据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消息来看,2023年1-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078家,同比增长3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0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从来源地看,英国、法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93.9%、93.2%、34.1%、23.3%、14.3%(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5、跨境电商主体和卖家状况

据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特别以广东和江苏为代表,随着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整个全国全覆盖,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正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从商务部获悉,我国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通过先行先试,复制先进经验,我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建设独立站超20万个,综试区内跨境电商产业园约690个。我跨境电商贸易伙伴遍布全球,与29个国家签署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外贸新业态发展,多次部署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工作,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匹配供需,为更多的企业和终端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未来中国跨境电商主体和独立站数量将持续实现爆发式增长。

6、跨境物流商

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消费者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方便地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而这些商品需要通过跨境电商物流进行全球范围的配送。随着跨境电商市场的扩大,跨境电商物流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创新应用,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将进一步优化物流网络、提高效率,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物流体验。同时,政策支持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也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俄乌冲突升级、欧美高通胀等多重因素导致全球经济体增速下行大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依旧表现可圈可点。7月初,喜运达(GoLucky)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心资本和普洛斯领投,老股东深涧资本跟投。9月初,国内全自营跨境物流平台“多发货”顺利拿下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资金主要将用于平台的产研投入、人才投入、及“多发货”的品牌建设等方面。

7、跨境金融商

随着Swift系统和全球银联系统的滞后,以PayPal、Asiabill、pingpong、连连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快速崛起。接着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人保等国际国内保险公司开始相继加入到了跨境电商这个行业,为大家提供金融服务,所以跨境电商这个生态开始逐渐完善,开始为为商家提供类似于金融服务的一种业务,包括信用评估、支付结算、支付风控和跨境汇款等业务,在方便了消费者和商家交易的同时,更助力了跨境贸易的顺利进行。

未来,随着跨境贸易的进一步推进,跨境电商金融必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在跨境电商金融面临着3大挑战。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跨国交易缺少可靠的标准,商家信用难以评估,跨境电商平台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法律风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监管标准不同,跨境电商平台需要面对不同的法律挑战。技术风险: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依赖于互联网技术,面临着信息安全、数据隐私和网络攻击等风险。不过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是传统金融服务的补充和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数字人民币未来或成为行业支持跨境电商支付的重要举措,推动建立多方位的跨境支付体系,促进其朝着规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8、大国实力背景下的未来博弈

在中美博弈、“欧美高通胀”、“俄乌冲突”大背景下这种大时代的背景下,2023年9月7日海关总署正式公布了我国今年前8个月的外贸进出口数据,1-8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7.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略将0.1%),其中出口为15.47万亿元(增长0.8%);进口为11.61万亿元(下降1.3%)。

2023年前8个月,我国与第2、第3大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贸易总值分别为3.68万亿元(下降1.5%)、3.05万亿元(下降8.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份额也分别降到了13.6%和占11.2%。特别是随着欧美大幅度把外贸订单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后,我国对欧盟和美国外贸出口分别下降了下降4.4%和下降11.7%,到2.37万亿元和2.27万亿元。那么向东南亚、拉美、东欧、中东、非洲市场寻找新的市场增量将是接下来跨境电商企业和卖家要重点考虑的事情了。

1-8月中国与东盟的4.11万亿元的贸易总额(增长1.6%),东盟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我国外贸总值的份额已上升到了15.2%。其中2.8%的出口增长和2.4万亿元出口额,这里国内的跨境电商卖家和传统大贸企业,要看到这里面的出口创汇和营收增长机会,特别是RCEP进一步降低关税的情况下。

另外2023年1-8月,中俄贸易额为1551.01亿美元(增长32%),其中我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和进口分别为718.04亿美元(增长63.2%)、832.97亿美元(增长13.3%)。早在2022年时,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2024—未来

跨境电商前景无限

1、深圳外贸正在成为广东“引擎”

2024年前2个月,深圳进出口6751.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5%,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4414.4亿元,增长53.1%;进口2337.4亿元,增长31.9%,进出口增速居全国前十大外贸城市首位。

