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基础上,今年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将进一步思考服务的“软联通”,把标准协同提升运输服务效率和品质作为落实《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的首要任务,让成渝地区民众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郝祎作发布。叶中华摄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郝祎表示,一是以标准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品质。重庆、四川两地高速公路运营的服务区有258对,停车区74对,每年服务驾乘人员超5.3亿人次,通过统一两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施配置、标志标识等标准,满足两地交通运输服务均衡、同频发展的需求,增强“一家人”的认同感。同时,强化服务区信息发布和引导服务,改善高峰时段出行群众停车难、充电难、就餐难、如厕难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区域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品质。

二是以标准提升省际公交运营服务能力。目前,重庆11个区县与四川6个市之间已经开行城际公交线路22条,日均班次550班,日均客流1.1万人次,周边群众跨省出行便捷度显著提升。例如,重庆市双江镇到四川省磨溪镇距离仅10余公里,原来出行需要多次辗转换乘,川渝1路开通后实现了两镇公交直达,群众在家门口抬脚就能坐上跨省公交。下一步,将加快运营服务标准研究,提升线路覆盖、优化站点设置、加密发车班次、加强信息服务、丰富支付模式,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车站离得近、车辆来得快、出行更便捷。

三是以标准提升涉企服务协同有序水平。随着川渝一体化发展,省际客运包车业务爆发式增长,仅2023年,川渝两地包车承接业务就超过47万趟次,包车客运标志牌的办理量也随之大幅上升。为此,加快省际包车客运电子标志牌规范标准制定,推动实现运输企业线上申请、即办即用,极大简化审核查验流程,降低道路客运经营者负担,提升车辆调度效率;同时,还将通过协同区域执法标准、强化执法信息共享等措施,进一步净化两地运输市场,有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记者叶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