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又到了拜访亲朋好友的时刻。每年这个时候,年轻一辈都会购买一些年货,一部分留给自己使用,另一部分则作为礼物送给长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地区,人们往往会互相比较,子女给父母送礼的数量似乎成了衡量孝心的尺度,而这也成为了邻里之间羡慕的焦点。这种现象似乎在传递着一个信息:礼物越多,父母在村里的地位就越高。

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种攀比没有必要,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很少有人能够完全不在意。如果被人背后指指点点,很少有人能够坦然面对。

最近,在山东发生了这样一幕:两个女婿给丈母娘送年货,小车来来回回运了好几次,引来了邻居们的羡慕目光,他们纷纷夸赞两个女婿孝顺。

丈母娘早已在门口等待着女儿和女婿的到来,两个女婿进门后熟练地找到了推车,合力将礼物搬进屋内。他们的举动显示了这并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他们对丈母娘的尊重和照顾也赢得了周围人的称赞。

虽然现在的生活令人羡慕,但这两个家庭也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岁月。由于家里没有儿子,他们在过去承受了很多冷言冷语。

女儿回忆说,那时候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很严格,父母生了我和妹妹之后就不再生育。那段时间他们承受了很多外界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的人因为家里没有男孩,就开始议论纷纷,说父母是“绝户”,暗示他们没有后代继承香火,甚至连将来去世后都没有人为他们烧纸钱。

这些议论让我们姐妹俩非常难过,也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长大后,我们都考上了好大学,并且有了幸福的婚姻。

我们的丈夫也非常理解父母过去的经历,所以他们会主动在节日期间带着礼物去看望长辈。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人对我们的看法也有了改变。

妹妹和妹夫也一直很体贴,每次我们回家,他们都会一起相约,两家人一起回去看望父母,给他们带去礼物,希望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够更加美好。

虽然我们家没有男孩,但在我和妹妹的心里,我们比男孩也不差,父母的赡养问题安排的明明白,过节的时候也从来都不缺席。

现在村里人看到我们姐妹回家,都很羡慕我爸妈,但我觉得没什么,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女儿应该做的,他们护我们小,我们就养他们老。

这对姐妹也算有心,再加上嫁的男人又大方得体,懂得体会岳父岳母的不容易,无论多忙,过节的时候都会抽空回家看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女婿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比大部分儿子优秀了,那些骂别人绝活的人虽然有儿子,但未必有女儿贴心,否则也不会有羡慕的神情。

所谓的重男轻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实严重,也正因为那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导致现在有很多80后90后娶不上老婆,这种现象足以说明,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该有。

在如今这个年代,很多人往往更喜欢女儿,一方面是女儿不用操太多心,养儿子就不同了,除了要将他们抚养成人,还得准备房车和彩礼,要不然也很难娶上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