从深圳海关获悉,一季度,深圳市进出口1.02万亿元,为10年来同期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8.8%,占同期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50%。其中,进口3778.5亿元,增长29.9%;出口6424.4亿元,增长28.2%,出口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今年一季度深圳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据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在巩固全省、全国外贸基本盘方面发挥了“顶梁柱”“压舱石”的重要作用,表现亮眼、韧性十足,充分体现深圳作为外贸大省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和发展潜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已成为全球贸易一股“新势力”,也成为目前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深圳大力扶持跨境电商发展,并积极鼓励“跨境电商+产业带”等模式,带动更多产业组团出海,为外贸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相关数据统计,深圳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数量超15万家,在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Lazada、eBay等平台几乎占据了中国卖家的半壁江山,亚马逊中国卖家中,三分之一来自深圳。也让深圳作为"跨境电商之都"地位,进一步巩固!

2、"全托管"和"半托管"热潮来

自2022年9月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 Temu 率先推出全托管模式——商家只需将货品发至Temu国内仓,平台会帮助卖家解决推广、仓储、流量、发货等难点,甚至配送、客服、投流、售后部分也是Temu平台来负责,随后大获成功之后,包括速卖通、Lazada(被阿里收购)、TikTok Shop、Shein等国内最主流的跨境电商出海平台已经先后纷纷全面拥抱全托管模式。

以目前发展趋势来看,跨境电商拥抱全托管或半托管模式已经是势不可挡,在我看来这得益于在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下迸发出省时省力、及降低新手跨境卖家出海准入门槛等诸多优势,包括速卖通、Lazada(被阿里收购)、TikTok Shop、Shein、Shopee等电商平台负责店铺运营、仓储、配送、退换货、售后服务等环节,卖家只需要提供货品、备货入仓等相关工作,最终卖家提报供货价后再由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一起决定最终销售价。

到了2024年阿里国际站与Temu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相继宣布推出半托管模式,由此半托管成为2024年开年以来跨境电商行业的另一大新特征。

2024年1月5日,阿里国际站宣布将推出半托管服务,国际站半托管服务将为商家提供专属营销、门到门物流履约、逆向退货服务等运营托管解决方案。该项目预计2024年2月3日(北京时间)上线,首期开放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德国和法国6个国家站点,未来将开放东南亚市场等20个国家站点。

Temu半托管一期业务计划于3月15日在美国站点启动,并将在当月月底扩展至欧洲各大站点平台,不过此次推出的半托管模式主要针对货在海外仓的卖家。

2024年开年以来,随着利好政策不断传来、及行业前景持续向好,国内跨境出口电商头部平台再次拥抱全托管,在此背景下,接下来包括包括北美的亚马逊和沃尔玛、拉美的美客多、韩国的Coupang、非洲的Jumia、中东的Noon、及俄罗斯Ozon等全球各地电商平台,将或多或少受到在国内掀起的全托管、半托管浪潮影响。

3、中国电商平台引爆韩国市场

这两年随着韩国市场消费潜力和互联网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来自中国的Temu、速卖通正在加速当地的市场的布局和投资力度,以达到快速抢占韩国电商市场份额的目标。

2024年3月19日,韩国YTN电视台报道称,韩国总统尹锡悦当天召开内阁会议,要求各部门调动一切政策工具稳定物价,确保物价上涨稳定在2%左右,包括促进直接贸易、降低水果关税等。这些措施反映出韩国政府遏制通胀的紧迫性。

此时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速卖通通过高性价比、丰富的商品种类以及配送快、免费退货等一系列保障措施,获得了韩国消费者的芳心,由此中国电商平台在韩国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

从韩国《纽西斯》4月7日报道的消息来看,今年3月份来自速卖通和Temu等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在韩国用户数分别达到了887.1万、829.6万,拿下了第二和第三的名词,同期分别环比增长了8.4%、42.8%。

