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询问笔者,足坛哪个富二代的事迹最为励志。笔者的第一反应,其实就是比埃尔霍夫。为了保证严谨性,笔者又琢磨了好一会儿,真没想出来比这一位更加励志的富二代了。所以,咱们这一次就好好聊聊比埃尔霍夫的故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彻底了解比埃尔霍夫,那就要从他的父亲罗勒夫·比埃尔霍夫开始说起了。这个男人呢,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同时还具备管理才能,在能源公司担任高管,那真是赚得盆满钵满,最典型的富一代了。

在罗勒夫·比埃尔霍夫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咱们的主人公奥利弗·比埃尔霍夫呱呱坠地了,于1968年5月1日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卡尔斯鲁厄。因为父亲的影响,奥利弗·比埃尔霍夫从小就特别注重仪容,衣服上一尘不染什么的,那简直就是基本操作。除此之外,孩提时代的比埃尔霍夫性格方面多少有些软,并不崇尚身体对抗,胜负心也不算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性格的孩子,踏上了绿茵场。他会如何对待足球,那就不难想象了。同龄的孩子们都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不断进行身体对抗,从头到脚都是脏兮兮的。比埃尔霍夫倒好,他训练结束之后,身上居然是干净的。

任谁都明白,这么踢足球,是练不出来脚下技术的。比埃尔霍夫的脚下技术偏弱,根子其实就出在他少年时代的性格上。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比埃尔霍夫的父亲还是很明智的。他发现了自家孩子在性格方面的问题,于是故意在院子里的草地上浇上水,逼迫比埃尔霍夫不断练习头球冲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性格这玩意儿呢,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改变的。少年时代的比埃尔霍夫就这么拧巴着踢球,脚下技术没能练明白,头球功夫却让人叹为观止,兼具了力量、速度乃至弧线,令对方门将防不胜防。

尽管偏科的情况异常严重,可是比埃尔霍夫的头球功夫,实在是太强了。再加上那时候的德国足坛,异常推崇这种头球了得的高中锋,所以比埃尔霍夫在自己17岁左右,一度颇受德国媒体推崇,被视为青年版的赫鲁贝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换成其他年轻球员,被媒体如此推崇,大概率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可是比埃尔霍夫呢,他的反应异常平淡。这时候的他,还没有下定决心成为职业球员呢,只是想试试水而已。

态度,有时候是能够决定投入度的。抱着试试看心态的比埃尔霍夫,他在球场上的投入度可能并不是太高。此前对这位富二代颇为看好的各路媒体们,很快就转变了口风,纷纷质疑比埃尔霍夫缺乏侵略性,同时也缺乏奉献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阶段的比埃尔霍夫,还是没啥见识的菜鸟呢,性格并不算坚强。媒体的冷嘲热讽,让他异常难受。在这种背景之下,比埃尔霍夫干脆就做出了离开德甲联赛的决定,去奥地利联赛继续自己的足球生涯。按照比埃尔霍夫自己的说法,他是被嘲笑出了德甲。

摆脱了糟糕的舆论环境之后,比埃尔霍夫很快就满血复活了。他在奥地利联赛效力的第一个赛季,就打入了23球,进球效率相当之高。于是,比埃尔霍夫觉得自己又行了,就打算去当时的世界第一联赛:意甲联赛,证明自己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比埃尔霍夫意甲之旅的第一站,则是实力羸弱的阿斯科利。在他为这支球队效力的第一个赛季,也就是1991—92赛季,这位富二代的表现堪称灾难,整个赛季下来只有两粒进球入账。阿斯科利不幸降入意乙联赛,比埃尔霍夫也成为了球队降级的替罪羊,被自己球迷一顿猛嘘。比埃尔霍夫曾经亲口承认,在他训练的时候,阿斯科利球迷能从一开始嘘到最后一分钟。比埃尔霍夫一度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彻底完蛋了。

让人颇觉不可思议的是,处于人生最低谷的比埃尔霍夫,居然咬牙坚持了下来。要知道,以这位富二代的家庭背景,哪怕他放弃足球,照样可以过上富裕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的日子,比埃尔霍夫展现出了性格坚韧的一面。他顶着漫天的嘘声,展现出了高产射手的风采,在东家降入乙级联赛的第一个赛季,就打入了20粒联赛进球,渐渐改变了阿斯科利球迷对他的看法。

不过,只凭比埃尔霍夫的强劲火力,不足以帮助阿斯科利重返意甲联赛。等到1995年的上半年,当时已经27岁的比埃尔霍夫,还在踢意乙联赛呢。更加不幸的是,1994—95赛季结束之后,比埃尔霍夫所在的阿斯科利,就连乙级联赛的资格都没能保住,又一次不幸降级了,跌入了丙级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意乙联赛表现不俗的比埃尔霍夫,自然不愿意去丙级联赛厮混,于是就改换门庭,去了乌迪内斯。而时任乌迪内斯主帅扎切罗尼,对于比埃尔霍夫那是相当欣赏,干脆就围绕这位头球高手打造进攻体系,让赫尔维格们疯狂传中。

扎切罗尼的战术体系,与比埃尔霍夫的技术特点,简直就是绝配。这对师徒合作的第一个赛季,比埃尔霍夫就在意甲联赛打入17球,表现相当不错,因此获得了跟随德国队征战1996年欧洲杯的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经历过不少磨难的比埃尔霍夫,这时候的性格已经变得足够坚韧了。尽管他不是德国队在1996年欧洲杯的常规首发,可是他没有任何的怨言,极其耐心地坐在替补席上等待机会。等到欧洲杯决赛,比埃尔霍夫终于盼到了自己想要的机会。替补登场的他,先是帮助德国队扳平比分,然后送出了绝杀,这才有了德国队的冠军。

欧洲杯期间的神奇表现,让比埃尔霍夫越发自信了。他回到意甲联赛之后,继续着自己的高效输出。1997—98赛季,这位富二代打入27粒联赛入球,力压巴蒂斯图塔、罗纳尔多等巨星,斩获意甲金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的夏天,30岁的比埃尔霍夫告别乌迪内斯,投奔米兰继续自己的足球生涯。可能就连见多识广的米兰球迷都没想到,这位30岁赴米兰的前锋,居然成为了球队大腿,在接下来的1998—99赛季火力全开,为米兰夺得意甲联赛冠军立下汗马功劳。

印象会说谎,可数据不会。1998—99赛季,比埃尔霍夫的总进球数、总出场数等多项数据,都是排名米兰第一。他不仅在平时的比赛表现靠谱,关键之役照样值得信赖,比如在米兰最后一轮对阵佩鲁贾的夺冠之役,比埃尔霍夫就有关键进球入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是,比埃尔霍夫米兰大腿的身份,只是维持了一个赛季而已。随着舍普琴科的到来,随着比埃尔霍夫年龄的增大,他的战术地位明显下降了,进球效率自然也会下降。这位德国射手与米兰的缘分持续到了2001—02赛季,后面还在摩纳哥与切沃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一直踢到36岁才宣布退役。

纵观比埃尔霍夫的球员生涯,这位富二代是典型的败也性格成也性格。少年时代的他,性格方面确实不够成熟,因此埋下了不少隐患。好在,他在历经磨炼之后,性格变得坚韧了,这才有了他的大器晚成。