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水电股表现得非常好,绝对龙头长江电力更是当仁不让,完全不惧熊市洗礼,一直呈稳步上扬态势,以至于很多人纷纷将其视为价值投资之典范——真正的良心企业。也正因为股价的不断上涨,又有人开始叫嚣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怕高都是苦命人,热情鼓吹何时买都不会错的言论。

然而,这里还是得给大家提个醒,再好的公司都不会永远一顺风帆,谁都不可能是永恒的信仰,股市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你相信某某将永远上涨,往往意味着危险正在逐步临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上图可以看到,长江电力崛起于2014年,之所以从这个节点起开始如此强悍的表现,根本原因还在于业绩端的稳健输出。2013年,长江电力一年的营业收入是226.98亿、净利润89.93亿、扣非净利润88.69亿;到了2023年,这三项数据分别达到了781.12亿、272.39亿、275.08亿,分别累计增长了244.14%、202.89%、210.16%,折合年化分别可以达到13.15%、11.72%、11.98%。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增速顶多只能算还可以,倒也谈不上多么的惊艳逼人,但是凡事不能脱离客观背景,必须要看到2014年初长江电力的PE值最低只有9.91倍这一现实状况,其后的经营表现意味着实际增速明显要优于当时的市场预期,从而改变市场的印象,带动了估值的提升。也就是说市场在意的并不是具体的成长性有多强,而是实际发生值与预期值之间的差距,即超预期所带来的戴维斯双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回到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在经历过长达十年的逐浪上行之后,估值方面的优势条件明显不再具备,如果理性一点看待的话,近五年来长电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的年化增速已分别下降至8.81%、3.79%、4.52%,23倍左右的PE值甚至显得有些高估。那么既然如此,又是什么力量在支撑长电当前的坚挺呢?

答案大致在于以下三点:1、长电过去两年创出了近二十年来最差的来水情况,业绩基数受气候影响有些偏低,因此市场会假设假如水电来水恢复高峰水平,公司盈利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2、2023年因收购云川公司,导致长电的财务费用暴增,影响到当期净利润,现阶段随着收购行为的结束,财务费用有望重新恢复到正常水平,将会增厚公司2024年的业绩。

3、2022年随着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的注入,水电总装机容量7,179.5万千瓦,相较2021年提升了57.24%,但是新增水电往往存在一个蓄水爬坡、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的过程,2023年显然还未使出全力,未来两年盈利能力有望继续获得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市场实际上并不是以当前的盈利水平在为公司定价,而是考虑了潜在的盈利能力,那么从这个角度而言,估值就显得没有那么离谱了。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仍然认为当前长电的价格顶多只能算作合理,对于持仓者确实可以继续持有,但对于未建仓者而言,其实是性价比偏低的。

理由主要有两点:1、长电的核心资产是水电,所以不要被清洁能源装机目标这个大框架所迷惑,懂投资的人都会知道,水电虽然也是重资产高资本支出,但是占了使用年限长的便宜(实际使用期远高于折旧期),风、光电则不具备这一优势,在没有定价权的情况下,重资产高资本支出是硬伤,终究只能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2、优质的水电资源基本已开发的七七八八,即使还有未开发的,地理因素所造成的投入成本和难度也将大大提升,并且新开发的项目也压根没法和三峡、雅砻江等相提并论,因此水电的装机增长前景并不乐观,对于成长性欠佳的品种,该给多高的估值溢价,投资人应该具备起码的常识。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