目前演员汤唯已成为了速卖通AliExpress在韩国市场的最新代言人,去年速卖通就签下了马东锡作为首个代言人,这些都说明了速卖通一直将韩国市场视为重点市场之一。

3月14日,全球速卖通宣布三年内向韩国投资11亿美元(约78.98亿元人民币)的计划,并通过聘用大量韩国员工来扩大韩国子公司的规模。

另外2024年初,速卖通成功超越本土电商巨头Gmarket、11St,历史性地成为韩国第二大电商平台,打破了韩国市场由本土平台垄断的局面。

从2023年7月24日Temu正式上线其韩国站点开始,Temu为了加速渗透韩国市场目前已在韩国首尔设立办事处。4月3日有外媒报道称,Temu的韩国公司“WhaleCo,Korea Limited”注册资本总额为1亿韩元(74000美元),主要从事电商及相关业务活动,但具体办公地点尚未公布。

4、野莓和Ozon成为中国卖家抢占俄罗斯首选

在俄罗斯电商市场规模方面,从相关机构Statista与Data Insight在今年年初联合发布一份关于俄罗斯市场的调查报告来看,2024年俄罗斯电商销售额或有可能突破10万亿卢布(约合7780亿人民币)大关。到了2027年时,该报告显示俄罗斯电商销售额预计将增长到15万亿卢布(约合11670亿人民币),订单量也有可能增长到如今的两倍多。

在俄罗斯电商用户方面,俄罗斯电子商务企业协会(AKIT)给出了一份可供参考的精准数据,该数据显示:2017年俄罗斯电商用户数量为5155万,这一数字在2022年时增长到了6813万,到了2027年预计将进一步增长到7540万。

2023年度俄罗斯在线销售额接近6.4万亿卢布(约合4979亿人民币),相较2022年明显增长了28%,这其中96.9%的在线销售额来自俄罗斯国内,其余3.1%则是来自跨境电商。

目前在俄罗斯约合4979亿人民币电商市场,俄罗斯本Wildberries野莓和Ozon这2家土电商平台已经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所以大家想要抢滩俄罗斯电商市场,那么Wildberries野莓和Ozon将是大家目前非常重要的首选渠道。

5、TikTok恐被美国封禁

美国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于当晚正式签署了TikTok禁令法案,由此TikTok“不卖就禁”的最后期限最终被设定在了2025年1月。

此前20、30年中国在全球市场一直扮演着承担“生产加工低端制造业产品”的世界分工角色,大家相安无事!但如今在一批诸如华为、字节等一大批企业努力下,我们正在往全球科技、文化高地争取“一席之地”之际,但却面临对手的无情打压和围堵。

就在美国拜登总统签署了TikTok相关法案后,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公开发声:对这项可能禁止TikTok在美国运营的潜在法律表示强烈谴责,并坚称TikTok将采取法律手段力保在美国的在线运营状态。他向所有支持TikTok的美国用户表达了坚定的决心:“请大家放心,我们绝不会离开。”

与此同时,如果你2024年出海做跨境卖家,如果能有一个自带转化流量的跨境电商平台可以选择的话,那么在直击跨境看来它一定非TikTok Shop(简称TKS)莫属了,毕竟其背靠着全球月活用户将达到15亿的TikTok。

当然在TikTok月活用户已超1.5亿的美国市场,TikTok Shop美区已经成为当下助力跨境卖家爆单的第一选择,有不少卖家已经在TKS美区实现了近100万美元的月销售额。

譬如来自中国杭州的跨境品牌大卖SupeRun凭借细分赛道和独特营销策略,其产品不仅在亚马逊销售火爆,入驻TikTok后,单品销量更是在短短几个月内突破1万件,成为运动器械赛道的头部大卖。

6、巴黎奥运会让跨境卖家销量激增

法国当地时间4月17日,巴黎奥运圣火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点燃,由此巴黎奥运会进入百日倒数际,据直击跨境了解巴黎奥运会让义乌商户们从春节后就忙了起来。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不愿具名的助威手环商户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他表示,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现在下单到工厂要一周左右才能出货,运到法国又要一个多月,所以最早的外国客户在春节后就来下单了。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1-2月份,义乌对法国的出口额达5.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体育用品的出口,同比增长了70.5%。

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中,不少新产品都极具法国特色,一款法国国旗配色的助威棒可以连续使用10个小时,一上架就受到了热捧。经营户们认为,欧洲国家的体育氛围都比较好,一旦有了业务往来,后续持续订购产品的概率很大。

