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近年来,国内多地掀起文博热,身穿汉服到博物馆打卡、集齐一套文物印章、购买一系列文博周边逐渐成为大众旅游新风尚。
据相关报道显示,五一期间,多地博物馆优化参观预约机制,例如上海博物馆将预约时间延长至14天;北京、陕西、吉林等地纷纷延长参观时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追加2000张门票。这种种优化政策都表明了一点,那就是公众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首先,“文博热”的兴起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加持,更是反映了大众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提升。从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到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跨越古今的中华文明,正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装在橱窗中的历史”走向“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的历史”,而随着这些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娱乐节目的爆火,折射出的是大众日渐增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文博热”的盛行是各地博物馆积极创新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将文博资源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点,各地的博物馆深挖文物藏品背后的文化价值,把具有在地文化特色的元素符号融入文创产品中,例如文博市场相继出现的冰箱贴、雪糕、考古盲盒等爆火产品,以独具匠心的表现方式消除大众与文物的距离感,让沉寂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以新兴的方式走进每家每户。
文创产品的火热带动了文博市场的持续升温,如何让火出圈的“文博热”持续破圈,则需要多方发力。
一、创新表达,让文物“活起来”。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和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地博物馆应该积极创新文博展览方式,以新奇特的手法,将冰冷的文物变得有温度。例如《唐宫夜宴》的灵感就来自于唐代乐俑,让一群彩绘陶俑从博物馆里走出来,让文物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大家的面前,唤起大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产生情感共鸣;除此之外,博物馆中的文物也被大家做成各种表情包并广为流传,甚至有很多人想要一睹“真容”,不远千里走进各个博物馆。历史文物和潮流的合理跨界,不仅拉近了大众与文物的距离,更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乐趣。
二、渠道为要,让文物“走出去”。官方媒体具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各地博物馆应利用好官方媒体平台,以优质的品宣内容讲好中国故事,重视社交媒体平台,加强实时互动交流,始终保持文物活起来的社会舆论温度。同时,可通过馆校合作,开展文物进课堂、文博研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广大师生自觉接受文化熏陶,培养文化自信。文是根本,创是生命,通过馆企合作,鼓励支持创作以文物为主题的影视剧、综艺节目、出版物、文创产品等,让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加贴近大众,增强文物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文博宣传路径。
三、科技赋能,让文物“焕新生”。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沉浸式体验愈发火热,厚重的历史文化通过科技穿越时空,让古今对话变得真实可感。各地博物馆应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互动交流,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享受到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玩法。与此同时,博物馆可整合数字资源,利用高清图像、三维模型等技术,将文物进行数字化再现,借助新媒体,推出云展览、网上直播等,加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
来博物馆看展已经成为大众新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背后正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坚持创新性发展,使文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相信文博不仅是一时“热”,更能持续“热”。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