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狂降,最低10块钱就能买一个,莫非“榴莲自由”真在2024年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产,需求却大

按理说,环境气候条件都满足,中国若是种植,榴莲价格早就被打下来了,事实是,中国能够满足生产榴莲的省份着实不多,海南算一个,它之魅力在“树上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泰国为例,它出口到中国的榴莲,都是在只有七八分熟的时候都摘了下来,路上运输成了发育的最后一环,这口感,比起直接在树上长好肯定是有差距的。

不过,真想达到量产规模,还需要几年时间发展,然而虽然少产,中国却是实打实的榴莲消费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9年开始,中国对榴莲的进口量就超过了车厘子,因为是进口水果,加在它身上的,就不只是原本的价值,榴莲价格自此高居不下,获利最多的当属盛产的泰国。

2022年中国进口榴莲总量82.5万吨,其中78万吨都来自泰国,以为是物以稀为贵,其实,榴莲树可不是一树只结一果,相反,一颗榴莲树最少能结50至100个榴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口中国可以说有其他成本费用,然而,即便是在泰国当地,一个榴莲也能卖到60块钱,产量大却依旧昂贵,这就有些不合理了。

原因曝光,消费者也就逐渐想通,一颗榴莲树的产量或大,生长周期却是与之成正比的,普通榴莲树种植七八年后才能开花结果,大抵要用十年时间才能进入丰产期,且只是轻微干旱和低温,都有可能导致榴莲不开花也不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之外,榴莲树听着是树,却并不好养活,它的成长过程需要专门养护管理,授粉有时还要靠人工和蝙蝠的帮忙。

授粉之后还没完,榴莲树开始结果之后,保护装置就要安排上了,当然这些还算能接受,只是麻烦了一些,但到了榴莲采摘这一环节,行业就成了高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有25米的榴莲树,人工采摘一遭,就是一笔不菲支出,再加上,针对输送的产品,有些全程都是冷链,又多增一笔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产对线较长生长周期,划算下来,榴莲贵也算贵的有出处,但生长周期还是一如既往,榴莲的价格怎么这两年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增输,价格下降

中国的榴莲市场太庞大了,进来或许就能分一杯羹,这让马来西亚动心,棕榈油种植已被榴莲种植取代,预计到2030年,该国的榴莲产量能够做到44.3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来西亚之外,越南的鲜果榴莲从2022年7月开始也被批准进入中国市场,2023年1月,符合相关要求的菲律宾鲜食榴莲也允许进口到中国。

多地盯准了中国榴莲市场,但市场逐渐饱和,很多榴莲销售不出去,价格由此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想要真正的实现“榴莲自由”,国产肯定是要尽快跟上的,在这方面,我国的尝试,也必须隆重介绍一番。

实际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海南就开始尝试对榴莲引种,此地具备热带果蔬种植条件,谁知,榴莲就像“小公主”,种苗的驯化难度非常之高,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非常之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水土不服”,种子虽然引进来了,成活率却非常低,真能开花结果的也就更少了,到后来,榴莲树就成景观树。

科研和管理的双双没跟上,一度让人荒废了榴莲的国产计划,想着贵点就贵点,这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不是谁都能有的,各国都有自己的擅长,所以各国之间才需要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想了又想,还是觉得应该替消费者把这笔钱省下来,很多企业再次尝试种植榴莲,还跑去盛产榴莲的国家给本地人取经,认真研究了一番,得出“海南还有机会”的结论。

干就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亚成了新一轮的尝试点,引进苗木与生长在本地的老树进行嫁接,2020年刚尝试的时候,存活率只有60%左右,摸着石头过河,到2021年,存活率已经来到了97%以上。

农业专家也没有闲着,有人联合企业,培育出了抗风的矮化种苗,也研制出了专用的肥料提高病虫害防控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外多国的涌入是价格降低的一大因素,但真正能成为“底气”的还得是自己有,自产自销,差价就会被缩减一大截,等到时候,拼的就不再是价格,而是品质和差异化竞争,这对消费者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决定自己购买怎样的产品,想来应该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