7、亚马逊新一轮扫号或持续到今年12月30日

有卖家透露称,亚马逊在本周六(5月11日)凌晨针对大批变体违规店铺开启了新一轮扫号。随后诸多卖家都收到了亚马逊的通知邮件,被指“创建的ASIN变体违反了亚马逊的ASIN创建政策”,账号被停用,无法进行正常销售运营。同时卖家还爆料,此轮扫号或将持续至12月30日。

对于这一消息,亚马逊并未做出回应。但无论如何,面对近期亚马逊针对变体违规操作的严审,相关卖家都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申诉,并更加注重账户的合规情况。已经被封号的卖家,首先要去检查一下店铺里可能导致违规的变体,调整一下变体组合,解除或删除违规变体,违规问题解决之后,要去撰写POA去说明违规问题,并重点描述已采取的措施和将来会如何避免违规行为。

8、美国又对华施加301关税

随着美国继续搞对华脱钩、贸易对抗等逆全球化战略,从相关媒体的报道来看,接下来美国政府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将在今年从25%增至100%,而对半导体的关税税率到明年将从25%增至50%。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USTR)宣布,在审查了五个全国性工会的申请书后,决定按美国《贸易法》第301条,启动对中国在关键海事、物流及造船领域的行为、政策和做法(acts, policies, and practices)的调查。这是拜登政府2021年上台以来,首次对中国具体行业采取301调查。

从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披露的消息来看,5月14日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时,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

从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445)在互动平台的回复来看,目前该公司出口产品已经被美国征收了25%关税,除此外暂无其他新增关税影响。

除了此次美国新加征关税将影响到价值将达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外,这也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暖、及绿色经济转型造成巨大影响。

不过就在5月14日美国正式宣布将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高到100%,欧洲相关国家德国总理朔尔茨、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对此分别回应到:“加征关税一事,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个坏主意”、“欧美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出售汽车,还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我们需要记住这一点”。

为了应对部分国家的贸易战,中国在4月26日通过了《关税法》,允许其对贸易伙伴实施反击,以应对对方对我们出口产品征收关税。该法律是北京贸易防御工具库中的最新成员,旨在巩固和改进现有措施,以应对与美国和欧盟日益紧张的关系。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旨在防止贸易伙伴对中国使用类似武器。

9、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就是经济驱动加上资本驱动,技术的驱动加上资本的驱动,将迎来跨境电商新的发展蓝图,当然这里面我们也要看到,未来发展我们也会面临更多的壁垒。比如AI、ChatGPT在内的新技术为跨境电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小外贸企业借助这些智能化工具和应用,不仅能提升运营效率,还能更好地满足年轻买家和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人才全球化,跨境电商出海,与全球竞争对手竞争时,雇佣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员工都有助于企业把本地化做得更好,同时与公司调性保持一致。时代变了,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做跨境电商的同时,线上渠道孵化出的中国品牌逐渐走向线下、走向全球。跨境电商平台和独立站崛起后,越来越多的老板追求更长期的回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最近几年的跨境电商人才招聘趋势,发现专业运营和市场人才、拓展外语类、国际贸易类等跨境电商综合性人才需求量逐年飙升。

各地电商综合能力提升,在生态营造、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找准目标定位,明晰思路举措,从更广范围、更大空间创造良好环境,做大跨境电商规模总量,加速推进各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示范意义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接下来国家正在积极整合个相关职能部门、跨境电商协会、及跨境电商企业,来支持跨境电商这个行业的发展,打通跨境电商行业存在的痛点堵点,一起做好指引工作、培训工作、孵化工作、合规工作、政策扶持落地工作、及行业国际标准搭建等工作,才能让各地的产业快速有效的进入跨境电商赛道。

最终一起为“中国中低端制造订单冲破东南亚、印度和墨西哥冲刷、把高附加值中国智造通过跨境电商卖向全球、及在芯片等高科技产业努力突围美国封锁”添砖加瓦,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实现“文化跨境 品牌出海 质量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最终让中国跨境电商产业为助力中国重返世界中央舞台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也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谈谈你的看法、及转发,最后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