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色字体关注上海公鼎律师事务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情简介

2023年2月,李某来到健身房想进行拳击训练。由于李某是第一次来这家健身房,健身房为其安排了私教。在训练开始前,教练带李某做了体能测试,用人体成分测试机对身体情况进行分析,并询问多久未进行运动、有无接触过拳击等问题,根据其需要制定了训练计划。

李某表示自己曾上过两三年的拳击课,这次来还是想练习拳击,教练便带领李某进行拳击课程训练。训练结束后,李某到达拉伸室准备进行拉伸放松。突然,李某感到不适,倒地抽搐。

健身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紧急施救,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为李某进行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但最终李某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家属认为,拳击训练属于强度较大的运动,健身房既未询问李某的既往病史,也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心肺功能检测、心血管检测等)。健身房提供的服务不规范,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李某死亡事故的全部责任。遂诉至法院,要求健身房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共计100余万元。

健身房则认为,李某的死亡原因系陈旧性心肌梗塞,和健身房提供的健身服务不存在因果关系。李某发病时,健身房内有实施急救资质的员工立即对其进行了救治,并拨打急救电话,在安全保障义务方面不存在过错,不应担责。

法院审理

经审理查明,李某既往有心梗病史和支架植入史,医院出具死亡证明显示,死亡原因系呼吸心跳骤停。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李某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却在患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进行剧烈运动,自身应负主要责任。

对于首次来场馆的李某,健身房未进行详细登记,未询问是否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是否适宜剧烈运动等情况,也未对注意事项及风险进行提示和告知,存在一定的过错

最终,法院判决健身房对李某的死亡承担20%的赔偿责任。一审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说法

《民法典》 第1198条 第1款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健身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对健身馆的专业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案中,李某选择的拳击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

作为提供专业健身服务的机构,健身馆应当更加详细全面地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及体能的要求,运动前的询问也应当更具针对性,例如询问消费者是否存在既往病史、是否正在生病期间或存在不宜剧烈运动等情况,并对消费者将要进行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提示说明,在危险发生后应当积极作为,充分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作为消费者,也要学会科学合理健身,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健身活动项目,切不可强迫自己的身体,或为了健身而健身,加剧身体负担。

01

02

03

郭军律师

职位:主任律师

电话:400-697-0701

业务专长: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房地产纠纷、债权债务等。

上海公鼎律师事务所

电话:400-697-0701

传真:021-33856629

地址:

本文编辑:何天宇 备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公鼎开通微信在线咨询

公鼎律所 现已开通律师微信在线咨询服务,工作时间为: 上午9:00至下午18:00, 如非工 作时间 无法及时解答 您的提问,您即可在平台留言并留下微信号或联系方式, 我们会在下 个 工 作日给 予您回复,欢迎大家前来咨询,公 鼎律所竭诚为您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发布图文,来源于网络,为了研习法律、传递信息、宣传法治,与商业利益无关。如无意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